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风吹过。
(2008-09-25 20:04:25)
标签:
娱乐 |
今天是"北京放映"的第三天,很少在早晨6点多醒来,何况只为一部一无所知的电影——《夏天,有风吹过》,尽管在严格意义上,该片更像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而且有着青春期固有的矫情,但总还算对得起我早起的辛苦。
开场十几分钟,就断定,该片导演应该是摄影师出身,果不其然,散场后,出品方发放的资料上显示,导演梁明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摄影系主任。
虽然不能确定这是否是导演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但导演却似乎想在一部电影里将电影学院课堂上讲授的各种镜头展示个遍,所以,《夏天,有风吹过》很科班,很唯美,很似曾相识。
《夏天,有风吹过》很岩井俊二,除了画面、构图足够唯美外,单单海报上,两个身着中学生制服的女孩,同行在铁轨上,后来,俩人都喜欢上高歌,就让人一下子想起《花与爱丽丝》,而且,女主角刘半夏报考摄影系,是因为之前与高歌的一次邂逅,这一剧情设计,又有些《四月物语》的影子。
当然,片尾刘半夏在草丛中找到“七色花”戒指,并祈祷以此扭转高歌的命运,让人想到《罗拉快跑》,但结果却是高歌的脉搏跳动在天晴的身体上,这是《21克》里的情节。
尽管像毕业论文一样,许多精彩的设计,都似乎可以找到出处,但并非否认这是一部少有的国产佳作,片头的平行叙事和巧妙的剪接,尤其是三处“幸福来了吗?”的切换,浑然天成,而又别有情趣,颇有些第一次看《遇人不熟》时的兴奋。但导演并未一味地卖弄技巧,而是将这种平行叙事和蒙太奇浅尝辄止。
《夏天,有风吹过》可以看作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则形象片,至少我被诱惑了,而后半段的多人物出场似乎是借职务之便,给传媒大学的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以至于削弱了前半段的故事张力和节奏。尽管如此,窃以为,《夏天,有风吹过》依然是一部国产青春片佳作,很文艺,又很主旋律。
附:《青春》(词/曲:沈庆)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纠缠的云纠缠的泪纠缠的晨晨昏昏
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悠远的春色里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像一个美丽童话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以后夜夜我不能入睡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
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
“好创意+烂执行”=垃圾作品,今天上午第二场放映的《北京等待》就是这一公式的最佳例证。建议编剧和导演把《在人生的另一边》做上100次拉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