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聚焦2481(日本决定用用金钱把印度留在印太圈子里)
| 分类: 印度政治 |

2022年3月19日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双方随后在共同声明中写入“严重关切乌克兰冲突和人道危机”。日印首脑共同声明中,提及乌克兰核电设施安全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人道主义危机,并强调立即停止战争,必须通过对话与外交解决纷争。不过,在共同声明中未能写入点名批评俄罗斯的内容。
自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以来,印度对乌克兰局势制定了相对中立的路线,印度官员在联合国投票期间弃权,未支持谴责俄罗斯;总理莫迪亦敦促俄乌通过直接谈判解决分歧。这让印度的西方盟友们感到不满和沮丧。英国贸易大臣特里维廉说:“我们非常失望,但我们会继续与印度伙伴合作,并希望他们改变在乌克兰局势上的观点。”美国也在向印度施压,筹划将对俄制裁的影响扩大至印度的军购上。印度高达60%国防装备来自俄罗斯,若受美国制裁,其俄制武器供货有可能出现重大中断。
乍看之下,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关系重新陷入紧张符合印度对世界局势的理解,因为印度的“不结盟”概念本身就诞生于两极对峙的冷战时期,是印度试图跨越意识形态鸿沟、保持战略灵活性的一种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印度往往会因为眼前的战略利益而临时转向某一方。而在当下,尽管印度同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成员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能够跨越各国间的鸿沟。相反,在印度和美国关系不断深化、印中关系陷入僵持、俄罗斯遭西方排斥的背景下,印度将越来越像是中、印、俄三方关系中的一个“尴尬角色”(the odd man);而在美国主导的地区架构中,印度也因为其与俄罗斯的亲近而同样陷入尴尬。
印度在乌克兰局势上不盲从西方国家的姿态符合其“不结盟”和“战略自主”的自我标榜,也顺应了该国民意。然而,在印度企图于东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中,印度同时参与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维系美日印三边关系、承诺坚持“东盟中心原则”等等。这些架构既包括像东盟区域论坛、东亚峰会那样开放和包容的架构,也有“四国机制”这样的“小圈子”。因此,印度不断面临种种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的挑战,更要直面美、俄等大国参与者之间的不和。
值得注意的是,岸田文雄还宣布日本今后5年内将会对印度投资5兆日元(约合2668亿人民币),两国首脑还就日本向印度提供3000亿日元(约合160亿人民币)政府开发援助贷款、在能源等领域进行合作达成一致。很明显,岸田文雄的目的是通过金钱关系,把不愿谴责俄罗斯的印度留在与日美等国合作的路线上。如果印度过于倾向亲近俄罗斯,旨在于抑制中国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内的团结可能会出现不和谐声音,美国也希望同在亚洲的日本承担起将印度留住的职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