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这一问题,经过对二百多家“正常活着”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 =破坏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 = 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 = “蛮做”、“盲做”、“糊做”。
10%的人由于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 = 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 = 想做,而不会做。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 = 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没有利用好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可增值的资本),我们先看看人力资本的特征:
1、人力资本天然归属个人;
2、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树倒猕猴散);
3、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产权理论特别强调人力资本与个人的不可分离性。目前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只限于人力资本的载体,个人基本上不可能转让由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附着于其自身的对未来获利能力的所有权。法律的约束,导致了人力资本交易和转让的局限,人力资本必然依附于个人自身。
了解了人力资本的特征,我们认识到了公司开发的重要性,我们要把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在欧洲培养一名奥运会冠军的成本为3000万欧元),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考虑对社会产出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个人收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高达30%至40%,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估计可以高达20%,所以企业应该掌握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资的平衡.
下面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
1、正规的教育
2、在职培训和取得各种工作经验
3、花费金钱、时间来维持和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容貌处于最佳的状态
4、迁徙:也就是从一个居住地迁徙到另一个居住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5、其他特殊的方式
人力资本因为具有特殊的特征,所以企业留住人才,然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要应用各种激励的方式来激发人力资本的发挥,比如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前途的企业,良好的团队关系,富有激励性的薪酬福利体系,获得企业的投资(培训等),清晰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通道等满足人的需求、期望等。
在多变的时代,知识变成了变成了消耗品,我们要想手机一样不断的充电,不要一直企业公司对自己人力资本的投资,要学会自己为自己投资,修炼自己,毕竟人力资本属于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