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谎很难受
(2010-05-15 07:21:00)
标签:
谎言mba疑谜文化基因中国人侵权新周刊杂谈 |
下午三时半,我给在家驻守的MBA去电。他告诉我,Charter公司的员工就在楼下打了个转悠,我们精心编织的一张谎言大网,完全就是一道“马其顿防线”。总之,虚惊一场,却莫名其妙。
十天前,我曾在博文《版权很重要》里提过,Charter不日将前来公寓,检修网络。富有侦探气息的MBA嗅出其间的疑谜,我们确也知道自己因网络下载收到DMCA的来信。今天,他们终于派驻一名黑哥们到场。遗憾的是,这位先生只是在底楼布设线路,直惹得MBA甚为疑惑,只好上前询问:是否确认不上楼看看。无奈对方很肯定的说:不用了。
电话打完,我在实验室也小舒了一口气。快12小时前,我在SMN的签名上写道,今天要平稳过渡。现在来看,一切相安。我也倒是在电话里说,还是要小心警惕,非法下载还是一件大事,我们得注意。
这件事曾一度造成我内心紧张,主要原因是近一月前在osage湖区被警察开单一事,我可不想因无意间忤逆美国法律规则,而害及个人安危。是虎你得卧着,是龙你得蜷着,人家不仁,咱不能不义。即便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咱也要讲版权意识,不能偷鸡摸狗的盗取美帝的电影与电视剧。
为了应付今天的黑哥们,我们没少做准备。早上临行前,散落在房间各处的英文材料,被我归拢完毕;英文杂志悉数藏匿。我将实验室的手提电脑挪腾回家,打开放在桌上。MBA将无线路由器近期的历史记录悉数删除,这一切的目的是造成一个假象,我英语太差,压根对英文世界生产的影片毫无兴致;更是一个二事不懂的死呆子,最喜欢呆的是实验室,回家很少看电影。
我俩还统一了口径,研究了各种问题的可能,尝试从各种角度预先设置难题,然后作答。后来我发现,我们编制了一张巨大的虚拟逻辑网,只待charter员工陷落其中。最后,什么也查不到,还会对我们建议若干:要小心保管密码,切防网络盗用。当然,我们也会如捣蒜般点头,对其表示感谢,而内心却狂喜不已。
事实上,扯谎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是撒谎者与真相顽强抗争的最直接方式。扯一个谎言,既让撒谎者信以为真,还必须自有逻辑,让撒谎者洋洋得意——高深的假定,无人能破的结局。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想撒谎,没门!——吐真药传奇》。其中说到,“由于谎言是一种欺骗行为,必须让大脑处于“假装模式”才
能撒谎成功。换言之,撒谎是一种更为高级与复杂的大脑活动。”而现在,我竟有了几丝困意,难道是罗织谎言耗费脑力过多?
我们的扯谎,其实就是欺瞒,它绝非生活里善意的谎言。有人曾说过,欺骗是婚姻保持长久幸福的秘诀。我比较同意这句话。我猜度,这话的本意是过多的信息量,只会对婚姻质量产生干扰,而非稳固作用。换言之,真实的信息有时就是小匕首,一刀刀戳在婚姻这颗心型石上。这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另一半,若有几丝不好的传闻,你所要作出的选择是,不该听的不听,不该信的不信,就是挺对方!
谎言属于现在将来时态,没有人不会扯谎,扯谎才是生活的艺术和真谛呢!酒桌是我听到谎言密集度最高的地方,落落数人,每人喷吐和交换最坦诚的谎言。要命的是,我像其他每个人一样,目光深切的望着对方,不时的点头,像深刻领悟了一般,然后再吐一个谎言,让对方感受我的谎言温度。
在谎言中来来去去,我们总是藏着掖着,不断试探着找到对方的底牌,完成各种交易。“他们生产谎言,我们伪装相信”。在今年4月1日出版《新周刊》,封面打出“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直接把爱说谎的我们拉到聚光灯前。在导语里,有这么几句:
人人说过谎,这没什么不得了的。人人面对的是一个不诚信的世界,这是大问题。鉴别泛滥的谎言,已成为中国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缘于文化基因?教育方式?体制环境?生存需要?历史学者吴思说:一个说谎的、收益很高、成本很低的历史制度,注定会出现大规模地说谎。他们生产谎言,我们伪装相信。心理医生李子勋说:文化决定了中国人有独特的婉转的语言表达,而这种表达并不是说谎。少年作家蒋方舟说:撒谎是中国父母的天职,粉饰世界为孩子维系一个无菌环境。无论什么动机,说谎总是为了趋利避害。
没错,趋利避害!我不愿意承担损失,不敢于面对错误,所以只能扯谎!我唯一能写出来的,正如标题所言:说谎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