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医学院
昨天在楼下看到一个海报,题目叫做“Mini-Medical
School”。对我这种没机会接受美国医学教育的人而言,看到第一眼就小受震惊。原本,我以为这是一系列免费讲座,可以让医生回炉;又扫视一眼,原来还收费呢!嗯,150美金也不算贵呀!再仔细一琢磨,那么多次讲课才收费150美金,这不太符合常规呀!
最后仔细研究了下,原来这是给非医学人士开办的课程。美国有不少医学院都会开设有类似课程,本着公益和教育公众的性质,达到传播医学科普、增进健康观念的目的。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它于1999年开设“迷你医学院”,面向15岁以上人群开设,只要你对医学感兴趣,就可报名参加课程。课程也一共分为三级。近年来,迷你医学院受本地居民欢迎,一级课程每年开办两期,二三级每年一期。
每一期课程,由十几次医学讲座、医学练习(腹腔镜、外科包扎缝合技术)组成,每一堂课大约两小时。课程讲授者也多为教授或科室主任,力求以简单清晰的语言,向人们传达医学知识。在课程结束时,所有学员还将获得一张学校颁发的证书。以第一级课程为例,内容主要涵盖手术室和手术操作讲解,跟外科住院医生学习缝合,学习腹腔镜下微创模拟操作;参观本校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中心之一,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破译人类基因密码的;参观医学院图书馆多媒体中心,了解电脑和网络是如何辅助医学生学习的。
至于讲解课程,今年秋季的内容主要包括:
从医学生到使命:带你了解本科研教学医院;
我的记忆去了哪里?窥探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
探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与呼吸衰竭;
我们生活在过敏的城市!过敏症治疗更新;
隐藏在皮肤里的硬皮病;
备受攻击的心脏:诊断与治疗革新;
高科技微创手术;
缝合实验室:腹腔镜模拟操作;
糖尿病诊疗:沉默的杀手;
长寿的秘诀;
重建儿童视力:从双眸到癌症;
肠道、细菌与基因:对胃肠病学的新认识;
当你行走不便——外周动脉疾病;
急诊医学:带你走近真正的急诊室;
医学伦理:艰难之决。
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得出,讲座内容非常贴切,既对威胁人类的常见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癌症)有所普及,又对人们最常关心的问题(过敏、长寿)进行关注。它竟对知识进行更新,也带你走入医院的陌生之地(手术室、ICU、急诊室)。当然,最后一堂课也蛮重要也最难讲!
中国的医院其实也有类似课程,大多是免费健康讲座,就人们关心的健康话题进行探讨。不过,很多医院的讲座却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有一些打着健康咨询名义的讲座,聘请所谓的医学专家,来贩卖药物和保健器械,十足可恨!
对很多人而言,医学知识的获取基于网络。遗憾的是,百度百科和杂路货色的知识,并不一定靠谱,也很难保证正确。人们在谈论疾病的时候,其实是在碰触内心恐惧的底线。对于疾病,普通人对知识的判断,也很难分清程度和轻重,大多只有简单的是或否。
因此,大部分普通人在谈论假性性早熟、微小青春期、横纹肌溶解时,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探求下正确的医学知识,只是抱着参与热闹的态势,以讹传讹的恶化事态,而少有哪怕多下一点功夫的钻研!这没法怪谁,道路是漫长的,对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知识了解,也将是螺旋渐进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松鼠会的达文西。她被称作女王,是行走小分队的队长,专门打探科学场馆。她是个法医解剖爱好者,几近疯魔的喜欢和迷恋。她曾很严肃的咨询,如何才能接触到尸体标本解剖的事宜,是否需要重新高考进医学院等事宜。正因为她对人体标本和解剖的强烈迷恋,所以行走小分队才得以两度进入医学院的解剖标本陈列室。我想,她是深深满足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