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意的地理学
诗意的地理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74
  • 关注人气:13,4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宰荡侗寨: 百元大钞的困惑。

(2008-10-21 12:56:00)
标签:

宰荡侗寨

侗族大歌

旅游

分类: 行走

宰荡侗寨: <wbr>百元大钞的困惑。

村口漂亮的梯田。

 

宰荡侗寨之所以闻名遐迩,还要拜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所赐,这个寨子里的“侗族大歌”在原生态唱法中一鸣惊人,也吸引着众多的寻芳者,我就是慕名而来的其中一个。

 

前往宰荡的路途并不畅通,至少我就徒步十多里泥泞的山路才找到,色彩鲜艳的梯田、飞瀑和寨中古旧的风雨桥、鼓楼有些相映成趣。赶到寨子时,鼓楼前已经聚拢了些老人、孩子和三个外乡的游客,这三个男女花了120元人民币,请寨子里六个初一的小姑娘表演“侗族大歌”。

 

既然花了钱,三人似乎要尽享应得的权益,于是,轮流和这六个小姑娘跳舞、唱歌、拍照,我没有凑热闹,但打听到村里的侗族大歌都是一位老人口授的,于是,请吴翠凡小姑娘(也是六人中的主唱)带我去萨(萨并非姓氏,而是侗族里“奶奶”的意思)翠凡老人的家,吴翠凡是老人的亲孙女。

 

老人背驼得厉害,这是苗、侗族妇女的通病,生活在山区,收割庄稼以及其他农活大都靠肩挑。在孙女的“翻译”下,获悉老人虽目不识丁,却能够演唱上千首侗族大歌,但孙女有些心不在焉,显然另有心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离开。

 

或许老人很久没有唱歌了,所以,她忍不住唱起来,其实,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合唱,但老人独自唱来,歌声和眼神一样干枯,也深邃。

 

儿子、媳妇都远赴他乡打工去了,家里只有萨翠凡老人领着孙女、孙子在家,老人为我唱了很多首歌,我给了她50元钱,不多时,天下起雨来,我一时无处可去,就坐在老人低矮的屋檐下,老人想拿出些东西招待我,最终也仅翻捡出几个有些朽烂的梨来,尽管有些不敢吃,但我还是强忍着吃,趁老人不注意,把剩下的半个朽烂的梨子丢开。

 

雨下了足有俩小时,终于停了,其中一个唱歌的女孩来找主唱吴翠凡,有些焦急,其实,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分到刚才客人给的120元报酬。但直到我离开时,又在村口碰到了吴翠凡和另一个小姑娘,俩人已经跑遍了整个寨子,却怎么也破不开100元的大钞。

 

后来,在途径丰登时,遇到一些村民,听说我是从北京来,而且专程前往听侗族大歌,村民们热心地找来自己村子里的5个小姑娘,也要给我唱歌,而且坚持免费,其实,他们对于宰荡的悄然走红有些不服气,后来,我在公路上拦截汽车返回榕江县城,司机恰是丰都人,但已经张口、闭口都在大谈“原生态”了,可见CCTV很好很强大。

 

我只好在旁边的小卖部买了5个笔记本和圆珠笔,5个小姑娘见我送他们东西,都争先恐后地问我,是否还需要回家盛装、打扮后给我表演。

 

宰荡侗寨: <wbr>百元大钞的困惑。

边跳边唱的“侗族大歌”。

宰荡侗寨: <wbr>百元大钞的困惑。

侗族女孩。

宰荡侗寨: <wbr>百元大钞的困惑。

主唱吴翠凡。

宰荡侗寨: <wbr>百元大钞的困惑。

“风雨桥”是苗寨、侗寨的共同标志,但宰荡的风雨桥是我见过的最破烂的一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