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走泉州(5)砖墙、石墙和土墙

(2018-05-16 08:58:18)
标签:

旅行

自驾

土坑村

樟脚村

水美土堡

分类: 18闽黔滇藏川陕甘、墨古秘纳南

春节走泉州(5)砖墙、石墙和土墙

到了初五,是我们游玩的最后一天。

将继续自驾前往古老破旧的村子,那里的老房子由红砖砌成、石块垒成、黄土夯成。

土坑古厝群

泉州市泉港区土坑村,尚存不少古厝

其中的刘氏古民居前,立着一排旗杆石,这是由于刘氏家族曾经走出过进士和提督。这些为官的经历,属于博大精深文化中大力提倡的耀宗光祖行为。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n-ETYsvAAAAAPEKK3Q833.jpg/1010

不过,大门前一字排开的14对旗杆石,似乎有些夸张,属于太过于耀武扬威了。

何况,这些旗杆石的成色也太新,很可能是为了开发旅游而新制作的。

http://pan.xici.com/group4/M03/2A/AE/rBABplr7foCESzFsAAAAAHaAhtE736.jpg/1010


土坑村,历史上还处于交通要道上,村子里有曾经财源滚滚达三江的一条商业街。看着店铺门上的“南京”二字,很有些亲切和自豪的赶脚。

http://pan.xici.com/group4/M03/2A/AE/rBABplr7foGERtTcAAAAAByn1eo482.jpg/1010


村中正在施工建设,要将这座“历史文化名村”进一步打造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村。

修复了一些古厝,复建了几座“古迹”,立起了导游的指路牌,深巷里也开始了每日的清扫。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oCED6NOAAAAADNzaWY062.jpg/1010


老宅子前还有仅存的“门当”,长期的充当座位后,上表面已经打磨的极其光滑。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oGEG_ZnAAAAALdCxj0569.jpg/1010


房檐下还有破损的堆塑,昔日的精巧手艺尚能一见端倪。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oGEN68QAAAAALp-Ds4748.jpg/1010


祠堂里张灯结彩,大厅正中一个硕大的“寿”字,满是一片红艳艳的喜庆。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x-EHs8JAAAAAIWvc7A720.jpg/1010


偏院里倒是雅静,一盆植物带来了鲜活的绿色

http://pan.xici.com/group4/M03/2A/AE/rBABplr7fx2EUb42AAAAALq9Xko003.jpg/1010


土坑村还有许多石头墙壁的房屋,属于当年没钱买红砖,但是有力气上山采石的人家。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x6EXESYAAAAABFnDx8856.jpg/1010


这户人家的墙面坍塌了一段,这才看出,原来墙体是分外两层。内层是较小的块石,而外层就像面砖一样,选用大片的石块。

http://pan.xici.com/group4/M03/2A/AE/rBABplr7fx6EPKTeAAAAALGsJLs345.jpg/1010


村中有个三眼井,也就是一口直径较大的井圈上安放了有三个小孔的井盖。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4/rBABp1r7fx-EdhIXAAAAAA6kTcQ282.jpg/1010


传来一阵器乐演奏的声音,原来是进乡村的春节演出。

http://pan.xici.com/group4/M01/2A/AE/rBABplr7f3aEdxB2AAAAAHakWGo364.jpg/1010

在喜庆的气氛里,民乐演奏出闽南的音调。还有演唱,可惜一句也听不懂。

http://pan.xici.com/group4/M01/2A/84/rBABp1r7f3WEX89VAAAAAJoXn0I726.jpg/1010

樟脚村

这一带有个樟脚村,可算是这次春节行中最著名的村落。

在很多的“不可错过的古村落”中,在不少“那些不为人知的隐世古村”里,樟脚村都成为了专门要推荐的特色古村。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在地图上标注了这个村落,可是一直无缘前来。

如今的樟脚村,游客不少。靠近公路的住家,都将自家的院子作为收费的停车场,站在大门外招揽自驾车进入停放。

停下车子,走进位于山坡上的古村,那些由于各种颜色石块而出名的房屋,扑面而来。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f-qEOofiAAAAAImdCkE321.jpg/1010


古村中最老的房屋上有“清嘉庆四年”的字样,也就是200年前。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7/rBABqVr7f-iELgkNAAAAADlfQXY368.jpg/1010


在那个时光里,靠着石头山的人们便用石头来建房,石墙石门和石窗。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f-iENIokAAAAABMzlvg029.jpg/1010


这些切割得并不整齐的石块,却有天然的颜色。无意之间,樟脚村的祖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旅游的收入。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f-iEHBw_AAAAANWBx0U367.jpg/1010


古村建在山坡的脚上,进村就要走上层层的石阶,走进弯弯曲曲的巷道。

http://pan.xici.com/group4/M03/2A/84/rBABp1r7f-qEWwMzAAAAAOtaY-g048.jpg/1010

村中的山坡上,有一株700年的大樟树。建在山坡脚上的村落,就被称为了“樟脚村”。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gGiEKeGjAAAAAPwOf5U790.jpg/1010

散落在坡地上的房屋,并不规整的排列,就像墙上错乱排列的石块,造成了迷宫般的街巷。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7/rBABqVr7gGmEJS3CAAAAAEXg8Ps828.jpg/1010


樟脚村虽然以石头老屋而出名,但是石头房子并不能提供舒适的居家生活。绝大部分老屋已经人去屋空。

祠堂里的先人牌位,颜色灰暗;墙上的成排照片里,还有些彩色鲜艳。

樟脚村过去了的年月,就在牌位和照片里怀念。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7/rBABqVr7gGiEfOtbAAAAAETXlS4614.jpg/1010


每逢春节必须要张贴的红色“春”字,去表述对于新一年的祝福,去表达先辈的敬意。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gGiEAsRKAAAAAAG0ZiM737.jpg/1010


“明月入怀”四个字,给冰冷坚硬的石头带来了些许柔情。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2/rBABqFr7gGmEeplyAAAAAO5jndk015.jpg/1010

水美土堡

离开樟脚村后,便开上往北的高速路。

在返回的途中,顺路去沙县,看看就在县城以西几公里的水美土堡。

13年的元旦,也曾经来到沙县,可却错过了水美土堡。

水美村的土堡有三座,分别是坐西朝东的双元堡、坐南朝北的双兴堡、坐北朝南的双吉堡。这三座土堡分别由张洵弟三兄弟在清同治年间所建,每个兄弟成家后各占一个土堡,成鼎足之势,可以互相照应。

我们去了三个堡中最大的双元堡,坐西朝东的土堡三面平直,唯有朝西的一面成为一个弧形,而朝东的正面,在两个转角处建有两座炮楼。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D/B8/rBABqVr7gPqEcOCXAAAAAOUzU2c789.jpg/1010


土堡的基础,为一人高的石块墙体,而上面部分则是夯土筑成。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D/B8/rBABqVr7gPmEcupkAAAAAONn2HY357.jpg/1010


整座土堡的厚实墙体,高达十几米,均匀的分布着枪眼。

朝东的正门上方,镶嵌着刻有奠厥攸居”的横匾。这四个字语出《尚书盘庚》原文是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爱有众奠厥攸居的意思就是,在这里安定下来,作为他们的居所。

好有文化哦,好容易读错哦。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D/B2/rBABqFr7gPmEVp8uAAAAAAq9SpE756.jpg/1010


双元堡的土墙一周,建起了可以绕行的通道,上方还有顶盖,可以避风雨和保护防御者。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D/B2/rBABqFr7gPqEIC-AAAAAAEBlZnk017.jpg/1010

双元堡有三个门,其中的一个小门上是“巩固”二字。

透过外窄内宽的枪眼朝外看去,视野中一览无遗,可以将土堡“巩固”无忧。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5/rBABp1r7gW6EHaAdAAAAANy6RgA076.jpg/1010


双元堡占地达6000平米,堡子内满是鳞次栉比的屋顶,只有在正门内留下一片空场子。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AE/rBABplr7gW2EQhLDAAAAALMXjYA372.jpg/1010


这些房屋的高度,形成了一个碗底状,中间的一片为平房,也是祠堂和公共活动场所。而靠近寨墙的房屋则修建得与墙一样高,还有通往寨墙的通道,便于尽快的到达。

连片的房屋间建有风火墙,其形状颇有些奇特,既不是闽南的圆弧,也不是江西的方正,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85/rBABp1r7gWyEKri6AAAAAFf9Q4E088.jpg/1010


堡内住户最多时达到50户,共300多人。如今的堡子里,只剩下不多的住户,显得有些凄落。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AE/rBABplr7gWyEIcFhAAAAAIZUMIk612.jpg/1010


水美村的另外两座土堡的规模较小,远远的望去,那双兴堡的朝北围墙已经坍塌,将内里的房屋显露。

http://pan.xici.com/group4/M00/2A/AE/rBABplr7gW6EFwMpAAAAAD23xlc880.jpg/1010


这样的土堡,并不同于永定、南靖一带的世界遗产土楼,有其明显的特色。

这样的土堡,在三明一带蛮多,我们也曾探访过若干,其中一些还是国保。

在下午16:00,我们结束了土堡的游览,开始返回南京的行程。


返回南京

预计到初六这天的高速路上会有很多的车辆,于是我们在初五晚间就到达了江西的南城县,用以缩短初六返程的距离。

初六早晨,开上返回南京的高速路。

为了避开拥堵,我们没有走什么高德百度给出的线路,而是多绕行50公里,走另一条肯定车辆少的高速线路。

虽然天气不好,虽然途中出现前方的路堵,可是我们成功避开,一路无堵,畅行回宁。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D/B8/rBABqVr7gd6EWLDZAAAAAAQta00662.jpg/1010

又一次延续了我们在节日高速路免费时段里从来没有遇见路堵的自驾游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