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美好
标签:
上海世博会南方周末宋体农田重复劳动杂谈 |
人多不好办事,这是天然无需自证的事实。再好的服务,在巨量人口的冲击之下,都将变形走样。在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随处可见。我不知道,城市是否让所有人的生活更美好。但值谨记的是,城市能繁衍养活巨量人口本身,便是奇迹一种。某种程度上,城市是人类生活的最佳实践方式,它比粗放天然式田园生活,或将更加低碳!
上周的《南方周末》,认为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成人礼。拥堵的人群里,我依然看见人们相互挤撞,有人依然在吐恶痰,有人依然在闯红灯,有人依然不会让座。不过,我们都在学着更加礼貌与谦恭,更加诚信与有范。成长也是螺旋前进的,我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在说“谢谢”与“麻烦”;他们在享受服务的时候,开始学着感谢对方的勤劳提供。
回来快一周,发现变笨了。换句话说,是适应性变得较差。无论是上地铁,还是在超市寄存,抑或只是埋单,都发生程度不一的小事故。我想了下,还是美国的大农村生活简单,不需要过分的费脑子。在像上海等城市生活的人们,活的着实不容易。他们所需应对与处理的信息太过大量,他们不折不扣的先进!
上海是热闹的磁场,超级庞大的城市。周五下午,两人前往郊区某家影楼时,汽车从市中心的“龙柱”附近启程,沿延安西路一直向西。穿越城市楼宇森林,路过上海的权力接待站“西郊宾馆”。在动物园以西,城郊结合部的景象开始显露。楼房是簇新的,张扬着的块块“开发区”牌子开始涌来。这里,被外乡人所占据与主导。他们生活在这里,你做小贩,我开饭馆;你修汽车,我是司机,大家自给自足。他们作为城市有机体正常运转的一部分,住宿条件简陋。外地的蔬菜,在这里作为中转站,由他们运进城内。
再往外走,是工厂。那里幽静无人,年轻的小伙子都深锁在工厂内,有人正在睡觉,有人正在流水线上重复劳动。大多时候,他们不在工作,就在睡觉。他们的青春,就在城市的郊区度过。再往外走,便是农田。江南的农田,一年四季常绿。大多数是水稻田,也有我不熟知的作物。这里的居民,是大城市的农民,既能轻松抵达现代的核心,又能退守农田只是安分的农民。
平普如你我,依然每天在简单的上班工作与下班休息中度过。我们能体会的,或许是市井商业的便利与繁华,发达的交通系统,正规的工作与薪酬环境。当然,也有更多的城市功能,我们无从体会。城市的文化、娱乐、教育功能,被我们少有兼顾。那是稀缺资源,也是贵重资源,一般人现有触及!除外收入与教育水平,主动的去探索,或许也是门路的一条。毕竟,人只活一次,能让生命体验更美好丰富的,都值得去尝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