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神山(二)扎尕那-玛曲

(2019-10-21 10:41:14)
标签:

旅行

自驾

扎尕那

尕海

玛曲

遥远的神山(二)扎尕那玛曲

早晨8:00出发,前往迭部县城以北27公里处的扎尕那。

 

晨光中

一路前行在山谷间,两侧的山岭上皆是郁郁葱葱的林木。

一日里的太阳初升,阳光穿透林木的尖稍,透射出一缕缕的线条,让森林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FlOEOq2nAAAAAJowjzw567.jpg/1010
随着日头的升起,更多的绿荫被耀亮,绿色被深深浅浅的铺开,焕发开每一天里的生机勃勃。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1/rBABqF2tFlOEK39CAAAAAOAMSuM464.jpg/1010 

公路在山谷里左右盘旋,山区的景色也随之一幕幕的展开。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1/rBABqF2tFlWEb2fHAAAAAGUP170114.jpg/1010 

一座村庄,在山林和田地间出现。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1/rBABqF2tFlWECM0EAAAAAE4US_Y800.jpg/1010 

这是一座建筑在高山脚下的藏寨,山林在坡地上葱茏,田地在河滩边层层。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FlSECL0VAAAAADZitMQ557.jpg/1010 

袅袅的炊烟,朦胧了藏寨的清晨。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1/rBABqF2tFlaEF29nAAAAABzOjUQ536.jpg/1010 

从夜晚苏醒过来的村寨,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中。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FleERJCqAAAAAIG1cC8085.jpg/1010 

开始由绿变黄的青稞,低垂下饱满的麦穗,等待金色的收获。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1/rBABqF2tFleEXDB5AAAAANV0mYs165.jpg/1010 

 

扎尕那

公路的前方,凸起了岩石裸露的山峰,那里就是扎尕那。

 

http://pan.xici.com/group3/M00/FD/AA/rBABol2tF0CEWLUHAAAAAG2hGgM343.jpg/1010
在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行了“非著名山峰”的评选,在入围十佳的“非著名”山峰里,就有扎尕那。

当时给出的评语是:扎尕那山,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

相对于附近的其它山岭,扎尕那的石灰岩层破土而出,以其灰白的颜色拔地而起,形态突兀参差。

由于这样的特别地貌,就被藏民们称为“神仙的居所”,赋予了种种的向往传说。

http://pan.xici.com/group3/M00/FD/AA/rBABol2tF0SEY6wEAAAAADQS584676.jpg/1010 

就在这片尖锐峰峦下的坡地上,却有着一座座的藏民房屋和一户户的家园。

http://pan.xici.com/group4/M01/57/9B/rBABpl2tF0aEfb-BAAAAAOLKPZ8648.jpg/1010 

绿色的田地,环抱着房屋,养育着家园。

这片恬静的山区,又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天堂”。

http://pan.xici.com/group3/M00/FD/AA/rBABol2tF0SEYMW9AAAAAF_Ub90668.jpg/1010 

自从扎尕那被评选之后,就名声远扬,从“非著名”进化到了“著名”,引来了大量的游客。

扎尕那村也成为了客栈和藏家乐的聚集地。

我们没有将车停在入口处的停车场,而是径直的沿着412县道往里开,停在了业日村的润吾沟口。

沿着水泥拱桥旁的栈道,走进了狭窄的润吾沟。

http://pan.xici.com/group4/M01/57/9B/rBABpl2tF0OEALVxAAAAANhoRpE981.jpg/1010 

这是一条幽深的峡谷,垂直的崖壁陡立,像一扇扇神仙居所的石门。

在石门的开启处,有些梦幻般的通道去往神秘的远方。

http://pan.xici.com/group4/M00/57/71/rBABp12tF0KECEa3AAAAAF1fxNo539.jpg/1010 

在峡谷的底部,有山涧潺潺的流淌,清澈的山水,欢快的在大小石块间跳跃奔流。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Ft6EbKxdAAAAAHfnYIo798.jpg/1010 

在峡谷里走了一段后,原路返回,去业日村的观景台上,观赏扎尕那的美景。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Ft-EY5g6AAAAAIwOtN4113.jpg/1010 

看见有藏民陆陆续续的走来,并且还身背着一个木头架子。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FtyEU121AAAAACFB4lc615.jpg/1010 

这木架子里,是一个转经筒。据他们说,是准备敬献到寺庙里去。

http://pan.xici.com/group4/M01/57/9B/rBABpl2tF0GEJSVvAAAAAOzpcPE542.jpg/1010 

引导向往来世的藏传佛教,给信仰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久远向往,也促使人们心甘情愿的奉献着今生今世。

http://pan.xici.com/group3/M00/FD/AA/rBABol2tF0CELRZWAAAAAFrtwiA940.jpg/1010 

能够将自家今生今世的家园,与神仙的居所发生联系,可谓莫大的殊荣。

不过,在藏民朴素的久远传说之外,如今的盛世却更加赋予了诸多的美誉,除了“十大非著名山峰”外,还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级古冰川遗址”、“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http://pan.xici.com/group3/M00/FD/AA/rBABol2tF0WEfJW7AAAAAHupfyE947.jpg/1010 

在距离扎尕那还有几公里的地方,正在修建“游客服务中心”。

在我们离开后的8月5日,“游客服务中心”开张了,并且很贴心的将门票暂时半价优惠(40元)。

按照当今盛世的惯例,估计在不久之后,为游客们服务的中心,会更加贴心的让游客们停放下自己的车辆,改为乘坐环保的车辆,前往“神仙的居所”。

 

尕海

离开扎尕那,往西开往川甘交界处的郎木寺。

这一段78公里的道路,足足有65公里都是破损严重的路面,让我们颠颠簸簸的行驶了4个小时。

郎木寺是第三次来了,也不想买门票进去,只是照下了一张新时代的大门楼。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OWEUYo7AAAAAPIcT1M846.jpg/1010

离开郎木寺镇,开往黄河边的玛曲县,途中经过尕海。

这片面积达四十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是甘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OWEcEuMAAAAAKgqUX4913.jpg/1010

尕海的湖水并不深,一般也就一米多。

不深的水面,很容易平静,也很容易成为了倒映的镜面,让天空的浮云在水面上朵朵绽放。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GOaEAelyAAAAAChHA1I260.jpg/1010

在更浅的滩地上,水草一丛丛的茂盛,让尕海的水面增添了生机。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GOeEY6S6AAAAAAxrznU996.jpg/1010

还有一丛丛的小小白花,在高原的水面绽放。

这就是所谓的“水性杨花”,偏爱高海拔的澄净水体,比如泸沽湖里也有大量这种小白花。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OOEL1TGAAAAAPl4P8k888.jpg/1010

地处三千多米的尕海,也成为了来往迁徙飞禽的保护区。

在鸟类的长途旅行中,有了一处可以休生养息的湖泊。

可以在这片水面上盘桓2天,也可以在这里长住,过过鸟生。

块头很小的䴙䴘,就将这里当成了谈情说爱养育小小鸟的家园。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GOWELkZtAAAAAFpcde4950.jpg/1010

在尕海旁的草场上,放牧着牛群和马群。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GOeEXnH2AAAAAJ3WZxM951.jpg/1010

在尕海边,停车驻足,观望了很长的时间,虽然并没有什么壮观的景色,却是很平和放松的场景。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OeEQQuMAAAAAEbL0NU195.jpg/1010


玛曲黄河

在接近玛曲县城的草原上,立起了节日的帐篷,大片的停车场地里车辆很多。

草原上的传统的赛马节就要到来了。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GUCEArvnAAAAAAOHSuc472.jpg/1010

在玛曲县城的入口处,有一座大门楼,两匹展开了双翼的飞马,高居在上。

这一带,是黄河的河曲地带,也是著名的“河曲马”的产地。

从前,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aWEIY5PAAAAAPu250c819.jpg/1010

在住处安顿好后,便驱车前往县城南面的黄河。

在滚滚的黄河水上,有一座建于1976年的黄河大桥。

在那时,这座桥被称为“黄河第一桥”。 

http://pan.xici.com/group3/M03/FD/AA/rBABol2tGaWEQPg_AAAAAP5nwCk749.jpg/1010

在建起这座桥之前的很长久时间里,人们往往只能揪住马尾巴过河。

在建起这座桥后的不长时间里,在上游又建起了几座黄河桥。

http://pan.xici.com/group5/M03/5A/D2/rBABqF2tGaaEEeT-AAAAALNNPRU531.jpg/1010

天气不好,希望中的黄河璀璨晚霞,只有些要靠想象发挥的意思。

http://pan.xici.com/group3/M03/FD/AA/rBABol2tGaOETVibAAAAAMZXfLQ917.jpg/1010

好在高海拔的草原上空,云层和天空还算带上了颜色。

http://pan.xici.com/group3/M03/FD/AA/rBABol2tGaSEeUdGAAAAAHpf6Ac646.jpg/1010

如果往太阳落下的相反方向看去,却是阴霾厚重黑白拥挤。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GT6EDuPEAAAAAMrMKJA592.jpg/1010

在桥头旁,立着刻有“天下黄河第一弯”大字的大石头。

http://pan.xici.com/group5/M02/5A/D7/rBABqV2tGaaEQmvvAAAAAAXOSBc034.jpg/1010

其实,那为人们所称道的“黄河第一弯”,却是在这座大桥的上游,在地平线上那一条略有些红色的地方。

那里,是四川的唐克镇。

http://pan.xici.com/group3/M03/7C/09/rBABpV2tGT2ERRnXAAAAALzUBsM389.jpg/1010

浓云扩散,天色渐暗,远方的云层还垂下了雨水的幕帘。

五彩的经幡垂悬。

http://pan.xici.com/group3/M03/FD/AA/rBABol2tGaKEL8TSAAAAANnTkDo015.jpg/1010

第三天,从迭部县城出发,经过扎尕那、郎木寺、尕海,到达玛曲县城,全程212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