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专家号熟门熟路旁门左道医院睡眼惺忪 |
分类: 从医者言 |
晨间六点半,师弟来电,“泌尿外科今天没专家号,有特需门诊,要不要,128一个号”。我睡眼惺忪,还是做了决定,速挂此号!毕竟,家里人大老远来看一次病,要的就是大医院、大专家与先进医疗设备,挂个特需号那是自然应当的。
后续两小时的就诊经历表明,如果在医院不认识个人,看病将是一场满头雾水、瞎打误撞的试错过程。我之关系浅薄,在门诊所认识的同学、医生没有几个,今天看病也没有找任何关系。只能腆着脸皮对护士连哄带骗,说看病不容易,一个小时后约了一个检查之类的话,对方才终于同意将看病序号提前。
某种程度上,在一个资源有限的领域,如果正常的理性程序并不能保证你得到本该属于自己那一份,大家只能旁逸斜出,只能旁门左道,只能暗渡陈仓。具体到看病这事,只要想你每一位医生背后,每年都可能携领几十人次前来看病。如果你注意在门诊观察,会看到有不少的穿白大褂人士领着三五人士,并不挂号,而是直接进入真实,也就是所谓的“灰色病人”。
大约在05年前后,我听到一位主任的高论,如果我们都不能保障自己家人的健康,那我们在医院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医生、护士的家属、家人来看病,我们一定要优先,要保障好,这样我们的医生、护士的工作才能做好。这话某种程度上说的没错,但也彰显了看病这事,若没有熟门熟路的人带领,将是一件多么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然,我们决不能责怪看病人的心态急迫,病人数量多,这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医院所能作的,是如何更便捷高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尽管硬件条件配套很好,但软件性保障服务却不够好。或许,医生、护士及其他职工每天面对的病人不计其数,但对每名病患而言,都仿佛是第一次、鲜活的体验。他们带着各种疾患病痛前来,求的是一个诊疗。遗憾的是,对每一个前来求诊的病患而言,他们大多只能低声下气的等待,无奈的隐忍。
和医生做朋友,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就是如果有家人生病,可以及时咨询或就诊。即便前往医院,也会有人帮助带路,能更快速的得到各种医疗服务,及时的住院,及时的开刀…从长远来说,这绝然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我在微博上了一条,“带人看病,让师弟提前排队挂号。他刚来电,只有特需专家,128元一号,普通专家号没有。要不要,要不要?这竟然不是愚人节的假消息。”下面的朋友回复道:
1.不认识人去看病找专家太难了。
2.挂普通号看专家,找专家的学生带进去就可以了~俺一直是这样干滴
3.我庆幸认识不少专家,父母年纪大了,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