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松阳行(1)塔·宅·坊
对于我和朋友们来说,每逢佳节倍思游,几乎成了惯例。眼看着世界性灾难的一年就要结束,眼看着又要到了给人以充满想象的年头,该怎样度过这几天,该去哪里玩耍这几天?
在元旦只有3天假期的前提下,前往目的地的距离和时间,是首要的问题。如果按照半天500公里的行程来考虑,那么就可以在地图上以南京为中心划出一个圈,在这个圈里再进行选择。
在盘算之后,选定了位于浙江丽水地区的松阳县,约520公里的行程,那么就有整整两天的玩耍时间了。
提前半天出发,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松阳县城,入住小M预定的宾馆,晚上是照例的茶话会,把盏话“吃喝玩乐”。
2021年1月1日的早晨,在热气升腾的小店里,品尝了外形大路货内涵地方特色的松阳包子。
延庆寺塔
来到市区西侧的城郊结合部,建于北宋咸平年的延庆寺塔(国6),在云龙山下耸立已有千年之久。
据说,北宋的行达禅师,在出国研学10年之后,携带着满腹的印度佛学学成归国。他发愿建塔弘扬佛法,于是建起了这座六面七层的楼阁式砖木结构塔。
这延庆寺塔高38米,塔体砖砌,六面辟壸门,每层隐出倚柱、额栏,五铺作斗栱,每层设平座回廊。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平缓舒展的出檐,被认为颇具唐风。
延庆寺塔虽然内部中空,有台阶可以登塔,但是只能上到第二层后在外廊转上一圈,再往上层的通道已被封闭。
在延庆寺塔修复之后,只有少数特意保留下来的原木构,从外檐下露出。还有几处墙面上的残存刻画字迹,被玻璃罩盖,依稀间可以看出“延祐六年”的字样。也许,那是元朝的游客,在此进行了“到此一游”的题记行为艺术。
在这延庆寺塔景区里,还辟有一间有关寺塔历史的展览厅,介绍了其历史和1988年修复的过程。
这座佛塔,自从建成之后,一直没有重修,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下面的照片就是在1988年时的外观样貌,真是惨不忍睹,真是“接地气”的原生态。
当时,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12″,偏心距1.76米,施工队进行了打桩稳固扶正的措施。
自从修复后至今,塔身没有变化,看来当时的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修复中,将原来塔心柱的朽烂部分去除,替换拼接新材后重新安放。
在展厅里,还有一幅详细介绍佛塔构成的图解,其专业性的词汇介绍,可以令人深入了解,是蛮好的图说。
黄家大院
在从清朝到民国的年月里,松阳出了一位当时的黄“首富”。在过去的岁月里,有了钱就要盖房子(当然现在进化成为有钱就要买房子)。
这位先富起来的黄氏家族,从清同治年间,到民国九年,耗三代人之财力,费60
余年时光,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黄家大院(省保)。
眼前的这片五进大院,粉墙黛瓦马头墙,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昔日土豪景象一览无遗。
也许是为了“精神文明”,或者是为了“悠久文化”,一群身着“汉服”的小朋友,被家长们簇拥着,也准备来参观“首富”的大院。
可惜的是,黄氏家族在这座大院建成之后,自家只是享用了十几年。在之后的战乱岁月里,这大院成为了流亡省政府、国军和日军的驻扎地。49年之后,又成为了部队、学校和公社的所在地。
不过,也由于这些官方机构的驻扎,使得大院的建筑和木构细节被基本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进入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民国七年兴建的一幢规模豪华的“百寿厅”。这座花费了55000块银元的“百寿厅”,为三进七开间,面阔27.6米,进深33.8米,厅中172根柱子井然并列。
这“百寿厅”里,仰首看去,上方布满了木雕。其题材之丰富,其雕凿之生动,其技艺之繁复,皆属于难得一见。
不过,这“百寿厅”中的木雕,最特别之处,还是那以“寿”字为主题的雕凿,几乎每个牛角和雀替上,均雕刻有“寿”字。据说多达200个篆体的“寿”字中,其笔法无一雷同。
仅此一项,足可以证明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
细细的看去,还是有少数的木雕,被斧凿砍削后破坏了局部。
黄家大院里,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前院“百寿厅”外,还有中院和后院二部分。中院包括武技楼、家祠、附屋及东、西门楼;后院则包括竹菊轩、梅兰轩、门楼、附屋及厨房。
从百寿厅出来之后,经过长廊,便到了黄家大院里最早建成的中院。中院的主要建筑是武技楼,是由于厢房窗棂上的木雕而得名。
在那一个个的圆形中,有许多僧人的习武动作,可惜看不出是哪个山头的什么套路,否则可以成为一套武功秘籍。
觉得,如果将这窗户上方的“万岁”文字,改为“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就可以更加长久的迎合随便什么时代了。
后院主体是梅兰竹菊厅,其门额、柱础的刻花,均围绕这一主题,尤以窗棂上的雕刻最为细致精微,出神入化。
窗棂模仿着枝干的扶疏,满雕了枝叶梅花;窗格之间嵌有小若指尖的蝠、蝶、鱼、石榴及雀、鹿、蜂、猴图案。这些精细的雕刻技艺,将这些生灵草木表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大院里的众多木雕中,也有被彻底“斩首”的,也许当年是属于“反动”的内容。
大院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颜笑语,他们在度过半天不要上XX班的假日。不过,虽然是参观,可是博大精深的悠久,还是要潜移默化的植入。
在表演者的操控之下,线提木偶做出了种种动作。
有民间的传说故事,有王帝+将+相和才子+佳人剧目,这样平素难得一见的表演,用传统的手法,以炫目的彩装,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不是乐高拼搭的模型人,不是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而是传承已久的木偶艺人手法 。两相比较之间,幼小的心灵中,能不能将这短暂的民间艺术记忆。
詹氏牌坊
詹氏兄弟进士牌坊(国8),位于县城要津路东一个小区的街心花园里,建于明代弘治九年的古老牌坊,被周围现代的楼房所簇拥。
为了嘉奖詹氏家族居然高考成绩出类拔萃,走出了两位进士,当年的圣上便授予“恩荣”的褒奖。在由松阳县的地方政府掏出银子支付之后,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石头牌坊便赫然树立,成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励志的标杆。
五百年过去了,这座曾经被工匠们雕满了飞禽走兽花草人物的牌坊,居然还留存基本完好,足以让人仰首细细分辨慢慢端详。
有关资料介绍说:牌坊高8.52米,面阔6.9米,额榜两面分别阴刻“兄弟进士”、“父子贤科”。左侧竖刻小字“赐弘治丙辰”,右侧竖刻小字“进士第詹宝”。正楼匾额竖刻“恩荣”二字。明间额枋花板两面浮雕有精美的飞凤奔鹿和双狮戏球图,上额枋花板镂雕凤凰采牡丹图,藻头为结带花草纹。次间额枋花板浮雕仕臣人物故事,普柏枋镂雕变体莲瓣纹。各楼均用斗拱承托,正楼斗拱四攒,次楼、夹楼斗拱各三攒,象鼻昂。雀替为鱼吐水纹。埋头石两端雕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只座狮,雕刻手法为剔地起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