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奥赛国际金牌背后:
(2008-07-30 13:15:44)
标签:
奥赛金牌高考杂谈 |
分类: 尘世随笔 |
张驰
同学:他总是睡得比别人晚
张驰的这枚化学奥赛国际金牌实现了成都七中乃至成都市中学化学奥赛国际金牌零的突破!成绩的背后,是“1%的天分+99%的努力和汗水”。“张 驰初中时就得了成都市化学竞赛一等奖,进入七中后,在学校的多次考试和竞赛中,他的化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作为一棵极具潜力的好苗子,张驰进入了化学教 练张永红的视野,从高二起,开始了备战奥赛的征程:从四川省赛区第二名进入国家集训队,从国家集训队20人中脱颖而出,与其他3名集训队队员一起代表中国 队迎战世界顶尖高手并夺得金牌。
化学奥赛着重思维能力的训练,仅凭高中课程内容远远不够,必须在高中时提前进修大学课程。“备战奥赛,我必须让自己的化学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验水 平达到大四毕业水平,唯一的方法就是比别人多花时间投入学习!”张驰说。在同学肖俊的印象中,“每天晚上八、九点钟下晚自习后,张驰总是一个人跑到专用实 验室独自看资料、做实验,他比别人更静得下心来!”七中女生梁好是张驰的邻居,住在张驰楼下,她说:“在深夜,我已进入梦乡,恍惚中常常还能听见楼上的洗 漱动静,张驰总是睡得比别人晚。”
老师:他在余震中坚持实验
备战奥赛,张驰还必须大量练题、反复实验。由于学校的实验设备有限,张驰被学校安排到四川大学进行实验方面的训练。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 时,张驰正在川大做实验。“当时,化学仪器都摇得直晃!”接下来的日子,余震不断,为了不耽误比赛,张驰和他的教练、川大的老师们不顾危险,坚持实验,“ 有时我们的实验就在操场上进行,以躲避地震。”
妈妈:他爱学习也爱玩游戏
“张驰太爱学习,太辛苦了!这不,还在国外参加比赛,就打电话要我给他报个暑期英语班,他说北大对英语的要求挺高的!”张驰的妈妈爱怜地说:“ 生活中的张驰是个乖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他就会找我谈心。一般的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很少让我们操心。”张妈妈说,儿子非常喜欢玩有一定难度的电脑游 戏,“但是他学习的时候很专心很投入,玩游戏不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们也就从来不挡着他。”
准备充分 才能具备良好心态
董雅韵以世界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勇夺生物学国际金牌,这对连夺生物金牌的七中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董雅韵强调:“心态最重要!学习和比赛中,保 持好的心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董雅韵说,在这方面她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中考前失眠、焦虑,靠安眠药才能入睡,结果在中考场上一直处于昏昏 沉沉的状态。“虽然后来还是考进了七中,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为此一度非常自卑。直到一年后我才明白,并不是我不行,而是当初积累不够、准备不充分、 心里没底才会没自信。”雅韵说,备战奥赛时,教练有经验,学校的资料也与国际接轨,凭借强大的实力,只要有颗平常心,正常发挥就可以将努力的结果展示在世 界的面前。“她性格中性,爱钻研,学习态度好,很踏实,当然也非常努力。”董雅韵的教练、文宗老师说,董雅韵各科成绩都好,还一直担任班长,组织管理能力 很强。
善于总结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地震发生时,正是奥赛准备的关键时期,董雅韵正在湖南师范大学学习。“当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在成都,我放心不下他们,但我只能尽量让自己冷 静下来,全心全意投入到冲击奥赛的准备工作中去。”提前修完大学生物课程,董雅韵认为难度不大,“平时的学习效率有80%来源于课堂听讲,还要善于总结 ——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知识和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系统。”
“她的生活中没有周末、节假日,成功没有白来的!”董雅韵的母亲杨女士说:“一步步这样走过来,虽说没什么休息时间,但也不觉得辛苦。学习投入 了,有时还是一种乐趣。”娇小的董雅韵则认为,学习让她更加自信。繁忙的学习问隙,雅韵很喜欢看文学作品、听古典音乐,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疲惫。“我最喜 欢看《国家地理》,一直以来都很爱好记者这个职业,真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名驻外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