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圈子里生活

(2013-07-13 12:20:26)
标签:

杂谈

践行者

里生

什么时候

结果

分类: 没有大事

最近这些日子,参加了一些名头繁多的比赛。熟悉我的人,纷纷表示:薄老师的活动真丰富呀。(从什么时候开始,恁们开始喊我薄老师了?看来,我老了。)在离开ICU前,也和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说,要及时行乐呀。或许,要丰富自己,要及时行乐,都是希望不落入圈落——尤其是固定圈落——的窠臼,免得给自身来一圈密封加固体系。自不外攻,少了与外界沟通、接触的机会。

与很多医生、护士交流,不知是他们不愿与我交底,还是生活真的平白。在正常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当贫瘠,更不要谈有质量的生活了。这并非一种鄙弃,而是为他们不甘。身处医院圈内,交流交往的朋友如果还是平常上班那些人儿,这世界的丰富性便无法体尝。我一直推崇尝试与变化,这是对自身生命质量的要求。

经常会在负二楼的车库停车,时常看到一对对的人走出。我认识其中的一部分教授,他们与自己的家人在同一所医院上班。人们会在熟悉的圈子、网络中社交。所谓日久生情,这或许是一种证明。当然,也有一些老少配的,那大约是小三上位成功吗?我不是很知道了。可见,医生护士的交流圈落,就在医院内部。几千号工作人员聚合在一起,一首首或喜或悲的曲谣在此诞生。

当然,圈子无遗是重要的。我们喜欢熟悉的人与事。正是在万千次的熟悉过程里,逐渐累积的熟悉变成信任,变成从内到外的全面了解。人们要持续不断的沟通,在一项又一项的事务里争先以保持先进,获得首肯,以示忠诚。人们穷尽个体能使用的方式,来诉说着自己真的行。很显然,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否则不知身死何方。不过,内心里倒住着一个叫做“无所谓”的熊孩子,它时刻提醒我不要折腾、不要搞。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虽不至于过分宿命论,但凭真心,慢慢向前。

反过来说,我们在熟悉的圈落里工作、生活,也说明了我们不善于改变。我们趋同,不愿意做一丁点改变,来让现有的生活出现一丝可疑的变化。我们在熟悉里拥有安全感,医院里的固定角色成为你的安全地带,让你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本身。只是,这样是否少了很多的人生精彩性、戏剧性与丰富性呢?

树挪死,人挪活。这话肯定不是园林工作者说的。不过,我却一直鼓励人们应该勇于离开,前提是当你没有达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困到到无法坚忍之时。每一次变动,无论是计划中的还是意料外的,都将是一次从头到底的刷新。这不止是单纯按下F5的效果,而是重新启动,抑或从windows跳到ios系统。我乐见并敬佩那些勇于这样做的人,即便结果不算成功,但是人生丰富之书的重要材料。

尝试着,践行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天四上台
后一篇:可持续发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