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关注高考的人都应该看这题目眼熟,今年的高考题倒是挺诗意的,想想去年“北京的符号”可是让我绞尽脑汁,虽然身为北京孩子可是依然对这犯憷,毕竟平日没有过多去了解过,所以去年对我来说俨然一扩写......对于今年的题,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的,可能因为我不是考生的缘故吧,如果当场写得话,除非是对古文造诣比较深的同学,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反应过来。这种东西,说好写还真就不难,无非就是把题目的内容深入升华,呵呵,可能说到这里一些应届考生就要拿东西拽我了,嘿嘿,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其实网上大部分人都对此题有意见,说北京考生今年栽了,呵呵,确实是哦,就像我刚才所说,我要是这届考生估计也得在考场上愣会儿,题意不明嘛。
古诗的意境,多半由自己想象的,所以大部分应该是跟着感觉走,在我看来,这首诗应该是表达一种淡定的生活,那种与世无争的感慨。感觉上用春雨应该是表达一种无人知晓的哀伤吧。古人的哀愁,大多与送别和怀才不遇有关,雨细得让人无从感觉,直到衣服由潮渐湿,方才知道,花儿落地,皆因春风春雨所致...不由得想象一个失意的人,慢慢走在那烂漫百花绽放地,任由被雨打散的花瓣轻轻飘落,心里有一丝惆怅而心无意装下其他东西。只有在极静的环境下才能听得到残花衰败吧,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有多凄凉寂寞。
我眼前看不到烟雨蒙蒙,看不到残叶落花,心中无限感叹忧伤却无处诉衷肠。刘长卿的感触,让我不禁想起了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同样是怀才不遇的感慨,放翁的诗中却多了几分豪迈。凌寒先发的梅花,那不阿谀奉承,不争宠邀媚,不随波逐流的傲骨,的确被许多诗人所青睐。陆游也是如此,不过他把梅花喻为自己,即使化为泥尘被践踏摧残,也依然清香如故...好一个“只有香如故”,梅花的傲骨,陆游的气节,全在这最后一句升华凝练,不管是官场失意,受人排挤,怀才不遇,还是备受摧残,凋敝零落,成泥作尘,我都不会改变一丝一毫....就是喜欢陆游这点,喜欢他铮铮傲骨,喜欢他不凡气质...
呵呵,有点跑题哦,不过只是本人闲来无事,拿高考题目来抒发一下个人情感,就当是回忆一下当年高考的滋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