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有刻度和单位
指标隐含了它的刻度和单位,要准确理解时,必须将刻度和单位定义清楚。
衡量,就有多少;形容,也有个程度,这些多少和程度就构成了指标内容级别的刻度,同时刻度上的值也保持着特有的单位。
收入用人民币表示,但它的刻度和单位不一定用元表示的,有时是用千元来表示它们的差别,这时的刻度单位就是“千元”。
物质生活状况,我们刚才用有没有车、有没有房作刻度,实际上也可能是有几个车、几套房做刻度。
成就的程度的由“收入”指标、“物质生活状况”指标构成,它的刻度受这两个指标的影响,同时它还可添加“功劳”指标、“名声”指标等内容,这样成就程度的刻度就成了“收入”,“收入、物质生活状况”,“收入、物质生活状况、功劳”,“收入、物质生活状况、功劳、名声”这样五个刻度;
同样“描述”的刻度受成就的刻度的影响,它也可加入“谈吐”、“个性”、“喜好”作为刻度。
“描述张三有成就,月收入10000元,有车有房。”这句话,在说话人的场合,隐含了各个指标的范围和它的刻度,但对于不熟悉说话人——其它人需要清楚地了解它的含义时,就必须将刻度单位定义和说明清楚了。
指标的刻度是为了满足表达递进程度的需要,不同情况下“刻度和单位”可以有多种类型,有的指标上只有若干个刻度,比如“是、否”两个刻度,有的指标上的刻度可以无数多个,为了表示清楚指标的内容,这些刻度和单位也需要明确。
指标使对象具体化
应用指标时,即具体化了指标刻度上的点位,并且隐含了极性
收入是“10000元”,即是说收入在以元为单位刻度的10000点位上,或在以“千元”为单位的点位10上。
生活物质状况是“有车有房”,即生活物质状况在:无车无房、有车无房、无车有房、有车有房……,这些刻度的“有车有房”上。
指标应用时,包含了向什么方向递进的“极性”。
这里收入极性的一般的理解是“人民币元越多越好”,但在另一些环境中可能不是这样。比如一个公司分配股票和人民币,股票每股也合人民币1元,但它一直处于上涨期,这样每人每月的收入的“股票加人民币合计10000元”,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决定股票和人民币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的极性是“人民币元越少越好”。
每个指标在应用时都有它的极性,这也正合了指标中文字的“指”,它表示了方向,什么方向是需要的。当然这个方向是在指标确定的范围中,收入就是确定在“人民币元”之中,而不是“(给)假期”、“物质(奖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