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侧记:淄川莲花山--劈山—蟠龙山穿越

(2011-12-20 23:28:53)
标签:

莲花山

梦泉刀劈山

蟠龙山穿越

旅游

梦泉

分类: 齐鲁

周六穿越莱芜结纽峪,许是天气晴朗,山谷原始给力,是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便琢磨着周日继续出行,沐浴冬日的阳光,体味穿行的快乐,晚上回家便又报名参加第二天的莲花山-蟠龙山穿越。

第一个目标是莲花山,从南股下车后没经预热便急速拔高,开始的一段山路有不少的碎石,感觉颇费体力,开始不久便就气喘吁吁,毕竟周六穿越结纽峪消耗的体力还未恢复,还好同行的有好几位喜欢摄影的的驴友,因为在时不时地拍摄远处的山峰时不时地拍摄眼前的驴友而耽误了他们自己的前进,否则俺可就成了队尾了。不过经过这一段热身,在剩下的路途中感觉反倒比开始这段轻松起来。

同周边许多山峰一样,莲花山也是那种山体椎体而顶峰是峭壁的那种山,比如较远的青州云门山,近的有马鞍山,更近的是数百米之外的梦泉刀劈山,除了顶峰是孤零零的悬崖峭壁,其余山体却又平缓得多,莲花山也是如此,其实也正是这峭立的孤峰使得这山看起来不仅仅巍峨也秀丽了许多,而这孤峰也往往成了山的中心,不仅仅是风景上的。在动荡时期它们是军事上的制高点,是易守难攻的堡垒,是躲灾避难的避风港;在安定的日子,它们是建祠立庙的好所在,是文人墨客抒情之所;在如今又成了户外活动好场所。

对莲花山总想了解的更多些,从网上搜索半天,也无怪是它的传说: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属东海龙王所辖管。有年,龙王的儿子抢到一位名叫“莲花”的打渔姑娘逼迫成亲,姑娘坚决不从,反抗而死。后来,她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巨型莲花,浮在水面,专供渔民们躲风避雨。再后来,地壳变化,海水退去,这朵莲花就变石为山,故名莲花山。这个传说有一点是真的,就是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不然不会是这种沉积岩。有一点是可疑的甚至是杜撰的,龙王的儿子没有抢那位莲花姑娘,且不说有没有龙王,即使真有也没有去抢夺民女,至少不是龙子去抢的,不然人们也不会在山腰建龙王祠纪念供奉龙王。

沿着山脊从莲花山继续东行是另一处山峰刀劈山,单听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见山峰的陡峭,这里一字排开并列着四五座数十米高的山峰,每座山峰都是斧砍刀削般直上直下,这般险要之地在动荡时期可是派上了用场,古老的齐长城便蜿蜒着由此通过,现在的长城经过了修葺,但破败坍塌的营房还在,古老的蓄水池还在。

继续往前有个地方叫福寿台,就是在两块平整的山顶巨石上人工修刻了福寿两个大字,不注意的话还真看不出这是什么字,尤其站在字中,不知哪位驴友说了句“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经典。

还是顺着山脊继续穿行,下一目标是蟠龙山,经过几个上下,到蟠龙山已是疲惫至极,还好刚才这段一直在队伍中前方,在山顶等待后面队友时经过一阵休整体力的到了恢复,如果一直跟在后面的话哪有喘息的机会。

整个蟠龙山主要由南北、东西两条山岭组成,两条山岭交叉点便是最高峰,这里也是博山淄川的界山,山顶建有玄武庙,我们是顺着北岭登顶。由山顶往南看去,沿着山脊好像还有几座小庙,估计也是冷冷清清。这些山间小庙,说建筑没啥可看,绘画塑像也粗糙得很,平时也没有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敬佛,也就是在一些特殊日子如三月三九月九之时,香火才旺盛些甚至很旺,那个时候来看看的话倒可以体验一下民俗,喜欢摄影的驴友定可以抓拍到不少精彩的镜头。

我们的终点是梦泉村,这次穿越正好围着这个山村从西到南再向东向北在山顶山转了一圈,已经走过西面的山梁,剩下南面和东面的山梁,但剩下的路程多是下行就省力气得多,尽管路线也不算短,尽管下行也不见得轻松,通过碎石路段甚至有数位驴友滑倒,但毕竟不是悬崖不至于有危险,更不至于累得气喘吁吁。

跟最近几次穿越相比,感觉这次路线要长强度也大,前面好几次带的水都没喝完这次弄个底朝天,前面好几次中途没补充营养这次忍不住吃了鸡蛋。跟其他驴友相比也进一步发现了自己的差距,男男女女年长的有年轻的也有胖的有瘦的也有,个个好体力,尤其一位初二的孩子一直走在队伍前面,更有一位第一次出行的新驴居然穿着休闲鞋照样轻松走完全程。

但无论是谁,个个都是好心情。

驴行侧记:淄川莲花山--劈山—蟠龙山穿越

驴行侧记:淄川莲花山--劈山—蟠龙山穿越

驴行侧记:淄川莲花山--劈山—蟠龙山穿越

驴行侧记:淄川莲花山--劈山—蟠龙山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