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有两大块,分别是太室山与少室山,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而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一般情况下最高峰作为主峰,而这里把不是最高的太室山峻极峰作为主峰,猜测原因是太室山是嵩山的文化中心的缘故。作为五岳之一,祭祀中岳的活动都是在太室山进行,当年武则天嵩山封禅,就是在峻极峰,现在还留有登封台遗址,并在此次封禅之后,武则天把县命由嵩阳县改为登封县。此外,有关的道家活动场所貌似都在太室山,比如老母洞、中岳行宫、天爷庙等。而少室山更多的是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所在地,所以,尽管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室山山峰更高,现在的人气也更旺,但太室山才是正宗的中岳,说嵩山就是指太室山,纵然高度不是最高,人气也有些冷清。
太室山以前爬过,少室山因为没去过更有吸引力,但这次跟媳妇一起,她是第一次来这地方,爬嵩山的话当然要去正宗的太室山,且得走经典的爬山线路。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经典的爬山线路就是老母洞线,嵩山主要景点或者说人文景观多集中在这条线路。嵩山常规上下山有三条路,东线的卢崖瀑布线,中线的老母洞线,西线的法王寺线。登这类名山还是经典线路好,像华山的自古华山一条路线,泰山的红门线,舍弃这些路线,往往就错过最精彩的部分。
整体而言,中岳的看点不如附近的东岳西岳,一方面在五岳中东岳的文化地位毕竟不一般,西岳的山形最险峻典故也很丰富,二来嵩山上的现存的道教建筑貌似多是民间所为或者说民间所修复,看起来很凌乱,这点在整个岳月中也算特例吧。好在是山下有部分非道教建筑如嵩阳书院、嵩岳寺塔等,这是别的几岳所没有的,不过这几处不属于道教建筑,地理上属于嵩山但文化上不属于中岳的范畴。
还是顺序来看,就从奉天宫开始吧。
奉天宫很不起眼,位于登山路西侧几十米外,再加上这个地方本身属于景区之外,还没到售票处,更主要的是实在更像一处普通民房,如果不是路边的介绍牌,十有八九都是错过。
不起眼归不起眼,里面有崇唐观造像,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来的太早,还没开门。据说这里不让拍照,尤其是造像给重装了,开不开的吧。
奉天宫原名隆唐观,为唐高宗调露元年
(679年)为著名道士潘师正所建,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名崇唐观。据郑州市文物局官网介绍,该造像雕于武周长寿二年(693)。石制,通高2.8米,坐于须弥座上,面部丰满,神态沉静。须弥座上浮雕有五伎乐,分别为弹琵琶、吹笛、舞蹈等。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景区大门上行不远是老君洞,为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所开凿,以前这里供奉太上老君,后来又同时供奉无极老母,因此也叫老母洞。现为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坚硬的花岗岩变质岩,嵩山还有绢云母层,这点倒是去过的别的山上少见。
海拔位置来看,绢云母层大致就在行宫至三皇口之间的岩层中,行宫至三皇口的登山道可以看到,但法王寺线路的这个高度上更明显,像下图,台阶就是开凿在绢云母岩层上。
还是继续说进山路上的景点。过嵩阳运动展示点后是中岳行宫,这一处殿堂巍峨,跟别处的破破烂烂明显不同。在这里没做停留,继续上山。
自山下一直到中岳行宫这一段尽管路程较长,但相对轻松,没有陡坡,一段台阶后往往有一段平路可以缓冲一下,而自中岳行宫往上则不同了,登山道几乎全是在陡坡上凿出来的台阶。据说中岳行宫的海拔约998米,垭口三皇口海拔约1283米,而这段的水平距离只有150米左右,其陡峭可想而知,爬一段歇一会,看了看照片,上到垭口用时居然1小时。
不过辛苦很值得,看山的话就需要登高,高处才能看到山的辽阔,心情才能随之舒畅。山谷也许有秀色,也许可以感受崖壁的压迫,但视野毕竟不行。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图崖跟的小路就是峻极宫-嵩山运动一段的登山路
在山上这个位置,通过嵩门也能看到嵩岳寺塔,低处深色的山丘后面便是。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到三皇口这里就轻松了,剩下的路缓坡为主。不知道为何叫三皇口,是说三条路的交叉口?也许是吧,这里一条是来路,左拐是天爷庙峻极峰,直行的话是好像是二仙洞。此外这里好像对上香人而言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刚爬上来的时候,就见当地香客在这里朝着四方挨个的磕头,休息一会之后又见另外的香客刚一上来不顾的休息也是在这里磕头。
往峻极峰方向有依次有天爷庙、盘古殿、女娲殿等道观。单看建筑的话没什么看点,多是后来修复甚至新建故略过。天爷庙这里是法王寺线路的汇合点。
接近最高处有登封坛遗址,登封坛建于大周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女皇武则天在此登坛封禅,尊岳神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配偶天灵妃为“天中皇后”。现仅存被改造过的遗址。
下图为等封坛遗址。
峻极峰是太室山最高峰,又称嵩顶,海拔1491.73米,是历代皇帝封禅的目的地,更是观景好去处。在这里往西、北看去,群山连绵,悬崖陡壁,据说范仲淹游览至此,发出“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赞叹。
峻极峰南面是缓坡,北面是陡直的悬崖,所以在峻极峰只有在靠近悬崖的标识碑那里才能感受到顶峰的险峻,而要欣赏峻极峰的巍峨, 该从对面的山峰看过来。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跟媳妇峻极峰留影
↓峻极峰西北方的山势
峻极峰南边的山坳里还有一比较大的道观曰三极圣母宫,从这里沿着步道一会便可到达。第一次爬嵩山的时候也去过那里,没好好看,这次再去看看,貌似规模又扩大了,但也感觉更乱。看山上这些建筑就是这样,除了中岳行宫整整齐齐的,其它几处都是搭建民房一般,比较随意,应该都是民间行为。
从三极圣母宫返回时不必原路返回,三极圣母宫西侧可以抄近道几分钟就到达天爷庙,从天爷庙门前过去便是去法王寺的线路。
选择西线法王寺线路下山是考虑东线太长,中线属于回头路,法王寺线没走过,且时间合适的话可以去看法王寺塔和嵩岳寺塔。跟防火员确认路线、路程后,经由此下山。最后看了照片的时间,从天爷庙下到法王寺用时两小时二十分钟,不拍照片的话两小时应该足够。
相较于老母洞线,法王寺线的视野不好,看不到山谷外,尽管老母洞线从三皇口以下也基本是在山谷内,但视野开阔的多,回望可以看到山下。且法王寺线除了开头的法王寺,一路上几乎没有人文景观,不免枯燥一些,不过这里的树木更原始一些,挑了几种有特色的拍下。
1.化香树
该树在老母洞-三皇口一线只是零星分布,山脊也偶尔可见,但从天爷庙-法王寺一线,尤其开始这一段却是优势树种,局部甚至几乎没有别的乔木。
该树的特点是标志性圆柱状的果序,这个此前没见过实物,但看过标志性的果序图片,印象深刻,稍一回忆便想起名字,若没有果子就过于平淡了。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费半天劲可能啥也记不住,而有的轻而易举便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山上就有。地上许多坚果,有的甚至发芽。
在山东,栎属植物品种不少但见过的好像只有麻栎和槲树,麻栎和槲树都有明显的披针形小苞片,而该种小苞片是鳞片状,因为叶片拍的不好,影响查询,倾向于蒙古栎或槲栎。
又是一种壳斗科的,该种在接近谷口的地方极具优势,山谷内几乎全是。倾向于栓皮栎。
4.槭树科槭属
树皮很有特色--绿色,绿色树皮的不多,在本地的话常见的是栽种的青桐,这个明显的不是。野生种的话在蒙山见过长裂葛萝槭,查询发现青榨槭、葛萝槭、变种长裂葛萝槭都是绿色树皮,就是这三者之一了。对本属不熟悉,没有叶片,不能最后确认。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 [河南登封]中岳嵩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5.榔榆
在本地见过栽种的,标志性的树皮,这个应该没错
出了山谷,沿路拐上一道小山梁,继续下行,树缝里看到一座古塔矗立,知道,法王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