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也性感

标签:
心肺复苏术心脏急救世博美国杂谈 |
分类: 从医者言 |
史上最性感的心肺复苏术(CPR)教学视频诞生了!若你经常上网,应该知道我所指的是近日一部火爆网络的创意视频。视频内容很严肃,讲的是医学上最重要的心肺复苏术;表现形式很娱乐,端的是两位内衣名模搔首弄姿。毫不夸张的说,从来没有一部医学主题的教学影片,能如此吸引众人注目。
顾名思义,心肺复苏术是当心脏“当机”停跳、呼吸停止时,通过简单有效的人工手段,再次启动心肺功能。从医学定义来看,它是指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心肺复苏术缘何重要?这还得从心脏说起。人体内的这颗红心,大约与你的拳头大小相当。心脏的重要性自不言表,它就是人体内的发动机。从娘胎开始,心脏便开始了跳动。在人的生命长河里,它从不停歇,不舍昼夜,时刻在输出动力——泵出并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流淌。一旦发动机故障,人体这台大机器就要熄火停工。
呼吸,吸入的氧气,人体各器官组织所必需的成分;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等,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人活一口气,呼吸的停止常被认为是死亡的标志,自然也停止了供氧过程。危急时刻,人的大脑等不及。时间就是生命,人体“司令部”里的脑细胞最为娇嫩,当没有新鲜血液供应氧气和能量3分钟,它就开始死亡。一旦超过5分钟这一大脑可以忍受的极限,脑功能几难逆转的直转。
换句话说,若此时身旁无人,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有同伴,若不懂心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技术,也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6月1日,美国《内科学年鉴》发表的一篇研究,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通俗点说,你的邻居是否懂得CPR技术,将事关你的生死。人们不免疑问,邻居何以关涉我之生死呢?
原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伊瓦沙那医生,调研了某个县区2005年至2008年间的人口普查资料。他专注的是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街坊邻居对其实施CPR百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常有趣,作者发现心脏骤停高风险的街区,CPR实施的百分率通常偏低。伊瓦沙那医生认为,尽管不能认为CPR实施率偏低导致了心脏骤停,但他推断,若这些街坊邻居里懂CPR的人多起来,那或许能使心脏骤停的案例降下来。
这篇研究的结果非常初步,但却给人很多提示。举例来说,美国若将现有社区人群CPR知晓率从27%提高至56%,每年便能多拯救1500条性命。这数字看似不大,却是你我徒用双手之功。
你我的双手,的确可以让某些徘徊在死神门口的人起死回生。6月12日,《温州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题为《花甲老人看世博心脏骤停
温州医护人员现场忙急救》,所讲内容正与CPR有关。原来,在6月3日上海世博会沙特馆前,有一名花甲老人突然晕倒,心脏骤停,失去呼吸。危急时刻,恰好遇到温州市前来游览的几位医护人员,他们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联手帮助老人脱离了险境。
多么幸运的老翁,恰好遇到偶然在场的医生。退一步想,若不能立马寻求到专业救助,有没哪位旁观者,能快步上前实施CPR,救人于危难之时呢?
如何才能学会CPR?还是上网搜索“性感CPR”吧。它虽有少儿不宜之嫌,却保准你能顺畅的学到CPR技术,好不快哉!不妨顺手多搜索几招急救常识。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却可能让亲朋他者绝处逢生。
6月13日16点增补:
将此篇贴到豆瓣后,有Proton同学反馈最新资料如下:
如果你在美国,对急救有兴趣,可以联系当地社区的fire
department或者医院甚至学校,可以上一个叫做basic life
saver的5小时培训课程,教给你基本所有的cpr技术,然后就可以拿到一个有效的BLS的执照,这样可以救人了。在美国,只要你在医院工作,哪怕是清洁工也需要BLS的培训。我的执照是两年有效的,但是自己偶尔还是要复习一下基本的,不然到时候其实不常用会忘记。我忘记要不要交钱,可能要,我是跟着医院的staff一起培训的,所以我没交。
专业的医护人员有另外一套更高级的培训课程,叫做ACLS,paramedic护士护工和医生每年还是每两年都要重新培训考试一次,跟safety
training一样,这个比较高级我没上过,我觉得应该也能找到普通的机构去参加培训,但是一般不对外,而且也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