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在哪里?

(2012-08-12 15:32:03)
标签:

患者满意度

东方早报

医学院

医患关系

待遇偏差

分类: 从医者言

又一年度的高考尘埃落定,很多学生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前不久,不少人在网上问是否会选择学医,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不愿意选择去学医。

这个答案挺令人伤感!每个人都可能是病者,这个世界需要医生,饶若大家因眼下医疗环境险恶、待遇偏差、工作辛苦而拒绝选择这一职业,那势必导致十几年后优秀医生的愈发减少。

十一年前我高考,误打误撞进入医学院。念完五年本科,接着念研究生,再辛苦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便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若将这些年学过的医学教材堆在一起,几乎可以用吨来形容了。总之,青春年华里的整整十年时光,让你从医学门外汉,变成一个对手术台、鲜血、医学操作不再惧怕的局内人。

进入外企工作的人,都会被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对医生而言,你似乎能一眼望穿前路,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好医生,但过程极为艰辛。从进入医学院那天起,你便面对“年年都是高三”的大学生活。随后,你变成医学实习生、住院医生,随着医学训练增多,经验累积,技术提高,变为主治医生、主任医生。每当我在医院看到那些穿梭忙碌的主任医生时,我总是充满敬佩。他们像标杆一般,是一所医院的品牌所在,是维护患者安全的中流砥柱。

不少医生也说,从医等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原因是,医者需一生艰辛为学。它要求医生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份绝对高风险的投资,回报则是缓慢长流式的。这种回报是疾病更好更快地得到诊治,患者满意度提高。

如今,我是一所大医院的小医生,身份是住院医生。之所以称作“住院”,便是说他们应该是24小时在位待命,全天候守候在医院里辛勤工作的一类医生。在医学这个极其复杂的世界里,有1.3万个疾病诊断名称、6000余种药物、4000多种操作……这每一项,都涉及病人的健康安危,若不“住院”,怎能称职呢?

总之,医生与患者,绝不是对立敌对的关系,他们应该同处一个战壕,面对疾病这个共同的敌人。尽管医患关系不佳,我还是期望双方能将心比心,带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来相互包容。至少,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去营造医患和谐的环境,才可能有更多的优秀青年,有志于选择从医。

医乃仁术,它背后的基础却是技术。于我而言,我会带着一颗仁心去运用技术,为患者解决实在的问题,能切实地为他们服务。这是一桩幸福的事情,也是我喜欢做医生的缘由之一。我也期待着,更多的人成为我的同行。

(《东方早报》身体周刊 2012.0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毒物世界史
后一篇:【12】三二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