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李宇春

(2008-12-12 11:21:45)
标签:

华谊兄弟

天娱传媒

张靓颖

李宇春

娱乐

究竟是“玉米”很剽悍,还是“凉粉”很强大,这似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金主们逐渐地更愿意为张靓颖买单,却是一个近乎板上钉钉的事实,尽管这个结论可能会招致“玉米们”不间断的板砖。

 

日前,一家媒体曝光了大陆明星的代言身价,“超女”三甲的代言收入依次为张靓颖、李宇春、周笔畅,分别是300万、260万、230万,这与笔者在校内网上一个小型调查大相径庭,大多数受访者都倾向于认为李宇春的代言费会名列榜首。

 

其实,最早指出“皇帝的新装”的是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该刊今年年中发布的《福布斯2008中国名人榜》显示,张靓颖以1350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名列第15位,遥遥领先于李宇春,而李宇春年收入仅为930万,排在第27位。

 

但另一组数字显示,在互联网上,李宇春的人气依旧一时无两,“百度一下”,关键词“李宇春”搜索结果为36,800,000多个网页,而张靓颖的同类搜索结果仅为16,000,000多个网页。

 

时下,在粉丝主导一切的娱乐和眼球经济时代,以上两组数据所揭示的结果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当然,张靓颖蟾宫折桂,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后来者居上的”最佳注脚。

 

在《福布斯》杂志推出的“中国名人榜”中,2006年版,李宇春以年收入1000万的“吸金能量”,排名第20位,张靓颖的年收入仅为170万,排名第92位,但在2007年版本中,李宇春年收入1300万,排名第21位,而张靓颖则奋起直追,排名第36位,年收入950万元。

 

事实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当年榜单,是对上一年数据的统计和总结,因此,2006年榜单反映的是2005年的结果,而张靓颖是在2005年12月正式签约华谊兄弟,与此同时,李宇春的经纪合约仍属于天娱传媒,而其签于太合麦田的仅是唱片合约。

 

张靓颖作为娱乐行业的一支蓝筹股,其收入的水涨船高,都是由其经纪公司华谊兄弟一手打造的,得出以上结果似乎并非武断,其实,尽管李宇春在互联网上人气不坠,但在主流媒体上,已远远落后于张靓颖。

 

在《福布斯》根据报刊、电视等主流媒体上的曝光频率统计的综合排名中,2006年,李宇春排名第6位,而张靓颖仅居第55位,但2008年的相关数据表明,李宇春已退居第27位,但与此同时,张靓颖已经跃居第15位。

 

无论是曝光率,还是年收入,但如果以涨幅而论,张靓颖都堪称大陆娱乐圈的一匹“超级黑马”,但在明星光环的背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华谊兄弟,无论是携手张信哲、出演《电影之歌》,还是献唱香港电影金像奖,张靓颖都已经和影视圈亦步亦趋。

 

“音乐让我说——2008张靓颖演唱会”即将于12月在北京、上海相继粉墨登场,据悉,《神雕侠侣》、《夜宴》、《共夫之王》、《新不了情》、《画皮》等热播、热映的电视剧、电影片尾曲将出现在演唱会曲目中,而这些影视剧都无不与华谊兄弟有关。

 

因为签约影视大鳄华谊兄弟,张靓颖得以与影视圈亲密接触,并且由于多次演唱影视剧主题曲以及参与影视圈重要活动,使得张靓颖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曝光率,并让其拥有了一些传唱曲目,而相关广告代言也相约而至。

 

数据显示,张靓颖的所有广告代言,从TCL、金麦郎、NOKIA都发生在签约经纪公司华谊兄弟之后,但来自李宇春经纪公司天娱传媒的官方信息显示,2006年8月后,李宇春再未代言知名品牌。

 

由于唱片市场的不景气,对于一个歌手而言,广告代言和商业演出(活动)就成为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此而言,张靓颖似乎节节高升,但相较而言,李宇春依旧在挥霍着其在“超女”选秀时积累下的老本钱,甚至呈现出涸泽而渔的末世气象。

 

在张靓颖、李宇春人气、收入此消彼长的背后,其实,是其各自经纪公司华谊兄弟、天娱传媒在资源复合性和运营实力的较量。张靓颖在影视圈的频频出击,恰恰是华谊兄弟所拥有的跨行业资源的协同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在论坛上为《画皮》主题曲的演唱者为何是张靓颖而不是李宇春争论不休的“玉米”们,实在有些少不更事。

 

本人仅想表达些自己的看法,不想被那么多不长脑袋的人误解,也不想去辩解。因此,看到之前许多脑残留言后,一律删除,并一度关闭评论,当然,欢迎合理之批评,所以,在接受友人建议后,重开评论,因此,希望您在评论、留言前,请尽量阅读本文,免得发些过于脑残的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