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龙计划,四手联弹

(2012-05-11 16:58:59)
标签:

国龙联盟

腾龙计划

新锐编剧

培训

娱乐

分类: 画家村

    腾龙计划,四手联弹
(图为结业典礼合影)


 

剧本之于一部影视剧的意义自不待言,但当“85后”观众渐渐把控着网络剧评的话语权,而其审美趣味、观影体验形成的话题又反向左右着遥控器和鼠标的时候,发掘和培养一批年轻的新锐编剧,就势在必行了,而这也是国龙联盟的既定战略,公司成立伊始,就率先提上日程了。

早在2011年1月底,笔者就相继与几大知名高校的相关院系洽商合作培训编剧事宜,却中途搁浅,其实,都源出于师资及课程设置上的分歧,2011年底,素有“好莱坞编剧教父”之称的罗伯特·麦基来华设馆,而国龙联盟版的新锐编剧研习、培训计划也再度出炉。

其实,搭别人的车,还是搭自己的台?这是一个思路问题,而思路决定出路,尽管2012年2月初拟下“华语电视剧新锐编剧腾龙计划”的活动名称时,诸多细节还尚付阙如,而4月中旬,为期近一周左右的新锐编剧训练营已圆满落幕,其间的这部多幕剧也自有跌宕、起伏。

从招募、联络优秀学员,到接洽、确认授课嘉宾,再到现场调度、组织,公司领导亲力亲为,会务组同事尽心尽责,都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也显见其标新立异之所在:这是一项公益事业,学员均通过网络公开招募或其他途径报名、入选,全程免费食宿;其次,汇聚制片人、编剧、导演、教授,融方法派、经验派、学院派于一炉的授课嘉宾阵容之强大、组合之完备,使得授课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再次,讲座、互动、沙龙交流充分、融洽。

“华语电视剧新锐编剧腾龙计划·第一季”落幕,作为此一活动的具体组织者,笔者要感谢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拨冗出席、悉心授课,却又不求任何回报的嘉宾们,他们个个举足轻重,却又举重若轻:一如因病未能依原定时间出席,稍见痊愈便赶来授课的俞胜利老师;公务或创作繁忙,偶有余暇,便坚持出席的周振天、张谦、周涌、刘江、余淳、卢蓉老师;创作吃紧,却挤出时间备课,又因会务协调有误,以致在酒店大堂虚耗宝贵一小时候场的彭三源老师;为赶上次日早课,午夜从机房、课堂赶往酒店的孟凡耀、沈亢老师;讲座次日,便悉心询问学员反馈的陈燕民老师;临场救急的郝建、景旭枫老师……

如同一句流行语,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组织一场活动,又何尝不是如此?依稀记得,2003年8月26日,承办、组织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博览会之“中国影视制作业发展与展望高级研讨会”,便因笔者的一时疏忽,竟至于让某位到会的业界大佬错失了依日程表上台“对话”的安排,至今,都唏嘘不已,这次编剧研习计划又何尝没有缺漏?

所谓“好事多磨”,如今,再琢磨“腾龙计划”这四个字的分量,又有了诸多内容,它绝非以一呼百应开场,却又因一哄而散杀青的急就章,而是一个“四手联弹”的组合拳,未来五年内,国龙联盟将出资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年轻编剧的发掘、培养等,每年培训100名编剧,而春、秋两季的新锐编剧训练营只是起点,之后,接踵而至的城市采风、编剧创作基金、“城市·映像”微电影等才是“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腾龙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谨以为记,权作策划人语。

 

 

“华语电视剧新锐编剧腾龙计划·第二季”

研习学员招募中 !

详见新浪娱乐专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康瀛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