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患的沟通

(2010-10-16 00:49:36)
标签:

美国

医患

沟通

临床经验

讲座

分类: 从医者言
昨天去ICU参加讲座,人数不多。据说,大部分医生都前往美国西海岸参加全美麻醉年会去了。不过,今晚的讲座题目,倒也不过分涉及专业,却是每一位医生都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即医患关系。相较于普通临床科室而言,ICU是全院重危病人最多的地方,是很多患者的生命最后路程的起送站。那些全身布满管线的人们,靠药物维持着生命体征,靠呼吸机来供给氧气,有的人转归康复,有的人见了上帝。

讲座开始前,我在想国内情况。我之临床经验浅显,也未在ICU同病患家属会谈,让他们去做一些事关患者最终结局的冷酷决定。但我所能想起的是,有非常多的医生对医患交流不够重视,常常摆出信息制高点的位置,表现出一股不耐烦、不细致,不愿交谈的态势。虽是知情同意、情况告知,有时的确属单边主义。很多医生都说,不能对患者家属太好。很显然,他们的意思是,要有所保留,要说话谨慎。这一点中外莫不例外。不过,在交流的方式方法上,要有所长进与提高才是。

今天演讲的医生语速较快,且掉书袋,真切的临床体会貌似不多。不过,就医患关系而言,中外基本一致,也是一只脚踏进法院门口。不过,在患者家属起诉医生的案例总,却发现一个很怪的事情,即医患沟通不畅成为诉讼的主要原因之一。换言之,由于沟通不畅或无效沟通,导致家属对医疗的不信任,进而怀疑治疗动机,怀疑治疗效果,更不愿意配合,由此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

恰如任何领域的沟通,医患沟通讲求的基本要素也无差别,却具有独到特点。医患沟通,尤其是在涉及患者病危、生存希望较小等情况时,则要讲求方式方法,注重对方的文化、宗教特征,见机行事。在课程完毕时,我的老板也就医患沟通说了几句。他讲述自己父亲在多年前病危情景,住院医生让他的母亲来做决定,提供的信息支持与判断却很少,他觉得那位住院医生荒唐之极。而今,他成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于同患者家属谈话等情形,他的看法是:

在患者家属到来时,一定要亲身体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即接触病人。这将极大改善医患的相处关系,并让家属信任医生的治疗;其次,对于患者病情,要抱谨慎乐观的态度。虽然言多必失,但要有效沟通。即便医生的治疗方案丝毫没有走样,按照指南和经验在进行,但对病情的发展抱谨慎乐观,这样会让家属觉得你是英雄。再者,对转归希望较小、病情危重的患者,他最喜欢用的一句话是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即顺其自然吧。他反复说了好几遍,称这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上述言语论断,专业领域人士看到或会心一笑,表示认同;一般读者或许并不认同或嗤之以鼻。下面说条病患家属最关心的事情。家属在ICU最关心的东西,其实不在病人身上,而是他身旁的监视器。上面花花绿绿的曲线,不断跳跃变动的数字,常成为他们持之以恒观察的对象。一般人会很轻松的从上面读出心率、血压来,这些数字的上下小幅波动,就会让他们惊扰不已。对此,这位讲座的建议是,要与家属良好沟通,告知这些数字是有范围的,他的跳跃或变动是可接受的,并不对他的身体此时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表或毁灭
后一篇:美国四一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