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下午,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我们亲友8人组团到濠城游览了著名的佛教胜地青云岩。
青云岩景区位于汕头市濠江城区大望峰山腰,原是一处天然的岩洞。始辟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由僧人信腾开辟。他利用洞顶巨石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刻绘出云龙图案,形态生动逼真。洞内靠东面突出的岩石,雕了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民间传说游人用手轻抚弥勒佛像的腹部便可得吉祥好运);岩洞有前后门,正门门额仍保留有“青云岩”三字的门匾。这就是“青云岩”的始创旧址。岩洞周围保存有清代著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照、黄润沛等的书法墨宝石刻近百处,素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美誉。自明代中叶起,佛教、道教相继在此山建筑殿堂。山上的“云岩禅林”,虽为佛殿却又与道家的玄武庙相对,山脚的道观里也供奉着佛祖的塑像,这些趣味建筑充分体现了潮汕地区佛道二教和平相处的地方特色,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善男信女和文人学士到此参拜或观光。
据清光绪十年(1884)《潮阳县志》和寺中天然弥勒洞石刻所记,该寺原称“青云禅林”,明“嘉靖5年(1526)五月初五日建”(洞内石刻)。清康熙49年(1710)住持释赞良等重修,咸丰(1851-1861)末年再修。1948年,释纯信任住持,广开经教。
岁月沧桑,几番兴废。1980年,释澄乐法师(1905——1984)重返古刹。1982年秋,曾驻锡于此的香港名僧释定因法驾临寺,目睹楹蛀墙危,倡仪修建,得到当地政府和善信的支持,重建大雄宝殿。1984年八月初四,在建设过程中,八旬住持释澄乐圆寂,法席空虚。半年后,释定根法师任住持,继续重建大雄宝殿,扩建天王殿,修建玄帝古庙,创建塔院等,后由其高徒释弘养扩建。1988年起列入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有的青云禅寺,坐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全寺占地面积240亩。朱红的寺墙,金黄的琉璃瓦,香烟袅袅,经鼓声声。三山门(1990年落成)、天王殿(1989年落成)、大雄宝殿(1986年落成)、观音阁、伽蓝殿、法堂、千佛藏经楼(1998年落成)、念佛堂、方丈室、上客堂、斋堂、执事楼、塔院、释迦宝塔、华严宝塔、八曲亭、接仙亭及护法玄帝庙等众多特色建筑皆焕然一新。
青云岩景区现由三大主要板块组成:1、山脚下为林园休闲区,宽阔而平坦的草地上,有几处供游客品尝功夫茶的摊点,这些摊点提供的泡茶用水,皆取之于半山腰的“龙泉水”,兼配各式潮汕著名小吃任游客选用;
2、从山下一路住上走,半山腰处便可远眺濠江城区全景,更有神奇的五指峰和弥勒佛祖天然石像;3、一路向前,便可直达最顶峰的青云禅寺。
青云岩景区的石刻、鸣泉和怪石并称三绝,由十八洞到石佛洞,镌石达百处。而大峰祖师庙侧洞中的龙泉琴韵之景,更让人惊奇难忘。岩上还有“牛渚西江”、“古榕绿荫”、“五指峰”、“半山亭”等石刻景点多处。据悉:濠江区《青云岩山地休闲公园规划》已完成。按照该《规划》,青云岩拟扩大景区范围并建成一个包含8大主题园的山地休闲公园。
《规划》中称:青云岩山地休闲公园”规划范围包括深汕高速公路、濠州路、府前路、磊广公路和东湖路五条交通线所围成的区域,规划面积约为724.1公顷,即10861亩。景区规划建设成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集自然观光、文化游览、山地休闲、高端度假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中央公园。景区功能结构确定为2个中心,3大片区,8个主题园,即:信仰文化游览中心、滨海山地度假中心;青云广场片区、双泉广场片区、户外山地营地片区;翠薇园、竹园、湿地园、芳香园、果园、杜鹃坡、相思谷、五彩栈道等8个主题园。评审专家组认为,“青云岩山地休闲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寺庙、森林、水库、山地营地等,独具魅力,该《规划》符合濠江旅游发展主题定位,可行性强,扩建之后,将成为汕头市民和海内外游客休闲健身、度假娱乐的又一好去处。
三山门(1990年落成)、天王殿(1989年落成)、大雄宝殿(1986年落成)、观音阁、伽蓝殿、法堂、千佛藏经楼(1998年落成)、念佛堂、方丈室、上客堂、斋堂、执事楼、塔院、释迦宝塔、华严宝塔、八曲亭、接仙亭及护法玄帝庙皆焕然一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