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子饭

(2011-02-13 11:03:20)
标签:

儿子

贾庆祥

和子饭

育儿

分类: 儿子做饭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647912d77afffde3a044df38.jpg
流尖和子饭

和子饭,是山西居民的早餐食谱中最常见的。其基本组合为小米、薯类、蔬菜和各种面制食物饭菜合一,是所谓“调和饭”。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和子饭”的制作方法、辅料配备又各具特色。有以小米为主,加煮红薯、山药蛋、黄豆、糊面的;也有米面各半,加煮南瓜、白菜、拌面的;还有米少面多,加煮大量萝卜条的。层次低的叫“糊面和和饭”,中等的叫“和子饭”,高档的称“流尖菜稀粥”。其中,“和子饭”以加入的辅料不同而种类最多。

 

和子饭汆羊肉

  汆羊肉菜饭,实际是和子饭汆羊肉,是太谷县民间家常面饭,一般在秋冬季节食用最多,暖胃祛寒,肉嫩香,颇有乡土气息。这类和子饭,都以加入的辅料多为特色。调和和子饭都讲究"露咸",加入油煎葱花或韭菜、香椿芽,风味独特。如加入油煎野韭花,气味更加芳香。山区居民常以野韭花烹调和子饭,配以煎饼、锅盔等干饭,很有地方特色。外地人对山西的 “和子饭”时有微词,对米、面、菜一起混煮不以为然。可许多到外地工作的山西人,说起家乡的 “和子饭”,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乡情缕缕。 “和子饭”亦称混混饭,属稀饭类,是稀粥的新种。按熬稀粥的方法,把小米放在水中,再放入大小适中的山药(马铃薯)块一同去煮。将熟时,再把莜面均匀地撒向山药稀粥锅内,边撒边搅,勿使结成干面疙瘩,连接不断搅动,直到看不见干面的痕迹,再熬稍许,闻到莜面香味,既已制成。 < “和子饭”常被用来做早饭。特别是市郊的农家,早晨更爱吃“和子饭”,从清末到本世纪 50 年代,一直是塞北群众最爱吃的食物之一。

受欢迎原因

  “和子饭”为什么流行范围那么广,那么受当地群众欢迎呢?一者,因为起所需的原料只有小米、山药(马铃薯)、莜面、水,这些原料都是当地特产,价格便宜;二者,“和子饭”经群众长期食用,证明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身体健康。从今天的营养学角度分析,小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莜面中铁、铜的含量都相当丰富,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很符合当代医学的营养要求;三者,“和子饭”稠稀适度,不加调味品,吃起来清淡、香甜,无论吃荤、吃素的人,都会刺激胃口,增加食欲;四者,如果劳动者早晨吃了带咸味的食物,特别的农民,到了田地里劳动,就要干渴,远离家庭劳动,饮水不便,容易上火,而吃了“和子饭”,半天不觉得干渴;五者,“和子饭”因有莜面在内,十分顶饥。综此五大优点,“和子饭”才在莜面产区长盛不衰。为了增加“和子饭”的顶饥功效,人们常常爱将“和子饭”中的山药拌上炒面(莜面加温炒熟)吃用,称为“和子饭拌炒面”。六十年代,特别是 80 年代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用“和子饭”的人才日见减少。但普通农民及从小食用莜面的群众,仍然喜欢吃“和子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