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2018-04-12 22:21:53)
标签:

淄博市博物馆

高青县博物馆

陈庄遗址

丰启作文祖甲齐公尊彝

铜提梁卣

分类: 齐鲁
   高青县博物馆常设展览展品不多,比较大宗的是青铜器、陶器、瓷器、造像等。镇馆之宝应该是几件陈庄遗址出土的带铭文的青铜器。当时出土青铜器50多件,器型有鼎、簋、觯、爵、尊、卣、觥、壶、盘等,另有少量的戈、矛、銮铃等,其中多件铸有铭文,铭文内容有“丰启作文祖甲齐公尊彝”、“丰作厥祖齐公尊彝”等。“齐公”字样是金文资料中首次发现,有专家认为“齐公”就是指姜子牙。
   现在博物馆展出有十几件修复的青铜器,但博物馆灯光设计有问题,不靠墙的展柜光线不行,有几件光线太差看不清晰,仅仅拍到下面几件。

1.铜觥·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铭文:丰启作文祖甲齐公尊彝。解释:丰地乐官给公姜子牙祭祀先人祖甲专用的礼器。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铜觥整体呈椭圆形,圈足,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高鼻鼓目,顶部有角,角两侧各一只柳叶般的兽耳,属于典型的西周之际的流行器物。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2.铜
·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铭文:惟正月壬申,王格于共大室,王若曰:引,余既命汝更乃祖司齐师,余唯申命汝,赐汝彤弓一、彤矢百、马四匹,敬乃御,毋败绩。引拜稽手,对扬王休,同追,俘兵用作幽公宝簋,子子孙孙宝用。

铭文大义为:

正月壬申日,周王到周共王大室。周王如是说:引,过去我已任命你继承你先祖的官职,管理齐国的军队。现在我再次任命你,赐你彤弓一件,彤矢百枚,马四匹,望你恪尽职守,不要打败仗。引叩谢王恩,显扬王的美命,用他在地聚集兵力追击敌军缴获的兵器,铸造了这件宝簋,希冀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3.铜·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4.铜提梁卣·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铭文: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尊彝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5.铜·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铭文:丰启作祖甲宝尊彝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6.铜·西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
【山东高青】县博物馆:青铜器


关于陈庄遗址,高青县情网http://www.gqxq.gov.cn/renwenlishi/wenshishuku/885.html介绍如下:

陈庄遗址位于高青县城西南13公里,南靠小清河,北距黄河约18公里,以西周早中期文化遗存为主,保存较好。遗址面积9万平方米,其中城址面积近4万平方米,古城呈方形,东、西、北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墙中部有一个城门,其他三面城墙没有发现缺口,说明此城只有一个城门。城墙四周有壕沟环绕。发掘中,共清理灰坑近千座、路2条、陶窑5座、祭台1座、车马坑1处、殉马坑5处、墓葬30余座。出土遗物绝大部分为碎陶片,陶器可辨器形有鬲、簋、豆、罐、盆、甑、瓿、盔形器等,另有少量的残石、骨、蚌器。出土较为完整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共100余件,其中10件铸有铭文。2座甲字形大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主要为礼器、车马器、兵器、玉器、蚌饰等。西周刻辞卜甲属省内首次发现,为高等贵族所用。

陈庄西周古城考古发掘有“三个首次发现”。一是城址中发现夯土祭坛。祭坛中心为直径 5.56米的圆台形,向外依次为不同土色的方形、长方形及圆形、椭圆形相套的夯筑台基。天坛夯土台基保存完好,台基的中心部分仍然保存完好,战国时期的南北交通干道有意识地绕行圆形台基的西侧,说明直到战国时代,人们仍然保持着对台基的某种神秘或神圣的信仰,这为研究周代的祭祀礼仪提供了宝贵资料。山东省著名考古学家王恩田认为,高青陈庄西周城址考古发现,是自宋朝宣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123年临淄出土铭文长达500字的叔夷钟之后,八九百年来齐文化和山东考古最重大的发现。9层堆积的祭坛,也就是晏婴所说的“先君太公筑营之丘”的营丘,正是后世尊称的天坛,主要功能是祭天。这个遗址极有可能是我国第一个或唯一一个天坛遗址,可以看作北京天坛的原始形态,是天坛的鼻祖。古人认为天有9层,高青陈庄发现的9层方圆相套的夯土台基是周人理解的天体,这座天坛可以看做是人造的天体模型。该遗址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学术价值,远比发现曹操墓重要,可以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山东和中国的历史,乃至于世界史的研究都有巨大价值,建议此处兴建大型遗址公园。

二是西周墓葬特别是贵族墓葬和车马坑。发掘西周墓葬30余座,均位于城内东南部,其中6座墓葬随葬有青铜器,两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型墓葬,位于夯土台基的北侧。两座墓葬间距10米,方向都大致为南北走向,结构基本相同。墓葬南北通长22米左右,其中墓道长16米左右。墓道内随葬车2辆,均拆散随葬,其中靠近墓室的车髹黑漆,车舆保存较好,车轮分别竖直倚靠于两侧墓道壁。车旁随葬狗一条。墓室上口南北长6.2米、东西宽5米。葬具为一棺一椁。同时,在两座墓葬的右前方,各有殉马坑一个,皆为八匹同向埋葬,这也和齐国的甲字形墓葬埋葬形制完全一致,基本可以确定墓主人为齐国贵族,表明这里只能是都城。“甲”字形大墓与圆形夯土台基之间,集中发现了5座马坑和一座长方形的车马坑,分别葬有82匹马不等,摆放形式各异。夯土台基的西北部有南北向车马坑一座,坑南北长14米,东西宽3.4米,内置车3辆。清理后发现,南部两辆车皆由4匹马驾车,马头上均佩戴精美的青铜和串贝马饰,形制国内少见。北部一辆车2匹马驾车。罕见的是这个坑内的马是立着的,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马头还保持着“昂首”的姿态,马的脸部戴有铜面具,这在全国的车马坑考古发掘中是没有发现过的。这个车马坑被整体起取,大约重20吨,运到山东省博物馆老馆院内专门修建的临时房屋内保护,做进一步的清理和研究工作。四马一驾的车马形制和甲字形大墓葬的墓葬规格,这两种王侯礼制将这座古城指向了一点――齐国早期权力中心。

三是首次发现 “文祖甲齐公”铭文和周代卜甲。出土带铭文的青铜器是编号M18M17M27的三座墓葬,也是这次发掘中较为重要的墓葬。其中M27墓出土铜器10余件,多件铜器的铭文清晰可辨,内容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等。由于铭文内容表明其与齐国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齐公”字样为金文资料中首次发现,对研究早期齐国的历史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还出土了多块周代卜甲、卜骨,其中一残片上残存有刻辞,是数字,属于数字卦,这是山东地区发现的首例西周刻辞卜甲。而这样的刻辞卜甲的规格非常高,不是一般王侯可以使用的,说明此处是一个具有非常高等级的封地都城。在运回省考古所的两件铜簋上发现了长篇铭文,每件铜簋的盖与器身上各有长达70余字的铭文,已经邀请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前来研究和实施保护工作,等保护的技术手段完成后就可进行释读,会有更重大的新发现。

 

20101月,陈庄遗址被中国社科院公布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省文物局直接上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6月,陈庄遗址又以终评第一名的身份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主要资料来源:

1.高青县情网

 2.高青县博物馆展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