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种类

标签:
内八字空间种类成川排山健康 |
分类: 放松身心蓄养生命 |
站式
站式姿式繁杂,尤其武术气功多讲究站式。站式虽多,究其要,不外乎由下肢脚、腿,上肢掌、臂演变而来。只要掌握了这些要领,即可变化由心了。
一、站庄时下肢有三种基本形式
(一)两脚平行站立。1.两足平行站立在人体横断面的一字线上,称为“马庄”,两脚距离与肩等宽,为小马步庄。(图)两足距离横开增加一倍称为大马步庄(图)。2.两足平行站立,一足在前,一足在后,两足间距离约足长的二倍,称为“川水庄”(也叫“长三庄”,因其像牌中的长三形状而得名)。左手前伸与肩平,掌心向前,右手置于右胯前。(图)
(二)两足在一横线上,足尖外撇,两足形成外一字,两手多成合十手,称外一字庄。(图)它是松前胯的有效庄法。
(三)两足在一横线上,足尖内扣,两足形成内一字,两手多呈内向合十手,称童子拜佛庄。(图)这是抻筋拔骨最全面、最有效的庄法。
上述庄式是下肢的基本式,由此又演化不同庄式:
外八字式。两足在一横线上,足尖外撇,呈外“八”字形,是平行脚式与外一字脚式结合的变式,做法是由小马步庄两足尖外撇而成。(图)
内八字式。两足在一横线上,足尖内扣,呈内“八”字形,是两脚平行式与内一字脚式结合的变式。(图)做法是由小马步庄两足尖内扣而成。
http://s15/mw690/001CQVmmzy6HTwtv9bofe&690
丁八步。由外一字与川水庄结合变化而成,很像外八字,只是两足是一前一后,两足间距离在一足之长以内。若前足直向前、后足外撇则是形意拳三体式的步法,重心放在两足称双重,前脚虚后脚实为单重。左手前伸与肩平掌心向前,右手置于右侧小腹前。(图)。若前足亦外撇,脚尖点地面而上肢改为内圈手,则是含机式的步法。(图)
武术中还有凌空式的站法,似小马庄式,两足跟提起,只以足尖着地,这是难度最大的站庄。(图)
站庄是动功(包括武术气功)的基本功,它不仅是强身壮体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打通关窍的有效方法。身形要按各部身形正确姿势来调整。站庄有高站与矮站两种,高站是开始练功的姿势,一般是臀部下坐、膝曲(可参看垂尾闾四步功法之前二步方法);矮庄是大腿保持水平态,膝不要过足尖,上身要直立,不可前倾,能完成这一动作,需长时间下苦功锻炼方可。
二、站庄时上肢有三种基本形式
(一)环抱式。两臂圈成一环状,但不相接,掌心向着心的方向,利于气机内收,气整而不易散,可练臂之弹性力。其中又分:
1.养生式。两腿成小马步庄高庄式,两手置于下丹田,形成向上抱的环。(图)
http://s2/mw690/001CQVmmzy6HTwNPueZd1&690
2.抱月式。两腿站成小马步庄,两臂略低于肩,在胸前形成向内抱的环,形如抱着一轮圆月。(图)
3.贯气式:足呈小马步庄式,或两足并拢直立,两臂在头顶上方环抱,掌心对向头顶,似向头顶贯气。(图)
(二)外开式。两臂内圈如环,但不相接,掌心向外,此式引气充固,练臂之“二争力”。此中又分:
1.拄地式。腿呈马庄,两臂于小腹前圈如环,掌心向地下按,两手中指似接非接。(图)。
2.排云式。腿呈马庄,两臂在胸前圈如环,与肩等高,掌心向外,两中指距离寸许,两目注视两手中间的空间。(图)
3.举鼎式:腿呈马步庄,两臂在头顶上方圈如环状,掌心向上,两手中指似接非接。(图)
http://s5/mw690/001CQVmmzy6HTx9t9OY44&690
(三)直撑式。两臂伸直撑力。此中又分:
1.推山式:腿呈马庄,两臂与肩等宽等高向前直撑,坐腕、立掌,掌心向外腆,指尖指背向内收。(图)
2.立地式。两足并拢,两腿直立,两臂下垂伸直,掌翘起与臂成90度角,掌下按,指尖向前。(图3-40)若指尖向两则两掌左右成一字,叫立地一字式。(图)
http://s8/mw690/001CQVmmzy6HTxlyflRe7&690
3.排山式:两腿呈马庄或腿直立,两臂左右平举成一字,坐腕、立掌,指尖向上,掌心外腆,指尖指背往回拉。(图)若五指分开称五丁开山式。(图)若掌心向下,手指卷如钩,手腕上提,称二郎担山式。(图)
4.托天式。腿呈马步或直立,两臂上举伸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后,如托物。(图)若改指尖向内,两中指似接非接,则称开天式。(图)
5.伏虎式。腿成川水庄,两臂向前下45度直伸,翘掌掌心下按,指尖向内相对。(图)
6.拄地撑天式。两脚平行站立,腿伸直,与肩等宽,一臂下撑、翘掌,指尖向内于大腿根前,掌心下按。一臂上举直伸,掌心向上撑,指尖向内。(图)
http://s3/mw690/001CQVmmzy6HTxuZfOi82&690
7.独立撑天式。与上式同,唯一不同的是一腿抬起,大腿抬平,小腿下垂,脚尖朝下。(图)
站桩姿势各有不同,功效随姿势变化亦有各自效果。下面将会主要介绍通用站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