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胸腺肽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转帖

(2010-09-05 21:59:38)
标签:

健康

分类: 肿瘤治疗
胸腺在人体免疫功能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日达仙(胸腺素α1,Tα1)是从胸腺素第5组分TF5)中纯化的28肽物质,也是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得最为清楚的组分。日达仙联合化疗有利于化疗后患者骨髓功能的恢复,但联合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少,对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预防效果的研究更少报道,本文就此做了初步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选择 本科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42例,人选条件:KPS评分在80分以上,病变为局限于肺部但无法切除的Ⅲ期NSCLC,无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近 期发生的心肌梗死)。本次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手术、化疗、免疫疗法或者类固醇类药物等其他治疗。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日达仙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 日达仙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4~70岁,中位年龄54岁;肺鳞癌15例,肺腺癌4例,肺大细胞癌2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 42~72岁,中位年龄57岁;肺鳞癌13例,肺腺癌6例,肺大细胞癌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 化疗在放疗前1周或同时给予,放疗后继续给予,多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应用4个周期。放疗采用10MV X线,常规分割,200cGy/次,每日 1次,每周5次。先采用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及纵隔,剂量达36Gv后改斜野避脊髓缩野加量照射,总剂量为55~70Gv。放疗开始时使 用日达仙,用法为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使用日达仙,其他治疗同日达仙组。
  随访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随访率均为95%。在放化疗疗程均结束时统计KPS评分,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凡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增加20分者为提 高,增加10分者为改善,无增加者为稳定,减少10分者为减退。放疗过程中每周评价肺损伤情况,并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记 录治疗副作用。分别在放疗剂量达40~50Gy、放疗结束及放疗后3、6个月复查胸片或CT片并对肺损伤分级进行评价。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为放疗后胸片 或CT片显示与照射区域一致的弥漫性片状密度增高影,并结合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按RTOG标准分为0~4级。0级:症状、体征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1 级:轻微咳嗽,用力时气短;2级:持续性咳嗽,需用麻醉性镇咳药,轻微用力时呼吸困难但静息时消失;3级:严重咳嗽,麻醉性镇咳药无效,静息时气短,l临 床或放射影像证实为急性肺炎,可能需要间断吸氧或应用皮质激素;4级:严重呼吸功能不全,需持续吸氧或辅助通气。诊断放射性肺炎时必须排除肺内感染及肺内 病变进展。治疗前、放疗结束时(治疗中)及放化疗均结束后采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法作显著性检验
  二、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日达仙组生活质量提高14例,稳定4例,降低3例,提高、稳定率为合计为85%;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8例,稳定4例,降低9例,提高、稳定率合计为57%。日达仙组提高、稳定率高于对照组(χ2=4.348,P<0.05)。
  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日达仙组发生放射性肺炎II级2例,发生于放疗结束后3周,发病率为9.5%(2/21);对照组II级3例,III级4 例,发病率为33.3%(7/21),其中1例发生于放疗中,6例发生于放疗结束后2周~3个月。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94,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日达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血细胞下降7例(33.3%),肝肾功能损害4例(19.1%), 胃肠道反应9例(42.8% );对照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下降9例(42 8%),肝肾功能损害5例(23.8%)胃肠道反应11例(5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α1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 日达仙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36.45%与17.32%。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5)。
  两组免疫细胞指标变化的比较 日达仙组治疗中、治疗后CD4与NK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三、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的缺陷。放化疗是治疗肺癌主要方法,化疗使肺癌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放疗时,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也有下降。但放化疗同时进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何改变,临床上使用胸腺肽等免疫增强药物能否达到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一般状况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
  Tα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增强剂,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不明确。设想Tα1作用途径为:一是刺激胸腺细胞的分化,促进T细胞及NK细胞的活 化;二是促进免疫细胞释放IL-2、IFN仅、IFN 等多种细胞因子及表达IL-2R等细胞因子受体;此外还可诱导肿瘤细胞在胞膜上合成MHC类分子,影响肿瘤细胞MHC类分子的下调,从而减弱肿瘤逃避机体 免疫清除。有人在鼠的肿瘤模型中发现Tα1能直接上调免疫功能,使瘤体缩小,在人体上亦是如此。
  
   临床研究中,Tα1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最新的研究证明免疫治疗不仅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而且同时使用,对患者的放化疗都有显著增敏作用,Tα1处于免疫机制中的重要位置,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