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金的边际用值
(2019-10-14 14:08:54)
标签:
经济 |
《经济解释》里张教授示范“单质的需求验证”,说同样是二毫影印一张,加薪十万或研究金十万,研究金那项影印比较多。对于教授的解释“只限于某些研究项目的研究金,一毫之所值肯定低于加薪的一毫”,应老师转述香港中文大学郭老师的理解,说“研究金限制了用途,在边际上不能用于边际用值最大的选择。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定用研究金打印和自己出钱打印价格一样,这时你有1000块钱的研究金可以用于打印。当你打印到500块钱的时候一块钱的边际用值刚好等于一块钱,再打印多余500块钱的部分,每打印一块钱的边际用值就低于一块钱了。”郭从边际用值的角度理解研究金的使用,很有启发,但其具体数值的算计有误。
货币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在币值稳定时其平均用值是一条平线,边际用值亦然。如果出现了通胀,货币贬值,货币的平均用值下降,边际用值也下降,如果商品名义价格不变,就相当于商品实际上降价,根据需求定律,人们会倾向于多消费。如果出现通缩,货币的平均用值上升,边际用值也上升,或者先升而后降,但不能下穿平均用值。
在张教授的例子里,教授多影印,如果使用的是自己的加薪,那就应该是出现了通胀,货币的平均和边际用值皆下降,如果使用的是学校的研究金,和使用加薪相比用值的趋势倒转,就和通缩的情形相同,平均用值上升,边际用值也上升,或者先升后降但仍高于均值。
郭老师的意思是研究金的边际用值先升而后降,最高点等于加薪的1元。边际用值最高点为1元,平均用值永远低于1元,我认为研究金使用完毕时其平均用值刚好与使用加薪相等,也就是等于1元,郭的均值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研究金与通缩类比时平均用值一直上升,影印意图一直较高,同时边际用值也应该一直上升,从低于1元到高于1元,研究金使用完毕时平均用值等于1元,此时限制了用途的研究金与不限制用途的加薪没有差别。
郭老师用边际用值解释研究金的单位所值低于加薪,是很好的思路,但其边际曲线画得不对。严格来说,教授所言“只限于某些研究项目的研究金,一毫之所值肯定低于加薪的一毫”也稍有瑕疵,从研究金平均用值小于或等于1元的角度看,对,从边际用值可能高于1元的角度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