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利桑那太空少年北航教育 |
分类: 儿子教育 |
夫人说,一个电视剧中这样介绍三本大学,叫一流的校舍,二流的老师,三流的学生。我觉得这句话有些正确。
我与夫人毕业于重庆医学院,当年是非重点院校,现在是介于一本和二本之间,我对一本的华西医大,也就是川大有些了解。
前几天,一家人谈一起儿子参加未来杯的北航和太空少年的亚利桑那,分析比较了两个航天学校的接待情况。
高一参加了在北航举行的未来杯比赛,北航的活动丰富多彩,除了站在作品前讲解外,北航有众多志愿者,有博士学士讲解学校的科技发明创造,承诺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未来杯的孩子们,住在宾馆里,拿着就餐或者购物的卡随意应用着,四川九个相对优秀的孩子互相交流着,邓波儿曾参加了美国的头脑风暴比赛,被儿子评价为“才女”。
儿子抽空参观了清华和GOOGLE,后者是他向往的地方,很自豪地留了影,博客首页就是这张相片,大家注意,他站在盖子上,没有踩着草坪。
有学生到寝室推销玩具飞机,那是准备成批生产的“商品”,儿子带回来许多名片,惊奇着这一切。
回到宜宾的最大愿望是考北航,他向着目标奋斗着。
亚利桑那大学最不同的是教授接待,教授开车到机场,教授现场讲解,教授家中请客,教授驾车陪同去大峡谷,十天的时间,教授天天陪同。
儿子没有说过亚利桑那大学建筑有多么雄伟,说得最多的是交流过程中的感受,海绵般地吸收着,那是人文思想。
浙大抗战内迁,竺可贞院长开创了本科生导师制度,觉得这样有利于学生成才。
儿子只是高中生,与教授头对头地接触交流,这么多天的交流,从教室到车里,从餐厅到家里,感动。
有四个火星车是菲尔教授的,司捷是白宫总统奖获得者,尚国是副校长,他们全部为儿子们开车,顶级教授,菲尔发现火星有水,被评为全球十大科技奖,顶级教授,感动。
而且,几个美国高中生也全程参加进来,孩子之间更容易融入,当鲁迅与闰土再次相逢,一声老爷拉大了距离,而水生们高高兴兴一起玩了,也许孩子们与教授比有另一些交流内容。
一家人谈到这里,仿佛更加理解一本和三本的差距了,房子是次要的,人,也就是学生与教授,那才是重要的。
我们的一本大学,知名的教授有多少在一线授课?
仅仅是挂名吗?科研比育人更重要吗?
人,需要真正的沟通。
大学主体是学生和教授,他们之间的交流最重要,这是人文的体现,亚利桑那做得很好。
也许,儿子并不太优秀,但是去了亚利桑那,却不能不优秀,这是一个逐渐优秀的过程。
呼唤大学有更多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