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钛圈,不防不治颈椎病

(2009-08-12 09:49:50)
标签:

健康

医学

颈椎病

钛圈

白领

钛圈,一种所谓的含钛高科技产品,正在坊间热卖流传,据说能治疗颈椎病、减轻身体疲劳。有人说,这东西很有用,戴上之后脖子不酸不硬了;有的人却说,这玩意纯粹是忽悠人,不可能有作用,如果觉得有用那顶多是一种心理暗示。作为此产品潜在消费者的你,肯定会问:“钛圈真能治疗颈椎病吗?”

本文将带你了解钛这种物质,介绍颈椎病的发病原理,并为你解读钛圈是否真的能治疗颈椎病?

钛是什么

早在1791年,英国门那新(Meneccin)山谷中便有一种无人问津的黑色矿砂,而牧师威廉姆·格里高尔(W Gregor)是位矿物学的爱好者,在游览时发现并带回了这种黑色的东西。经过分析,他宣称找到了一种未知的新金属,并用发现矿石的地点“门那新”来命名。

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兹(M.H. Klaproth)从匈牙利布伊尼克带回的红色矿石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很快确定他和格利高尔发现的是同一种元素。他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titanium(钛),取自于神话中的“泰坦”(Titans),意指大地之神的儿子。

格里高尔与克拉普罗兹发现的其实是钛的氧化物,而第一种纯化的钛则迟至1910年才出现。美国化学家亨特(Hunter M A)将很纯的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钠(Na)一起放进耐高压的钢缸中,在加热到红热状态并冷却后,洗去了反应产物氯化钠(NaCl)后第一次得到纯度高达99.9%的钛。

钛在地壳中的丰度仅为0.63%,居地球元素分布序列第十位,大部分处于分散状态。主要的矿物有金红石(TiO2)和钛铁矿(FeTiO3)组成复杂的钒钛铁矿。值得骄傲的是,我国钛蕴藏量居世界首位,仅四川攀枝花地区的矾钛铁矿,储量约15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

泛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外观像钢,但远比钢铁坚硬,而重量却只有其一半。钛是个敦厚老实分子,在空气中加热到500度时还非常稳定,若想溶解它温度必须达到1725度(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钛的熔点比名贵的黄金还高出600多度),沸点则高大3260度。钛能耐受各种腐蚀考验,强酸、强碱都难以让它变形生锈,这是因为钛金属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钛的用途

钛的应用流行,用途广泛,全仰仗上述这些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性质。液体状态的钛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因此可以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重量减轻、强度提高的钛合金能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载客数量;制成的潜艇能抗海水腐蚀,又能抗深海的高压,下潜的深度据说比不锈钢潜艇增加80%。同时,没有磁性的钛,更难以被侦测,提高了其水下生存和战斗力。

除工业和军事等用途外,钛还是一种很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钛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简而言之,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一般是指外来的人工材料或设备用于人体后,人体对其不产生排斥反应,外来材料也不刺激机体,两者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因此,钛及钛合金是人体植入物的理想材料。钛质量轻、弹性模量低,无磁性毒性,能抵抗各种分泌物腐蚀,强度高、韧性好,目前被广泛用于制医疗器械,如人造髋关节、膝关节等各种关节,骨骼固定器械等。若你不慎骨折,你可能会与它有了亲密接触。在骨折处用钛钉和钛合金板将断端连接固定好,骨头便会重新长好,新的肌肉也会附着在钛上面,钛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

钛能治疗颈椎病吗?

这种据称由日本医生发明的钛圈,表面层含有液化钛(水溶钛)、炭化钛与硅胶混合物经特殊工艺制成,具有日本专利技术“Phild处理”,其原理宣称“能调节人体微电流,微粒钛持续释放远红外线,有效缓解肌肉酸痛,舒缓精神压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促进新陈代谢之作用。

若钛圈真有如此功效,医学界将更加兴奋。但相较于普罗大众对这种产品的热宠,医学人士对其反应冷淡并表示怀疑。目前,也没有任何医学专业文献表明,钛圈具有明确的医学目的,从医学上找不到钛圈如此众多功效的科学原理。

颈椎病,这种日益困扰着电脑一族的疾病,你可能不会陌生。由于颈肩部肌肉劳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部韧带劳损后,刺激、压迫或影响了与颈椎相邻的血管、神经、脊髓甚至食道气管,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引起颈椎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亦没有任何医学文献表明钛圈能治疗颈椎病。退一步讲,若钛圈有保健作用,但围绕在脖颈的钛圈对颈部肌肉及颈椎的有益作用,也将微乎其微,不可能缓解颈肩部疲劳,更不可能治愈颈椎病。与其花大价钱购买一款漂亮无用的钛圈,不如从日常生活做起,改掉不良工作生活习惯,多做一些颈肩操、理疗及热敷,来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钛元素性质稳定,不导电、无磁性、无放射性,不可能对所谓的人体微电流产生影响,更不会对血液循环产生影响。而人体微电流,这是一个医学生理学中并没有的概念。与之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是“生物电”,生物体在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时所显示的电现象。但这一生理学概念却经常被各种保健品厂商大加利用,并从中渔利。目前没有任何医学证据表明,钛圈等钛饰品能对细胞生物电产生影响。此外,一切有温度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换句话说钛圈所谓的远红外线功能并不神奇。厂家宣称的“Phild处理”,通过网络搜索后,几乎全部都指向了钛饰品,而并无其他的专业文献支持。

有一张图像曾被广泛用来宣传钛饰品,其结果宣称“体温上升,背部肌肉放松,全身血液流动顺畅。形成的热量作用于两个方面。首先,身体局部范围的热量增加会使肌肉放松,并且刺激血液流动,增加的血液流动帮助身体更好地清除血流中由疼痛产生的作用物。其次,热量可以阻止皮肤上的神经未端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若按图像所言,人体腰骶部及脊柱等温度将明显上升,比肢体正常皮温高出3度以上,这多半不太可能。此外,这张图像未标注来源,也未见诸任何医学报道,所以可靠性更是备受质疑。

但为何有些人觉得佩戴钛圈后感觉有效果呢?其实,这多半是一种心理暗示。并不了解钛金属性质,具备的医学知识不多,加之钛圈销售店铺的广告宣传、看不懂的日文说明书以及各种高深的专业词汇,常会让消费者晕头转向,误认为钛圈是一种高科技医学产品,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欲望。

在购买钛饰品时,商家会有意让你手拎重物或举装满水的可乐瓶,然后对比佩戴钛饰品前后的变化。有些人会言之凿凿,说佩戴后感觉重量的确轻了。为何会有如此感觉?如若仔细不难发现,店员会在你佩戴时对你持续进行暗示,“我们的产品是高科技,佩戴后应该(或肯定)会感觉轻很多的”,佩戴后则会反复强调“你是不感觉比刚才轻了,是不是?”,消费者会首先大脑里建立一种印象:佩戴钛饰品后重量会减轻,在这种印象主导下,你便可能做出符合商家预期的判断。这类似于赵本山在小品《卖拐》中把范伟忽悠到一条腿短并进而变瘸了一样。

不过还是做个科学试验来说明吧。浙江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王健教授曾做了一项试验,即采用科学仪器检测对佩戴“钛环”和不戴“钛环”者提相同重量水时其用力肌肉传出的肌电信号,结果表明,“钛环”对肌电并无影响。而肌电能客观地反映肌肉用力的程度,换言之,它不会让你更觉得省力。

佩戴钛圈等钛首饰制品后,良好的心理期许,自己可能对颈椎的更加注意,进而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许这才是你感觉有效果的真正原因。银白的光泽,质地轻盈而坚固,让它成为国际流行的首饰用材,倍受年轻人亲赖推崇。但这并不等同于钛首饰及钛圈具有医学保健用途,钛首饰顶多是一种装饰,若说能具有医学保健用途,则可能是在误导消费者。

如果一款项圈真能治疗颈椎病,便意味着具有明确的医疗目的和医学用途,而这样的产品将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像药物一样在医院和药店使用并出售,而绝不可能在各个商场的专卖店中兜售。如果你感觉脖颈不适,或者患有颈椎病,切莫相信这种钛圈的神奇功效,还是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更加靠谱。

(已发表于 博闻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