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1.
这将是一部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片子。
似乎我们展现的都是生活的表象,但重要的是,这些表象应该指向背后,二十一世纪生活的背后是平和,悲怆,是索取的无力和努力付出的终有所得。
一个对生活充满无奈的小警察因为某个时候的挺身而出,把一切本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了。
这不是对生活的讽刺,而是生活的基本规律。
生活的根本就是不要只顾索取,一旦付出,自会拥有。
个人和体制的关系在于互动。很多人并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社会是个大仓库,是个阿里巴巴的宝库,没有理由不去攫取。
他们以为只要会念几句咒语,就有理由打开宝库去拿。
就好像路上的遗留物,不拿白不拿。
他们唯一的错误,是为什么拿?
似乎永远有理由,但永远难以合乎道德或社会规则的标准高度。
社会是大家的,大家的允许,是你可以拿的唯一理由。
每一个人在获得的时候都应该四顾,应该扪心自问。
你有理由得到吗?
2.
我们要表现的是社会的大多数。
有人喜欢表现离奇,表现另类人或事,表现边缘,表现个人和体制的对抗,表现绝望。表现方式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们只想表现众生常态。
社会大多数人的基本常态就是处于一种似乎波澜不惊的生活状态,矛盾和苦恼伴随左右,也伴随生命始终。
这是一个常理,就像古语所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他们永远过着为温饱或者改善现状以期达到更温饱的生活美景而努力着。他们不想杀人越货,没有祖荫可期借庇,没有三头六臂可以攫取,没有美色可以出卖,没有资本可以权钱交易。
他们只有辗转寸金,缁珠必较,信奉春种秋收,因果报应。
几百块钱欣喜,几千块钱大喜。
这里没有离奇事件,没有另类和边缘,他们就是社会的基础,以自己的身躯构筑起社会的大厦。
他们是金字塔的最底端,是食物链的最下游。但他们无论以物喜,以己悲,都不超越方丈之外,以自己的微薄获得最大的欣喜。
国家大事,对他们来说永远只是新闻,是遥远的庙堂国事,遥不可及。有理由知晓,没理由参与。他们能参与的只是老婆,儿女,和有关劳动报酬的一些事情。
平和地幽默,适当的快乐,是他们的状态。
这样的一群人中,怎能出现一跃而至云中的精英?怎样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瞩目?
似乎永远不可能。
苟富贵,毋相忘。秦朝农民陈胜的慨叹可以借着起义的行为建功立业,但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显然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奇迹。
就是说,实际上老鱼一直过得都是一种不甚如意但也不算潦倒的生活,平和,规矩,不显山不露水,如果不是恰好有人埋了炸弹,他恰好去排爆,那他的人生就是目前千百万个中国人的平常日子的渐渐老去过程。
但上帝偏偏让那些因素合适地在同一时间出现,老鱼没想舍命一博,但结果是危及生命,最后终得改变生活。一切烦恼迎刃而解,这把刃,就是那十一枚炸弹。
两个落魄者的仓惶之举,成就了一个无所大作为的老警察的生活之梦,再说一遍,这不是讽刺,而是规律使然。
你给予多少,你得到多少。
没有什么不是合理的。谬理必有其合理处。
这就是平衡,就是生活的最本质。
或者说,这就是更多的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在没有突然的变故之前,每个人都是这样碌碌无为的活着,直至生老病死,既无多少新奇之处,更缺乏奇崛和大的波折。
一切似乎波澜不惊,但隐隐的暗流在涌动。
但不必试图去故意强调或制造波澜大涌前的铺垫,但也不能没有,因为那是现实。
我们只是叙说现实。
地域,气候,历史,现实,未来中的人,中国人。
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3.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这其实就是老鱼的想法。
在没有成为英雄之前,老鱼只是一个人。
当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已经当成了英雄的时候,那他就死定了。
英雄是别人的说法,对于自己,就是一个和以前相比只是多了很多烦扰而已。
4.
关于本片品质。
朴拙地谐谑。
极尽朴拙近乎至美。
去掉华丽,去掉优雅,去掉装蒜,去掉崇高,去掉伪饰,去掉恶狠狠,去掉假惺惺,去掉绝望,去掉希望,去掉大而化之,去掉所谓的电影化的提升。
就像白水炖排骨,熟了,蘸着咸盐和醋吃。
我们的元素,就是生活本身,演员来自生活,声音来自生活,场景来自生活。我们的智慧,体现在态度,体现在如何去炖,而不是极尽修饰。
平静的面对。坦然的面对。
技术问题不是问题,态度决定一切。
一切手段不谬于生活,不跟生活叫劲。
生活需要漂亮,我们给予漂亮;生活需要简陋,我们给予简陋;生活需要落魄,我们给予落魄。
但这些和自然主义无关。
自然主义,是不加选择,我们的关键在于选择。我们的功能体现在对排骨的选择,甚至对锅和白水都有要求。
如果看了这篇阐述生出自然主义的想法,那么我和你共处于愚蠢的范围。
说的愚蠢,听的也愚蠢。
还有什么不懂的,再探讨。
5.
关于一些技法。
镜头。
杜绝正反打。尽量长镜头。纪录感。气息。
全景,大中景,和特写。
声音。
每个镜头都有声音在作祟。声音成为飘浮在生活之上的生动气味。但不排除瞬间的死寂。
声音反差。细微的,强爆的。最高点,最低点。落差纷纭。跌宕起伏。粗暴短促。悠扬微妙。
没有主观音乐。除了结尾。
场景。
老城的底层,但不时划过的现代感。
场景已经决定,不再细说。
别忘了,街上每个镜头的呼呼气体。城市的呼吸。
这是一座沉郁的城市。历史和现实的犬牙交错。
北方,冬天,曾经是日军占领过的地方,遗留炸弹。
造型。
朴拙的割裂。颜色杂陈,但唯一的高色点,抢目。每个画面里都有一个颜色的亮点,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颜色的局部排他和整体沉郁。
其余的事情,参照以上要求。是为纲。
纲举目张。
允许发挥,但不允许不靠谱的发挥。
允许不同意,但不允许不执行。
6.
过年的时候,我们还在劳动。这是幸福的。
有事情做显然就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必矫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