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二十四节气阳历腊月二十三都市人 |
分类: 没有大事 |
坐地铁,看新闻在说,昨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的日子。在这一天,灶神就要上天庭过年休假去也,人们要吃水饺,要在灶台前祭奠,希望灶神可保来年有饭吃,收成好!不过,这小年仅存在新闻里,与每一个还需上班的都市人都没有瓜葛一般。
阳历具有工作属性,阴历才属生活范畴。前者过于城市化特色,后者才是乡村式模式;前者在无情的定义时间,后者是有形的生活质地。阳历总是淡化我对春节将至的热盼感受。眼下的景象是,依然每天会去上班,与很多人瓮在拥挤的地铁里。饶若说眼下是腊月二十四了,我可能会一激灵,明天该把春联写了,该去赶一个大集,备些年货,割肉买菜去。
在老家,一入腊月,一切事务都将围绕过年。每一天都有主题,该干些什么,准备点什么,都有计划。即便在外务工的人们,也都准备着打包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都劳顿了一年,不回家怎么也说不过去。今年,我倒无法返回老家过年,第一次在上海过年,倒不知所措如何筹备。清晨,去到菜场,一副疯抢疯购场面,真好像这年关的确是一头怪物,不多备些粮草肉食蔬果的,就无法安度。唉,我是对在城市过年,没任何感觉。只是将买菜摊位的今年打烊与来年开工时间问了清楚,以免最后发现,所有店铺都关张,连一棵青菜都吃不到。
城市,永无安宁。接近年末,街头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或许,那些离开城市返回乡村过年的人们,大多被限定于各种建筑工地、工厂,他们本就不参与这热闹,即便离开也不会减少这聚涌的人流。城市永无休息,某种程度上高度依赖乡村的务工者,你或看不见他们,但他们在每个角落都发挥功能。现在,他们都回家了,不陪都市人玩了。
我妈就是一个生活在阴历里的人。比如说,12月20日是big day,她得换算成十月二十六,才算是搞明白。毕竟,她是一个无需生活在任何公制日历,和各种法定节假日无关的乡村人,她更关注端午、六月六、七月七、重阳、腊月、小年、除夕、元宵节等诸多用农历、老皇历所定义的节日。比如,若我说后天去看望她,她也一定会换算下,那就是腊月……?
周末,就过年了。眼下,倒依然像没事人一般,生活在阳历规定的工作时间里。非常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