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老师《心态改变命运》讲义(1--6)(之二)
(2011-12-02 19:17: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讲稿转载 | 
第三讲 
尊敬的各位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各位电视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名家讲坛》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的第三讲,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李瑞环同志曾经讲过,这样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为我们指出了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状态,这句话他是这样讲的,他说“困难和问题,不应该成为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理由,而应该成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根据。不应该成为心浮气躁、怨天尤人的借口,而应该成为磨练意志施展才干的机会。困难和成绩常常是相随相伴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也就越大。一部中华民族辉煌史,一切造福人类的伟大业绩,所有成就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是同不屈不挠,战胜艰难险阻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段话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为我们指出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人生态度。挫折时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那么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正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认清挫折有一些具体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挫折。谈到挫折问题,并不是你是否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是遇到大的坎坷,就会遇到小的麻烦。我们每一个人如此都不喜欢挫折,但是有不能总是避开它,那么既然挫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要对它无端的恐惧或者害怕。
第二个原则,每次挫折都会过去,虽然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但是挫折不会永存,总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在中国的传统经典《易经》上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什么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呢?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都可以从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得到观察。比如说,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而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观察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说人生的一治一乱,人心的一忧一喜等等,也都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所有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可以说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一片天地,创下了基业。到了第二代,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他们能够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有还能够在父辈打下的基业上,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使这个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到了第三代,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没有体会到,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有不仅不知道,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反而还学会了,铺张浪费,骄奢淫逸,那么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对于这种变换的人世,那些有智慧的人,都能够留心观察得出来,明白这与天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很多古人,也用这个太极图,来表示天道的规律。这个太极图,半边是阴的,半边是阳的,中间还有个界限,如果过了这个界限,那么就意味着阴阳失去了平均,阴阳失去了平均会怎么样呢,那就是会引起变化,这就叫做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极必反,消极必长,盛极必衰。但是我们读历史的人也会说,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有学问,有道德的读书人,他们的家业不仅仅承传了,两代、三代,而且承传了百代,甚至千代,那么这些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些人恰恰是能够洞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所以他们教导子孙,要谦卑、退让,要舍财、不贪,要克己、利人。
比如说在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范仲淹,他曾经写过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他在小的时候,家境就非常的贫寒,他自己很穷,于是就来到一所寺院读书,在冬天天气很冷的时候,他只能煮一锅的稀饭,而这一锅的稀饭也结成了冰,他把这一锅的稀饭就划成了四个格子,每顿饭只能吃其中的两格子的稀饭,就过着这样非常艰难的生活,中国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凭着他这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他后来考取了功名,做了大官,甚至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因此就过上一针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有了钱就想到了有很多贫穷的人上不了学,吃不饱饭,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俸禄,自己的工作拿出来,照顾了三百多家的人口,那我们想一想,一个人的工资,一个人的俸禄,能够养活三百多家的人口,那就可想而知,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过着怎样清贫的生活,如果他自己过的很富裕很奢华,就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供养三百多家贫寒的人口了。在他的晚年的时候啊,他的儿子们就劝他,说您现在年纪大了,也快退休了,不如在京里好的地方建造一所花园宅地,这样你到年老也可以在那里享用啊,但是范仲淹却这样说,他说“京中各大官家的园林已经很多了,而园主人又经常不能自己去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为什么非要有自己的花园才可以享乐呢?”所以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几十年,家境非常节俭。那么很多人都认为他这样不是太傻了吗,太不替子孙后代着想了。其实并非如此,这才是替子孙后代着想的最好办法。因为不仅仅是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宰相、公卿和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能够守住他父亲的遗志,舍财救济众人,所以我们看到范家的曾孙辈也都非常的发达,到清朝的时候他们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长以上的官员,那有的人听到了这里又不免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讲的故事固然很好,但是这也不过是历史上一个偶然事件,代表不了普遍的规律啊。实际上我们去读历史,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叫李商隐,他写了一首咏史的诗篇,在这里他就写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由奢。”也就是通过他学习历史,考察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国家,成就成功在这个国家勤俭,而奢是导致这个国家、这个家族破败的原因。
那么在清朝的时候,实际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曾文正公,现在很多的书,都把曾国藩描写成为一个很会耍奸诈权谋的小人,实际上如果我们去读《曾国藩家书》,就看到他对自己和对自己的儿女教育非常的严格。曾国藩他是在满清政府中,地位最高,权位最重的一个人,但是他在位二十多年,出了自己家乡间的老屋以外,从来没有在省里建造过一处房屋,也没有卖过一亩田地。他曾经亲手创立了两淮盐票,这种盐票它的面值非常便宜,只有两百两银子,但是利息非常的高,每一年的利息就是三四千两的银子的样子,所以后来他这个盐票,就从两百两涨到了两万两,所以当时家里只要有一两张,这样的盐票,就可以被成为富裕的家庭了。然而正因如此,曾国藩才特别谕令给曾氏一家人说,不准承领。所以他去世多年以后,他们家也没有一张这样的盐票,而凭着他当时的权势和地位,要取巧营私领上一两百张这样的盐票,其实都是极其容易的事,而且从表面上看也并违法,是照章领票。然而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来取巧营私却不是曾文正公所不愿为的。他曾经对自己的僚属宣誓说,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也就是军费中的一文钱也不会挪自他用,而且说到做到,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当时他的手下,将领和僚属大部分都很清廉,所以躬行廉洁实际上也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自己手下的僚属人人都想发财,那么人民就在无形中受害不小了。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都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他对中国传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体会的非常深刻。比如他说看一家的子弟以后能不能有发展,有没有前途,就看这家子子弟的三件事就好了。第一件事,就是看这家的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就是看这家的子弟,他自己的事情是不是自己做。这两件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然而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曾国藩说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艰苦奋斗,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他也曾经写到,说“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破败就破败在这个家庭的用度过分的奢华,以至于入不敷出;一个人之所以由盛转衰,一个人之所以会败落,就是因为他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过着过分安逸的生活;而一个人要讨人厌,就是因为他过分的骄傲自大,自以为是。那么第三件事呢,他就是看这家子弟能不能有发展,就看这家的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代的圣贤经典都是中国古人经验的承传,都记载这对天道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一个人要经常读诵这些经典自然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老祖宗,那些关心后人的存心,我们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我们知道中国的老祖宗非常的有智慧,而且对后人的关心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他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字不加区分的话,那么我们的日常用语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变化,比如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多再回到中国,再看网络上的一些文字啊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什么叫“顶”,什么叫“PK”,什么叫“粉丝”,一开始我看到“顶”,我还以为是非常反对的意思,后来在跟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弄出了笑话,然后人家告诉我那是非常赞同的意思,那么这就说明,这个语言会经过四五年就会有一个小的变化,那么经过十年、二十年、上百年、上千年呢,如果我们写文章的文字和我们口头的用语不加以区分的话,那么后来的人,他在看前人的文章就可能完全看不懂,不知所云了,那么中国的老祖宗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那为了把自己的智慧承传给后人,他怎么办呢,他就发明了文言文这个工具,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口头用语,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当我们在写文章要传达智慧的时候,一定要用这个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那么这样的话,只要我们掌握了文言文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回到二千多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们他们直接交流,那么他们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直接的借鉴和启示,所以我们说现在国内很多的人也在提倡“儿童诵经”工程,那么很多的这个专家学者也提出了疑义,其实这是没有看到经典读诵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一个孩子啊,我们知道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一般大人的记忆力和他们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那么在他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我们充分发挥他记忆力的潜能让他多多的读诵圣贤的经典,虽然他可能不知道这个意思是什么,他读上几遍自然会记在胸里了,当他背诵上五十篇的文言文,他就可以看得懂文言文,而他背上一百篇的文言文,他就可以写文言文,而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历史,在汉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神童、圣童,为什么说神童、圣童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把十三经都了然在胸,出口成章,很多人认为他们很了不起,把他们称为神童、圣童,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这个能力,只要我们按照这个孩子的成长规律去教育他们,开发他们就好了,所以圣贤经典传承了古人的智慧,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汲取去发扬。那么这是曾国藩所讲的三件事。而从另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到曾国藩对于圣贤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的深刻,那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什么叫求阙斋呢?那就是要求一点缺失,而不能过分完美。天道他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传统的圣哲,无论是儒家、道家,他们反复的叮咛,都是为了说明这一个道理。比如儒家的创始人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那就是做到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和礼让。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更是把天道的认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提出了处柔首慈的处事原则,在《易经》这本说明天道的书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爻辞都有凶有吉,但是在六十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那就是谦虚的谦,而对谦德的解说呢,就是不居功自傲,不过分地显露自己的才华。那么这些可以说都是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推论出来的。所以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尚书》上也有这样的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又说“为天福善祸淫”,就是天道的规律都是给那些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那些过分的人带来灾祸,这个淫就是骄奢淫逸的淫,在中国古代,它有对一切事情的过分与放纵的意思,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人正常的合理欲望并不否认,但是它也同时看到任何对自然欲望的过分追求,都会导向危险的境地,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的就是礼节,什么叫礼节呢?礼节、礼节就是以礼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的意思。所以我们说,从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个规律中,我们就明白了,当我们事事都很顺利,处在事业的高峰的时候,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失去信心,因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这个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第三个原则每次挫折都有转折点。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狄斯雷利在第一次议会发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发嘘声,就是起哄,迫使他停了下来,他当时这样说,“虽然我现在停了下来,但是总有一天你们会听到我成名的消息”。他这句话一出口,在当时就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但是若干年以后,正如本杰明?狄斯雷利自己所言,他的名字的确响彻了世界政坛。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痛苦和失望,但是也同样促人奋进,让人从中得到锻炼,并且逐渐的走向成熟,当我们能够这样的来看待生命中的挫折的时候,我们就会通常改变一些对一般的人事物的看法,这正如有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所讲到的,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那么这几句话,实际上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般我们对伤害过自己的人,都是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希望,他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发生,但是这位大德却说,我们要感激伤害你的人,为什么要感激他呢?因为如果没有人曾经伤害过我们,那么我们可能就像温室里的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正是因为有人曾经伤害过我们,我们又从这个伤害中恢复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志也就大大增强了。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一般人都觉得,我自己的修养很好啊,你看我从来都不发脾气,那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的周围,很多人都是在赞叹你,在恭维你,尽说一些漂亮的话给你,那当有一天一个人突然来到你面前,指着鼻子来骂你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那种修养,那种微笑,还有那种耐心,这才表现了一个人真正的定慧。所以我们应该感激,所有对我们有帮助的人,这也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的,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第四个原则,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生消极的影响,那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有的人在挫折袭来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倒霉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和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其实你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总之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一不要怕;二不要逃避;三不要颓废;四不要绝望;五不要不能自拔;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只有你不服输,这个挫折就永远不是定局,那么我们这一次讲座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讲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试(下)
各位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讲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的第四讲,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试的下半部分,在上次讲座中,在上次讲座中我们提到了如何全面的面对挫折、认识挫折。那么今天我们讲面对挫折的第二步骤,那就是要检讨挫折,吸取教训。
著名的成功学者,威廉?A?沃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失败应当成为我们的老师,而不是掘墓人;失败是暂时耽误,而不是一败涂地;失败是暂时走了弯路,而不是走进死胡同。”当我们能够这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我们就能够轻装上阵,并且采取战胜挫折的第二步骤,那就是你必须检讨挫折,把挫折看成是学习的机会,可是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就浅尝辄止,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他们的座右铭是这样的,第一次不成功就销毁以前尝试过努力的证据,也就是一次不成功,把一切的尝试都给否定了。但是成功的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却能检讨挫折,吸取教训,并且从挫折中找到突破口,力争战胜挫折。那么要检讨挫折,我们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弱点。看清自己的弱点,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真正坦诚的个性,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就没有办法说,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我们不妨举一个明朝袁了凡先生的故事。在明朝有个读书人,他一生在前半生,仕途不是很顺利,也没有儿子。那么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个高人,就要他反省自己的缺点,让他看一看自己,究竟有什么过失导致了自己仕途不顺,也没有儿子。那么这个袁了凡先生也非常的难得,他一经提示啊,就马上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缺点,那么在细细思考之后,他这样说到,他说“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也就是说在他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仕途顺利的时候,他反省了几点,也就是说我自己的福分很浅薄,又不能多去做好事不能去积阴功,积功累行,以基厚福来培养可以享受大的福报的根基;兼不耐烦剧,我做事没有耐心,对人不耐烦,又不能容忍,别人有了过失,我会把它念念的记在心上,久久的也挥之不去,偶尔遇到了朋友呢,还好退他们提起;有的时候因为自己才华横溢读了很多的诗书,因为自己才华出众就掩盖别人的才华,说话的时候不经大脑,不经过考虑,也不知道他对别人有什么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直心直行,轻言妄谈;他说因为我有这么多的过失,所以才导致了,我仕途不是很顺利。那么在他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儿子的时候呢,他也反省了六点,他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我们看呢,这个大地非常的污秽肮脏的地方,它往往长出了很多的生物,这个水非常清澈见底的地方看不到鱼,因为有鱼就会被人给抓去了,我这个人特别喜欢洁净,我们说喜欢洁净和整洁是个很好的生活习惯,但是袁了凡先生他是有洁癖,过分的喜欢洁净,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和气致祥,这个和气能够养育万物,但是我这个人却喜欢发怒,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经常乱发火,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二原因;他说“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这个仁爱之心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忍,就是残忍,对别人的苦难毫不心动,不想有同情心去帮助他,这个残忍是不育的根本,我过分的珍惜自己的名声,常常不能损害自己去帮助别人,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多言耗气”说一个人讲话喋喋不休,说很多话就会耗费自己的气,这是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他非常的喜欢饮酒,在饮酒之后烂醉如泥,也会影响自己的精气神;“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他喜欢打坐,一打坐就是整夜不睡,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必须顺着自然的规律,来运行,才能够保持健康,在晚上23点到1点呢,就相当于我们一年四季的寒冬季节,这个时候还不睡觉的话,就等同我们穿着很薄的衬衫却出现在寒冬季节,是很容易得病的,那么他呢,就不知道保养身体,这是他认为没有孩子的第六个原因;最后他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除了这些过失以为,我还有很多很的过失,不能一一的加以列举了。后来这个袁了凡先生认识了自己的过失,然后极力的改正自己的过失,最后他的仕途也变得顺利,没有儿子,也生了两个儿子,到他的晚年,他就把自己一生改过的经历写给了自己的儿子,称为四篇家训。那么从这里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弱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我们能够坦率的面对自己。现在人我们观察一下都有这样那样的人性弱点,不是贪财就是贪色,总之会有一两样放不下,有的人不贪名也不贪色,可能他就去贪利,这个利就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中国古人教导我们,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也就是看到这件事对我们有利的话,我们要想到我们应该不应该获得,如果我们贪财的话,可以想一想中国古人,特别是在《大学》上的教导,这个话对我们现代人非常有启发,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说“财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意思是说这个钱财以不好的方式获得的,必以不好的方式给耗散掉,所以在古人看来这个不是你赚到手里就是你的了,它为五家所共有,第一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通过贪污腐败受贿来的,最后事情败露,你所有的财产都会被充公,并不是说赚到钱就是你的了;还有水、火、盗贼,就是水灾会把你的钱漂走,火灾会把你的财烧掉,还有盗贼,我们知道古代的盗贼都是那些很有侠义之心的人,他们专门偷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还有不肖子孙,我们虽然贪污受贿了很多钱,但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又耳闻目睹父辈这样不良的行为,他也会变成纨绔子弟把你的钱财给消耗掉,所以这句话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多的提醒。在中国古代很多的读书人因为受到了这样良好的教育,他们决对不会去取不义之财,正是做到了孔老夫子所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老夫子说这个富与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以不正确的,不道义的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他,我也不愿处于富贵的地位;像孔子还说,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通过不道义的方式,获得的富与贵的地位,这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意思是说和我毫不相关,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去做的。那么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们不仅是一心苦读圣贤书,而且是把这些圣贤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比如说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子罕,他是郑国的司城官,他负责这个一个国家的建筑和工程,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向他行贿,结果有一次有一个人,就拿着一块没有来呈献个子罕,这个子罕就拒不接受,这个送的人以为子罕怕这个美玉是假的才不愿意接受,于是他就说,这块宝玉是我们那里的农民在耕田时候发现的,我们经过专家鉴定认为他确实是一块美玉所以才敢呈献给您的,子罕听了以后说,你以美玉为宝,我以廉洁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物那么我们不是各失其宝了吗,所以还不如我们各守其吧的好,你守住你的美玉,我守住我的廉洁,所以他就没有接受这样的馈赠。
在东汉的时候也有一个太守叫杨震,他在赴任的过程中就路过了一个昌邑县,这个昌邑县令王密就是他给推荐做了秀才的,王密听说杨震要路过此地于是就趁着夜色带着10斤黄金来送给杨震,杨震也是拒不接受,他这样说,我知道你,我了解你的才华把你举荐为秀才,但是你却不了解我,我不是那种贪财的人,那么这个王密可能觉得,他只是推脱而已,又是怕别人知道而已,才故意这么说,于是他这样说,这件事没有人知道,你还是放心的接受了吧,结果这个杨震就义正辞严的说,这件事有天知,有地知,有你知,有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于是他也就没有接受这个馈赠,后来杨震的子孙也非常的廉洁,把他们家的书房取名为“四知堂”。
现在的人可能对财物看得比较开,但是喜欢贪色,如果我们贪色的话,也可以读一读古人的故事,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代名相叫狄仁杰,狄仁杰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有一次他去进京赶考,在路途上就留宿了一家旅店,而这个旅店的女主人正好是刚刚死去了丈夫,在白天的时候她看到了狄仁杰一表人才,英俊潇洒,就暗暗的起了爱慕之心,那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狄仁杰还在刻苦的攻读,在挑灯夜战,这个时候这个少妇人就过来敲狄仁杰的方面,狄仁杰也不免有些疑虑,但是因为他自己做人很坦荡,于是就把这个们打开了,结果打开门一看,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打扮的花枝招展非常妩媚的女子,身着非常艳丽的服装,狄仁杰看来只好,心理也是一动,于是就问明了来意,结果这个少妇人也很大方,就把来意给说明了,狄仁杰在心动之后,他就冷静了下来,他想起了他年轻的时候碰到的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给他看过像,告诉他,这个人一生主贵,意思是说他以后肯定是会做大官的,但是这个老和尚也提醒他,说你一定要注意,不要败坏在女色手上,因为这个色字头上一把刀,可以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禄给销的平平的,让你一无所有,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可败在女色的手上。狄仁杰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啊,他说如果遇到女色主动的投怀送抱,心不动也是太难了啊,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面对女色而不动心,当时这个老和尚就教了狄仁杰一个方法,那么今天我也把这个方法教给大家,这个老和尚说当然面对女色而心动的时候,只不过是被表面所迷惑,人只不过是外表一张皮而已,但是我们想一想在这个皮的下面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啊,实际上不过是一些肮脏的管道,流淌着肮脏的东西,所以他说正如一个人,他送给了你一个雕饰的非常精美的皮囊,外面又秀着花雕着精美的图案,让我们一看就爱不释手,就不想让别人去碰了,但是当我们把这个皮囊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装的不过是粪尿而已,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就想赶紧把那个粪囊给他扔掉,要避之而来不及呢,所以人体也不过一个臭皮囊而已,我们想一想人如果夏天的时候两天不洗澡就会臭气熏天,这个老和尚说,人好看不过是外面的一张皮而已,当年面对女色的时候,面对诱惑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来观想,这个女子在生病的时候,她的眼窝深陷,披头散发,然后嘴里流着哈喇子,眼里流着眼泪,鼻子里流着鼻涕,好长时间没有洗澡了,全身都散发着一股臭气,那苍蝇蚊子闻到了都会来叮咬她,围着她久久地不愿离去,那么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会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可能赶紧的离他而去,对她也没有什么欲望了,所以他说这个色心,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心,并不是真实的。就比如有一个人他告诉你,说在某一个旅店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在那里等着你呢,她在那就等着你去会见她,如果这个人欲火中烧就坐上车去赶快的会见这个女子,结果他来到了旅店,打开这个门一块呢,原来里面坐着的是他的妹妹,那么这个时候他的欲火一下子就没有了,反而变成了怒气,说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所以我们说这个色心实际上是假的,那么这个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把它称为不净观。那么狄仁杰在这个时候想起了老和尚的提醒,于是他也教这个女子,用这个方法来观我,你也就觉得我也没有什么好欲望的了,正是因为狄仁杰有这样的德行,所以他以后才有以后的成就。所以我们看现在很多的当官的人,贪污受贿被抓起来,最后一查,背后都有许多的女人,确实是败在女色的手上,因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孩子的用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有这个好色之心,就要不断满足这些人不断膨胀的欲望,所以才促使他们去贪,去占。那么有钱有势的人败在女色手上,确实会把他的官位给削平。那么有钱的人贪上这个色字,可能自己弄得一身病,自己的钱财也都会败坏光,最后还会落一个家破人亡的结果,所以这个色字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人可能不贪财,也不贪色,但是就是对名放不下,就想方设法的要去出名,那么在中国古代也教导我们,这个“名者造物所忌,世之想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说这个名声也是人的福报的一种体现,如果这个人想要很好的名声,但是却名不副实,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这种人会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出名,特别是名不副实并不是一种好事,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就是我们应该做到实至名归,用我们好的名声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引导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去,这样才是好事,所以我们应该无论是对财、色、名哪一个放不下都应该去想方设法的对治,不要让这样一些人性的弱点妨碍了我们的成功,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他说,“立名以一世,而失之只顷刻”,我们回想一下那些成功的人士,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企业家,可能经过了十年寒窗在这个成就的过程,克服了很多别人意想不到的艰难,好不容易这个事业有了起色走到了一个很高的位子上,或者能够赚了很多的钱,但是因为一不小心,在一个问题上出了瑕疵,结果就把他一生的英名都给毁于一旦,所以古人说,当我们面对利益,欲望的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呢?应该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就像我们站在这个悬崖的跟前,想到我们如果一不小心,把这个脚踏进了悬崖,我们还想后悔,还想回过头来,还可不可能呢,那就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中国人说,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说的就是这些人啊,所以我们要看清我们自己的弱点,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获得更长远的成功,在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弱点之后,还要能够做到另一点,那就是要调整你的努力,不断的重复错误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是有的人正是这样做,他们不断的重复错误,却一心想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挫折和失败呢,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努力。有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在他的这个病人之中有一位男孩,这个男孩的右手断到了手腕处,也就是他的右手没有了,当这个医生问起他的伤残部位的时候,这个男孩却这样回答,我并没有残,只是右手没了而已,后来这个医生才得知,这个男孩是他所在足球队里,得分最高的人,也就是说这个男孩没有因为那先天的缺陷,没有因为自己的手残废就放弃了努力,他只是做了必要的调整以便成功。最后一点就是要重新尝试,争取新的成功,在做完了所有的分析,也就是我们检讨了挫折,也看清了自己的弱点,也调整了自己的努力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你必须重新尝试,来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如果你不重新尝试,那就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希望,所以有人说90%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都讲竞争,竞争,实际上这个竞争绝对不是去和别人争,而是和谁争呢,是和自己争,和自己的能力争,和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争,还有和自己的意志争。我们看到很多人,比如说他明明知道,这个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但是他就是不能够把这个烟酒给戒除,所以我们中国人说,人战胜别人并不算困难,人只有战胜自己才是最难的,那么战胜自己之后所获得的喜悦也是无可替代的。也有人说那个伟大的枪手和渺小的枪手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个伟大的枪手是一位肯不断的练习,以便参赛的渺小枪手而已。这就是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材质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我们具有足够的热忱,并且拥有坚强的意志,坚持到底,那么任何人都会有成功的希望,那么这个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正视挫折,认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在认清挫折的本质上,检讨挫折,在挫折上面吸取教训,然后在看清自己的弱点,想方设法的改正自己的弱点,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调整自己努力,然后再去重新尝试,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争取新的成功。这次讲座我们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