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的那几个周末(6)骑行歙县寻牌坊

(2018-12-28 16:15:43)
标签:

单车

歙县

雄村

洪坑

牌坊

分类: 18闽黔滇藏川陕甘、墨古秘纳南

2018的那几个周末

(6)骑行歙县寻牌坊

在千岛湖骑着车子溜了一圈后,也喜欢骑车子的九月说:来歙县骑骑吧。

不过,在不是春暖花开新安江边菜花黄的季节里,去歙县骑车看什么?

突然有了主意,还是去看牌坊吧。

这些年来,在古徽州的地界里,陆陆续续的看过了若干从前的全国表彰嘉奖的模范人物的奖状——牌坊。

估计会有70座吧。

看了一个网上的帖子《徽州现存136座牌坊》之后,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是不是就干脆将剩下还没有看过的牌坊逐一拜访。

自己觉得,给自己出了个蛮好的可以打发时光的主意。

车载单车,发车歙县。

 

古城牌坊

九月徽州,占据了歙县古城里一个很好的位置。

从九月的楼上平台看出去,那座最著名最有特色最为人所知的八脚牌坊——许国石坊,就在紧靠着的眼下。

我也就从这座许国石坊开始,进行我的牌坊之旅。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AD/rBABp1wl11mEHNunAAAAAMXs7pw945.jpg/1010

 

来到古城的街头,全然一副市井平民的生活场景。

歙县人总觉得游客们都涌向了黄山和黟县,很对不起古徽州首府的地位名声。

可我却更喜欢自然积淀下来的平凡场景。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11aEe19tAAAAADfiAJE030.jpg/1010 


就像一间老式钟表铺里的老师傅,在他在聚精会神的特定时间里,时光似乎停滞在几十年前。

那时的钟表,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时光曲中又是慢悠悠的一天。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D6/rBABplwl11aEQLEUAAAAALIB43U808.jpg/1010 


在徽州有这样的一句话,“徽州牌坊多,歙县是老窝”。

的确,仅仅就在县城的街道上,就有多达13座牌坊,占据了如今古徽州地区尚存的所有牌坊的十分之一。

在2014年,为了写《Lonely Planet安徽》中的“歙县城区步行游览”,我在县城的大北街上,找到了含贞蕴粹坊和豸绣重光坊,在斗山街里看到了叶氏贞节坊,去中山巷寻到了吴氏世科坊。

可并没有一一看到县城里的所有牌坊。

这一次,我可要一网打尽。

来到了古城里的上路街,如今这条街在地图上被标注为新路街,在这条街上有三座牌坊。

走进上路街没几步,就是一座一间二柱三楼的鲍氏节孝坊(明),是表彰一位许立德之妻鲍氏的所立之德。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AD/rBABp1wl11WEAfdbAAAAAIMcZvY700.jpg/1010 


再往前走,是一间二柱一楼的父子明经坊(明),是一座功名坊,是嘉奖一家皆成为了为皇上辛劳服务的官三代,于是树立起这“三世承恩”的纪念坊。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D6/rBABplwl11eEX5YVAAAAAMeriwM413.jpg/1010 


这座牌坊之后,有连续两座跨街的拱门,形成了拱门之间的一方小场地。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11iEbH9MAAAAAKkbmnw116.jpg/1010 


东侧的门楼上,依稀可见“歙县行知小学”几个字,两扇铁皮门紧闭。

也许,这里从前曾经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AD/rBABp1wl11iELdHLAAAAAL9aCr4609.jpg/1010 


而西侧也有类似的门楼,但是石头梁柱上细雕出走兽花纹,显得地位更高。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D6/rBABplwl11iEPynpAAAAAOMH5co802.jpg/1010 


在大片的石板上,则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仰首细看,全是一排排的“XXX妻X氏”,也就是那些古时失去了自己名字的妻子们的名录。

http://pan.xici.com/group4/M01/4B/D6/rBABplwl11mEYAUFAAAAADcL3xM093.jpg/1010 


询问九月,原来这里曾经是古徽州的一座节孝祠堂,收录了遵从当时道德规范的妇女们。

在这里,不会有欢声笑语,只会有压抑服从,只会有丧失人性,只会有拥护顺从跟随的“模范”。

古人给与树碑立坊的嘉奖,是希望以此规范人生,限制“独立人格自由思想”。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qELgODAAAAAKV0LW0944.jpg/1010

 

再往前就是柏台世宠坊(明),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牌坊,柱顶雕有小兽,额枋正面刻“柏台世宠”,反面刻“豸绣躬承”,为纪念一位毕力德先生而立。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uEdBlnAAAAANgcDak841.jpg/1010 


这牌坊档次较高,还有四尊石狮蹲守。

有趣的是,朝阳的石狮颇为威武,而背阴的两位石狮却披挂了一头一脑的青苔,就像经过了新潮染发,显得可爱有趣萌萌萌。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6EUh4VAAAAAFcmX3c051.jpg/1010 


从这座牌坊再往前,就是一座城门。

这是从前的德胜门,门洞上方刻有“古歙新城”。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uEQmRTAAAAADiPMKE205.jpg/1010 


在上路街,还有一些尚存的老宅院和幽深的长巷。

走进去,便是久远的记忆。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6ETbOpAAAAANkRbbc090.jpg/1010


据介绍,在城东路上还有一座牌坊。可是走去一看,却没有任何踪影。打听一番后,在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看见了这座“大夫坊”(明),一间二柱一楼,上有“恩荣”以示关怀,由于叔侄二人都当上了“公仆”,所以树立牌坊。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uEB4E4AAAAAJdg6dU340.jpg/1010 


沿着城东路走,路左是歙县中学。与门卫说明一下,走进去就能看见两座并立的牌坊。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yEUnZDAAAAAJbGIwc397.jpg/1010 


第一座是尚宾坊(明),一间二柱三楼,是为了纪念江衷成为了进士。

这牌坊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6),有说是徽州最古老的牌坊,但也有说郑村的“贞白里门坊”是最古老的。

这座牌坊,在几年前还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模样,断裂的横枋被一摞砖头支撑,下半身还沉入在地下。

现在被抬举升高修复,顿时高大上了,有了进入新时代的风范。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mEGxO8AAAAAB20ioM867.jpg/1010 


尚宾坊旁边是县学甲第坊(明),现在歙县中学的前身是文庙县学府,现在中学里还有文庙的明伦堂和紫阳书院遗址。

古时的县学里,出类拔萃了不少人才,在高考中成为了状元、榜眼、探花。为了激励后来的学子们,便树立起这座甲第坊(又称三元坊)。

拥有三间四柱五楼的甲第坊,上面大写着“状元、会元、解元”,气派堂皇,旁边还录有歙县历代的中试者名单。

有了这样的前辈们,歙县中学的孩子们,是不是会“亚历山大”。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yEYBq9AAAAAO9egdI209.jpg/1010 


在从前文庙的后面,有从前的民间教育机构——紫阳书院。

不过,这紫阳书院也就只剩下了一座标志坊——古紫阳书院坊。

不过,在书院坊的这里,可是竹林茂密环境清幽,可以脑补出长袍书生手捧一卷摇头晃脑句句经典诵读光辉语录的场景。

http://pan.xici.com/group4/M00/4B/AD/rBABp1wl2FmEfFKiAAAAANsnVd4612.jpg/1010 


在寻访这些牌坊的途中,顺便又找到了大夫坊旁边的两眼井,再次看望了三眼井和八眼井(顺带抱怨一下八眼井修复得太整齐了)。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6Efyd8AAAAAGUavQE390.jpg/1010


可是,资料中介绍的新南街上的孝贞节烈坊却毫无踪影,一路上问了好几位老者,皆说不清楚。

还是九月带着我前去,找到了很不起眼很容易忽视很不一样的这座牌坊。

原来只是一座砖头砌成的牌坊,由于这从前的牌坊成为了一间房屋的墙壁,并且下半部完全被遮挡,所以看上去牌坊很像是马头墙了。

据资料介绍:这座砖砌牌坊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三楼三间。高约6.6米,宽6.46米,厚0.65米,竖墙上砌出四柱、横枋,用墨涂出门框。

这座用材可怜的牌坊,树立于历代王朝的终结年代,也成为徽州牌坊的绝唱,古时全国嘉奖范例的挽歌。

比牌坊更可怜的,却是这牌坊要表彰的对象,她们是“徽州府属孝贞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被雕刻在额枋石上。

65078位活生生的“模范”,代表了更多的悲惨命运的女性们。

那时的理念,土崩瓦解。

时代必然往前,观念必然更新。再过百年,那时的人们,如果回首看看如今这百年里的经历,看看这百年里的“典范”,恐怕也会觉得有很多的可悲可笑。

所谓的“万岁”,恐怕只有普世认可的价值才能久远传承。

http://pan.xici.com/group4/M03/4B/D7/rBABplwl2FmEf1tlAAAAAJtmaPA755.jpg/1010 

用了半天时间,终于将歙县城里的13座牌坊全部找到。


雄村牌坊

在歙县县城之南9公里处,有古村落——雄村。

从县城里骑到雄村,距离并不远,可是却有一条很长的连续上坡路,骑上去满够呛的。

《Lonely Planet安徽》中,我是这样介绍雄村的。

新安江边的雄村,文化气息厚重。祖居这里的曹氏,开办了自家的竹山书院(全国重点文物)。

从景区的入口进去,在走过沿着江边的500米路后,右边就是景区里最主要的竹山书院。进门前,先看看门两侧的石鼓,鼓座上布满了卷纹。书院内有一座桂花厅,前有数十株桂树散布。传说中,凡是曹氏子弟科考中举者,皆在此种植桂树一棵。庭院中还有一座八角文昌阁。

在竹山书院与江水之间,有块石垒起的一条长坝。长坝上桃树成行,每到春季,繁花绵延在桃花坝上。旁边有码头,在旅游旺季里可以登船去看看新安江中的小南海。小南海是江水中的一小岛,曾经有过香火旺盛的星岩寺。现在游客只能乘坐20分钟的游船,在水面上观望岛上的景色。

桃花坝上有片广场,这里立着大中丞坊。牌坊的背后是一个标着“中美合作所”的院子。1943年中美合作在这里举办了雄村训练班,从这里走出了数千抗日战士,其中的情报工作人员“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中国沿海的美潜艇攻击敌海军的唯一情报来源”。

这座三间四柱三楼的“大中丞”坊(清),又称光分列爵坊(还有称崇报祠坊)。所谓的“大中丞”是指明清时期各省巡抚的别称,这牌坊的背面上还镌刻了若干曹氏家族的中举者和显官的姓名。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22/rBABqVwl2d-Ea67jAAAAAI6U3f8830.jpg/1010
 

说起这雄村的曹氏家族,可是有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的光辉封建历史,其光辉之处除了中举和当官外,还居然达到了能够官四代,并且还代代当上了一品大员。

由于如此的绝无仅有,村中又竖起了一座四世一品坊,也是三间四柱三楼。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1C/rBABqFwl2d-EUHkeAAAAADuFF3c933.jpg/1010 


在这座牌坊的后面,有一座五凤门楼的曹氏宗祠。

这宗祠在多年前很是残败,在2017年完成了修复,于是有了现在飞檐高翘的完美形象。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1C/rBABqFwl2d6EHkFmAAAAAFOLyLU810.jpg/1010 


由于村中的曹氏家族太庞大,便又建起了曹氏支祠馀庆堂,立起了三间四柱三楼的曹氏支祠坊(清)。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22/rBABqVwl2eCEYjdAAAAAAGh31gk644.jpg/1010 


在村中僻静的小巷里,有一座鲍公墓道坊(清),是构造很简单的标志坊。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22/rBABqVwl2eGEPRUcAAAAAHgwx5o277.jpg/1010 


在这条巷道里,还有一座宗二公墓道坊(清),标志坊上的“宗二公墓道”等大小字尚能清楚地辨别。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22/rBABqVwl2eGEKFWTAAAAAF5xbfs568.jpg/1010 


可惜,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从前的曹家、鲍家和宗家的辉煌,只剩下牌坊和祠堂来证明。

牌坊旁的高墙大院犹存,可是从门缝里一看,却是满地的坍塌物。

http://pan.xici.com/group5/M02/4F/1C/rBABqFwl2eGEKFajAAAAAPoLVBI006.jpg/1010 


人为的努力和成就,也许存在一时,却比不过大自然的天长地久。

雄村旁江水边,一株古樟树被村民们奉为了“神树”。

据认为有千年树龄的这株古树,是一根两干。虽然主干已经中空,可还是枝干茂盛郁郁葱葱。

http://pan.xici.com/group1/M00/F1/2B/rBABoFwl2eKETr1gAAAAAFDkwos165.jpg/1010 

 

 

洪坑牌坊

从雄村到洪坑村,要骑行6公里,沿途风景很棒,也没有什么大坡要辛苦。

途中经过航埠村,路边有座祠堂,可惜不开门。

当看到了洪坑村,也就看见了一座牌坊,道路就从牌坊中通过。

这是一座一间二柱三楼牌坊,四根冲天柱特别显眼。

这座吴氏贞节坊(清)的额板上,刻有“劲节凌风”,所以又被称为劲节凌风坊。

据民国《歙县志》记载,吴氏二十二岁丈夫洪奕朴亡故,守节三十五年。

这位可怜的女人,压抑人性35年,换来了一座牌坊。

不过,在当年得到了这样的国家道德褒奖,是不是也类似如今某些还在坚守传统却也得到褒奖的“模范”,也会风光一阵子。

 

http://pan.xici.com/group2/M02/F2/DE/rBABoVwl2puECM-8AAAAADh6Kes502.jpg/1010
 

继续前行,就是吴氏节孝坊(清),也是一间二柱三楼形式。牌坊正面刻有“纶音褒节”,反面则是“潜德声闻”,这又被称为潜德声闻坊。

这牌坊也是表彰吴女士的“守节”终身事迹。

http://pan.xici.com/group2/M02/70/49/rBABpFwl0ymEXBzJAAAAAHeAOLk939.jpg/1010 

古时妇女们的嘉奖状看过了,接下来就是男人们的光辉事迹形象实物展示了。

第一座功名坊是进士坊(清),三间四柱三楼,是为了乾隆年间的进士洪本仁而建,由于本人有了功名,也顺带着耀宗光祖,将祖宗三代一并诰赠诰封了一回。

这可是很有激励作用滴。

望子成龙后自己也有荣耀,难怪直到如今还是如此。

http://pan.xici.com/group2/M02/F2/DE/rBABoVwl2puEOftcAAAAAALkIkQ852.jpg/1010 


不过,这样的牌坊可是比如今的一张奖状纸来得贵重了很多持久了很多。

http://pan.xici.com/group2/M02/F2/DE/rBABoVwl2pyEVyYcAAAAAHhZ7oE105.jpg/1010 


不过,在洪坑村里,还有更为精致的牌坊,那就是坐落在洪氏祠堂前面的世科坊(明)。

几百年后,砖砌的洪氏祠堂没有了,可是三间四柱三楼的世科坊依然耸立。

http://pan.xici.com/group2/M02/70/49/rBABpFwl0yuEfSCOAAAAABE3egc718.jpg/1010 


这座牌坊,横枋上面满是精致镂空的雕刻。有狮子戏彩球,有麒麟与飞鹤。

除了飞禽走兽和祥云外,横板上还上面镌刻着21位进士的大名。

看看眼前这座并不大的村落,居然能走出如此多的进士。

在阶层基本固化的当下,这样的励志故事很像是属于神话,也实在是匪夷所思。

http://pan.xici.com/group2/M02/70/49/rBABpFwl0yuEfZOmAAAAAHxfjl8799.jpg/1010


在洪坑,还有一座省保级别的洪氏家庙。

那门头上的飞檐塌掉了一角,整个家庙正处于维修之中,搭起了一排排的脚手架,很多木构件要被更换。

http://pan.xici.com/group2/M02/70/49/rBABpFwl0yyEBUGOAAAAANv23ts016.jpg/1010 


在街道旁,还有门楣上雕刻精致的砖雕。

这座门楼上的砖雕,可是在很厚的大砖块上完成的镂空雕,难度颇大。

http://pan.xici.com/group2/M02/70/49/rBABpFwl0y2EYKI8AAAAAPKaGCw196.jpg/1010 


旧时的那些“进士”们早已消亡,旧日的那些大户也已经被改造。

如今的洪坑人,一如广大的歙县民众,只管操持些家常事。

比如,冬季里的杀猪。

其实,这也是古老的习惯。

当然了,也会管教孩子们的学习,能获得奖状就可以贴在墙上,能考上本一的大学也可以在邻里亲友之间荣耀一回

http://pan.xici.com/group2/M02/F2/DE/rBABoVwl2p6EevI1AAAAAKdCdJc944.jpg/1010 

在结束了洪坑的探访后,原计划还要去南溪南看另外两座牌坊,可是觉得已经收获颇丰心满意足,于是将车子龙头一转,骑回歙县。

这一天骑了42公里,也将看过古徽州牌坊的记录达到了85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