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
分类: 杂七杂八 |
后
记
开始我是一块大石头。招进“三千金”,导师蒋原伦先生就肩负起“三千斤”,他挥臂开山,弯腰下锤,日复一日地全力打磨、悉心雕琢,要把顽石变成美玉。上千个日夜慢慢过去,导师的脾气越来越小,我们的灵窍越开越多,虽然还未成为补天的栋梁,却总算有了几分通透的神采。
接着我是一部留声机。课堂上离不开勤奋的脑袋,学习中少不了敏锐的耳朵。童庆炳老师的字字珠玑,程正民老师的语重心长,李壮鹰老师的儒雅洒脱,王一川老师的推心置腹,李春青老师的意气风发,曹卫东老师的细致严谨,季广茂老师的至情至性,陶东风老师的文人气质,赵勇老师的循循善诱……从耳畔到心底,一字不落地刻录下来。
后来我是一盒水彩。女博士楼里姹紫嫣红的笑脸,要什么颜色才描绘得出来?最爱和王蔚抬杠斗嘴,最爱向小颖倾诉衷肠,最爱和佳佳、晓丽、贞子、春霞一起展望未来,最爱亲张瑞家的胖娃娃!没有同学们的鼓励和情谊,人生将失去多少色彩!
有时我是一根网线。把网上熟识的ID、网下陌生的脸,全都串起来。外企OL李子不辞劳苦打印初稿;建筑师小布满怀热情传递资料;咨询顾问Kingchinese找来调查数据;时尚编辑橘紫提供受众信息;香港车友MK不时为我打气……更有众多写字楼里上班的XDJMS,线上随时迎接我的骚扰和提问。
最后我是一个主妇。比起学生、朋友、网虫,这个身份最不称职。我那言辞犀利的批评家妈妈学会了对女儿兜着圈子提意见;我那长于管理的先生回到家却为夫人跑腿打杂;我那严谨的教师公婆从不放任自己,却告诉我“只要你快乐,什么都可以”。
想写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很难,想写一篇精彩的后记更难。漫长的学习打碎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叵测的前途为人生增添了几分凄惶。在辛苦写论文的日子里,唯一聊以自慰的,是幻想将来写后记的情景。多少次脑海中反复答谢,后记的版本比论文多了许多。从当年重回校园的小白领,到如今号称“灭绝师太”的女博士,我修炼得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虽然一变再变,却怎么也掩饰不了真性情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终于按捺不住,从胸腔里跳出来
——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