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医生言语有的人向外 |
分类: 没有大事 |
今天回了趟大学,进了教学楼,站上了讲台,憋出了三五分钟英文……所为何?分享个人的大学成长史。对于大学,我总是轻描淡写的,它们都被写入了日记,而非留于口头言语的表述。站上讲台,望着下面几十位90后学弟学妹,还是要说点什么。现在,这群2011年才入医学院的90后们,眼巴巴着眼睛,像是嗷嗷待哺似的,期待你的只言片语。
我说了点什么呢?站在讲台,我都不知道我的英语是怎么在嘴巴里嘀咕的,那更像是自说自话。回想一下,我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像咱们这样的医学院,搞的每个人都对未来焦虑惆怅。12年前,当我从小山村来到大城市时,内心自卑的要命,我内向寡言,不善交流。总之,我怎么看也不像现在这幅样子。
回及过往,我想告诉他们,大学几年里一定要做好的就是TRY和PREPARE。这两个中学词汇,说起来挺简单,要用中文得絮叨半天。TRY就是要尝试,不唯专业,不唯书本,要在保证专业考试通过的前提下,多做点课外的事情。无论你谈场恋爱,考个口译,写点东西,做做幻灯,还是喜欢锻炼,任何一项都将在未来工作中发挥很神秘的关键作用。有时,这些非专业能力甚至成为你的独门秘籍。关于PREPARE,正是TRY之意的延展。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有准备的人少焦虑,时间管理恰当,能充分感知自身的需求与方向,进而能抓住机会,进而向前。
十年之前的我,目睹校园的怪现象,一直琢磨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十年过后,尽管很少思考这种问题,但他仍是长久困扰我的问题。时而思考,撇开一切去思考,反而会清晰明朗不少。作为学生,都想在大学里干点什么事情。与十年前相比,此时的他们物质丰富程度更高,与外界融接机会更多,正是享受年华好时光,倒别都做了宅男腐女。因此,建议他们走出去,向外望,不要局限于校园,做一些相对积极向上的旁逸斜出之事。
他们问我大学后悔什么?我说没什么好后悔的。他们觉得我理解错了,总该后悔点什么。我认真想了下,大三阶段上课看报纸读书,没有好好学习诊断学、心电图,这可以算一桩。
大学时光短暂,且要做个好人,至少一心向善。在象牙塔内,还是保留些单纯好。且莫做了太多自私事,让同学们瞧个不起。要知道,同学之谊将是一生之约,别因一时之事,伤了感情,大家都不待见。工作是道分水量,即便工作一年半载,也会把你们打上不同的印记,有的人甚至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像以往一样,我还是喜欢分享几本书。第一本,显然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本(套),则是《阿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