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21日,尽管彩林还差点儿色彩,但还是趁着空闲,去马尔康、金川、黑水、理县转了一圈,往返1100公里。
D1成都—马尔康,335公里。住卓克基。
D2马尔康—金川观音寺—马尔康直波碉楼—昌列寺—马尔康,190公里。住马尔康市区。
D3马尔康—黑水县奶子沟,145公里。观赏奶子沟彩林,住黑水七彩甲足。
D4黑水奶子沟—达古冰川—理县米亚罗,165公里。住米亚罗镇。
D5理县米亚罗—薛城—成都,265公里。
成都至马尔康方向,走成灌都汶汶马高速(G4217),因汶马高速尚未全线贯通,故桃坪至薛城、古尔沟至米亚罗尽头寨两段仍须走G317。
下图,成灌高速。
下图,都汶高速。
下图,过了汶川,在理县的桃坪出高速。
下图,从桃坪出高速后,走一段G318后,在薛城进高速至古尔沟。
下图,古尔沟至尽头寨仍须走G317。左侧是在建的汶马高速(G4217)。
下图,在米亚罗的尽头寨进高速,直通马尔康。
下图,过鹧鸪山隧道。
下图,过了卓克基隧道就是马尔康了。
马尔康,阿坝州的首府,是以原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马尔康市中心城区的海拔高度约2600米。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
。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城区约8公里处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该官寨在1936年毁于大火,1938—1939年由卓克基第16代土司索观赢重建,是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物,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官寨是经修旧如旧工程恢复的。这里也是电视剧《长征》和《尘埃落定》的拍摄地。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小金达维会师后,红军翻越梦笔山进入马尔康,占领卓克基土司官寨,毛朱周等曾在官寨住了一周,并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红军长征中三进三出马尔康,在阿坝辗转驻留16个月。
下图,来到了卓克基土司官寨。
下图,沿着石板路走进官寨。
下二图,官寨的外墙面。
下图,进了官寨大门,回头拍一张。
下多图,官寨内景。
下二图,官寨的供佛大殿。
下图,官寨上下楼都是这种木楼梯。
下图,土司议政厅(图右侧),当年毛周等就在该议政厅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下图,官寨的室内。
下图,土司餐厅。
下图,站在官寨外面的红军桥上拍的梭磨河。左侧建筑是红军纪念馆,右侧山坡上是土司官寨。
下图,红军长征纪念馆斜对面山腰上的长征壁画。
下二图,马尔康红军纪念馆,讲述红军长征中三进三出马尔康,在阿坝辗转驻留16个月的历史。

西索民居,与土司官寨相邻,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鲛次栉比、错落有致。西索民居在土司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居住者多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人,现居于此的村民多为这些原住民的后代。
下多图,西索民居。







金川观音寺,位于金川县观音桥镇海拔3685米的纳勒山半山腰,距马尔康城区约70公里,距金川县城90公里,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1961年失火被毁,1980年重建。因寺内正殿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寺院,藏传佛教圣地之一,有藏区第二布达拉宫之称。
下多图,观音寺。

















下图,观音寺对面山上的藏文六字箴言,在耀阳下格外醒目。右侧下方是观音桥镇。
下图,观音桥镇的观音桥。
下二图,观音桥镇。

松岗直波雕楼,位于马尔康松岗乡直波村,依山势南北分布有2座碉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碉在村内,北碉在村北山坡上,调楼为内呈园形、外呈八角形的锥体形,高大雄伟,棱角分明,技术精湛,历经数次大地震而依然巍耸于此。直波碉楼在古时有很高的军事价值,易守难攻。当年乾隆皇帝攻打大小金川时,曾因无法攻破这种碉楼而龙颜大怒,后来征集四土地区的人到北京修筑碉楼,以供八旗兵演练攻防,最后在四土土司帮助下,讨平了大小金川。
下二图,直波村民居和南北碉楼。图中近处为南雕楼,远处为北雕楼。
下二图,拾级而上进入直波村。近处是南雕楼,远处是北雕楼。
下图,仰视这座被誉为中国版“比萨斜塔”的南雕楼。
下图,这座中国最高的八角碉楼,通高达43米,共有13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二图,因北碉楼位于山坡上,故未走到碉楼下面去近距离参观。
下多图,直波村的民居。

下图,民居与南碉楼。
下图,民居与北碉楼。
下图,直波村对面山上的两座碉楼。
松岗胡底纪念碑,胡底(1905—1935),原名胡百昌,安徽人,1929年与李克农、钱壮飞一起调入中央特科组成三人情报小组。1935年长征途中被张国焘杀于马尔康松岗乡直波村。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胡底为革命烈士,1981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下图,位于直波村的胡底纪念碑雕塑和纪念广场,雕塑总高16米,2018年建成。
昌列寺,位于马尔康英波洛村海拔3400米的昌列山上,距马尔康城区约20公里。该寺始建于1240年代,是宁玛派的著名寺院之一,毁于十年浩劫,1980年代在老寺院的基址上重建。
下图,离开直波碉楼返回马尔康,顺道上山去看看昌列寺,还有3公里到达目的地。
下二图,来到昌列寺。寺院正在大兴土木,整个寺院犹如一个大基建工地,大车一过漫天尘土,上山途中与20辆大货车队会车。山上天气也不好了,匆匆拍了几张逆光片子就下山了。
下多图,山上随拍。




下三图,马尔康城区街景随拍。

下多图,从马尔康去黑水,经过梭磨河峡谷,梭磨河两岸石壁峻峭,河水浩荡奔流不息。



康玛尔寺,位于红原县海拔3400米的壤口乡,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寺院,有600多年的历史。康玛尔寺的全称为康玛尔智空具乐寺,康玛尔系藏语音译,意译为红房子。该寺因修炼时轮金刚,故将寺院命名为智空具乐寺,该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环抱,景色秀丽。
下图,从这个门进去,就是大经堂了。
下二图,大经堂。
下图,门帘上方是康玛尔寺的全称:“康玛尔智空具乐寺”。
下图,殿内不得拍照,将就整了一张。
下多图, 康玛尔寺。




黑水奶子沟,八十里彩林位于黑水县至马尔康的要道S302旁边,毗邻红原大草原,一直延伸到雅克夏雪山河谷,绵延不断的彩林世界被称作“八十里画廊”。针叶林、阔叶林、次生林、灌木丛层层覆盖了山坡,在深秋的阳光照耀下,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下多图,奶子沟彩林。














羊茸哈德,距黑水县城18公里,在奶子沟八十里彩林景点落叶松林观赏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植被丰茂、日照充足、生态环境优美,是嘉绒藏族风情的乡村旅游度假地之一。
下四图,羊茸哈德。此处的游人太多,拍了几张照片就开路了。



七彩甲足,是八十里彩林风景区内的另一个颇有特色的嘉绒藏族风情寨子。甲足村里色彩缤纷的传统藏式民居,让到来的游客眼前一亮,加以赞叹。
下多图,七彩甲足。







下图,藏家乐老板儿帮客人免费洗车。
达古冰川,黑水达古雪山顶海拔5000米,终年积雪,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从迎宾湖附近乘坐观光索道,即可到达高海拔4860米的1号冰川。
下图,景区里的金猴海。
下图,泽拉措。
下图,红运坡。
下图,达古湖。
下三图,乘坐缆车上山,云消雾散,运气不错!

下多图,海拔4860米的1号冰川平台。阳光太强,墨镜不可缺少。






下图,离开时补拍一张“达古冰川”这几个字。
原打算看了达古冰川后,从黑水经茂县返回成都,但很多人都说茂县那边车多修路单边放行太堵了,宁肯绕路走理县,因而改走黑水、红原嚷口、理县米亚罗、汶川返程,再走一次奶子沟“八十里画廊”、雅克夏雪山隧道和嚷口。
下图,红原嚷口的路超好,车又少。
雅克夏雪山隧道项目全长2302米,海拔3920米,是目前中国最高海拔隧道。该隧道的建设耗时3年于2012年10月正式通车,避开了原S302翻越雅克夏雪山垭口弯急坡陡的12公里路段,保证了马尔康和红原方向黑水县全年交通的畅通。
下图,山坡上醒目的大字“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
下图,雅克夏森林公园标志,海拔3480米。
下三图,去理县米亚罗。


米亚罗,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的河谷地带,曾被誉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红叶风景区,但这些年的红叶已经很少,如果要看红叶,大概只能深入公路两边的沟内徒步观赏了。
凉台沟,位于理县毕棚沟旁的一个未开放的山沟,从毕棚沟景区旁边的乡道可直接到达沟口,再沿乡道进沟后一路上山,随着海拔的升高,就能看到路边的红石了。车过红军沟后不久,遇到施工队伍修路,只好原路返回,沿途下车拍些片子。据说乡道的尽头是迷人的红石、彩林及雪山。






下二图,凉台沟(网络图)。没能走到凉台沟的尽头,有些遗憾。

薛城古镇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边陲重镇,小镇四周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古镇有仿古明清式木楼,溪水潺潺流过的青石板古街,还有保存完整的筹边楼和宁江门等。
下图,薛城的宁江门。
下图,城门上方还保留着红四军当年凿刻的标语“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奋斗到底”。
下图,与筹边楼融为一体的民俗博物馆。
筹边楼,是相当于现在四川省一把手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今河北人,公元787—850年),鉴于唐朝与吐蕃战事时有发生,而在川西薛城设置的防务工事,距今已有1180多年。筹边楼的主体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式,高十余米,石梯盘旋,朱栏环立。筹边楼曾为长征途中红四军的临时指挥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筹边楼部分受损,后对其进行了维修。
下多图,著名的筹边楼。


下图,筹边楼远眺。
下图,筹边楼曾经还是红四军的临时指挥部。

时间差不多了,此处距离成都大约180公里,须先走G317至汶川,再在汶川进都汶成灌高速,该离开此地返程了。
谢谢浏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