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自己聪明,人人都喜欢被人认定为聪明,但如果问你什么叫聪明?什么样才算是聪明,恐怕你自己一时半刻的还回答不来,不过不要紧,其实很多人也不太懂。本人也曾经迷糊不清。
我取个题目叫《解读聪明》,就让我们先来个说文解字吧,也许你认为是文字游戏,但至少我不这么的认为,其实中国的文字和文字所造的词都有其实际的意义的,这是我们的骄傲。“聪”字就是耳朵听得清,“明”字就是眼睛看得见,一个人如果耳不聪、目不明,那就是不聪明了,也难真聪明起来的。
我们周围绝大多数是耳也聪、目也明的,按理说都应当称得上聪明人了,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会自觉不聪明,还有很多人不被人认定为聪明,甚至常有一些人被人骂为“笨蛋一个”。有的自认为很聪明的人,却常做出很多“愚蠢之举”。
难道“耳也聪、目也明就是聪明”是错的?没错,但还要深入一点:“聪”是“耳总”,就是要能汇总,“明”是“日月”,就是要如日如月明亮,不分昼夜,透亮四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们再来考察我们人体上耳朵和眼睛的布置,为什么要两个眼睛、两个耳多,干嘛不象嘴巴只有一个?而且耳朵还分两边挂,眼睛会转,脖子也会转,就是方便于全方位听闻和观察。其实造物主是最聪明的,就是要我们多观察、多倾听。
我们很多人不善于发挥其作用,常犯“熟视无睹和充耳不闻”的错误,如果是在人类原始时期,危险马上降临,猎物马上溜走,如果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机遇马上流逝,成功马上离你远去。有句俗话“瞎子精,聋子灵”,眼瞎或耳聋的人为何还会精灵呢?原因在于:一是缺失一项使他们更懂得去充分发挥另一项的作用,他们害怕缺失的一项会使他获得更少,二是脑眼或脑耳并用更有效。
由此也让我们耳目健全者领悟到一 点:耳目其实还只是我们获得有用的东西的调查者,真正的使用者是大脑,一个聪明的人就是要将耳目汇集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人生做人做事有用的本事,这就需要 大脑的参与,最聪明的人,大脑直接参与到耳目收集的第一线,以防止耳目做无甑别的兼收并蓄。
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还要做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的人,会听者聪,会察者明,多听多察者聪明,善听善察者才是真正的大聪明!
加“善于”二字很简单,但要做到真正的“善于”不简单,其实就是要:一是要处处留心,时时留心;二是一定要有思考地观察和倾听。
如果你一目十行,就是不善察者,如果一看完就完啦,就是不善听进话者,不聪明者也!惜哉!哀哉!
背爱过河http://blog.sina.com.cn/u/4be7ee1101000a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