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乳头瘤病毒全揭秘

(2009-08-05 13:14:14)
标签:

毒物

疫苗

健康

       2008106“开奖”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成了主角之一。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荣誉教授、前主任和科学主管,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HPV能导致宫颈癌(cancer of cervix, CaCx),而获此奖。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3/20081008/98E19DC343245503E8BA44BD7DE6E111_800.jpg

HPV面面观

    像乙肝病毒一样,HPV也是一种DNA病毒。它原是多瘤空泡病毒科的一员,199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取消多瘤空泡病毒科,代之以乳头瘤病毒科,因此,HPV便归属此门下。

   HPV“解剖”开来会发现,它由蛋白衣壳这层外衣和被包裹着的核心构成。衣壳的“原料”主要是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褪掉衣壳,其核心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身——无包膜呈现小型双链环状的DNA1949年,Strauss首先在电镜下观察到HPV颗粒,它呈球形,其20面体对称,直径约45-55nm

    根据HPV基因序列结构的不同,人们将HPV分为近130种基因型,其中近百种的基因序列已被摸清。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它最喜欢把家安在皮肤和黏膜内,因此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亲和力。

    根据致病力强弱,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是否能致癌”是危险度大小的主要标志。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资料表明,13种低危型HPV主要引起生殖道、肛门周围皮肤等湿疣类病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5种高危型HPV,尤其是1618型,主要导致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

    其实,人类与HPV过从甚密。俗称的“刺瘊”或常说的“皮肤长瘊子”,便与HPV有关。医学上,这些“刺瘊”被称为皮肤扁平疣、寻常疣。皮肤在感染HPV后,便会生“瘊子”——皮肤组织变异形成的增生物。他们呈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的丘疹、肉赘,颜色为淡褐色、黄褐色,手、臂膀、腋窝、颈部、面部都是好发之地。

    不过,“刺瘊”不会致癌,尚不足虑,但高危型HPV却不得不防。那么,HPV与宫颈癌到底是什么关系?HPV又是怎样引起宫颈癌的呢?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3/20081008/6C89529C3779F7F3A94EB79A168CEF95_800.jpg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

    全球每年约有51万妇女被诊断为子宫颈癌,这是人类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其中约有28.8万患者死亡,在国内,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约有8万人因此病死亡。

    探究宫颈癌的发生原因,人类花费了近百年。最早人们认为,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开始过早过频有关。上世纪60年代,有人则提出宫颈癌与男性包皮内垢物相关,甚至,吸烟都可能会引起宫颈癌。70年代,研究则趋向于将之与生殖道人疱疹病毒感染联系起来。但真正发现问题所在的,是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作为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荣誉教授、前主任和科学主管,豪森于1976年首次提出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后经近10年艰苦寻找,于1983年发现可致癌的HPV16型;1984年,他又从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克隆出HPV16型和18型病毒。

    随着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建立,大量针对HPV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兴起,人们认识到HPV可致使妇女罹患宫颈癌风险增高。在宫颈癌患者中,99.7%的患者可以检测到HPV的存在,其中70%均发现有HPV1618型。此外,子宫、阴茎癌、口腔癌中也发现有HPV的存在。

   HPV又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HPV是一种性传播微生物。它能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损伤,进入接触者的皮肤黏膜,HPV刺激表皮基底细胞,产生分裂,使表皮产生增殖性损害。早在1954年,HPV便被证实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之一,与泌尿生殖系尖锐湿疣有关,并具有传染性。

    此外,HPV还可通过母亲与婴儿间的亲密接触,而发生病毒的母婴传播。生活中,极少数的病例还可能因接触带有HPV的生活用品而感染,如内裤、浴盆或浴巾。

    医学研究表明,诸多因素可影响HPV的感染。比如,30岁以后的妇女HPV感染率低。丈夫阴茎若有HPV,可使妻子宫颈感染HPV的危险增加9倍。甚至男性性伴侣的数量,也与妇女HPV的感染相关。在只有单一男性性伴侣的妇女中,宫颈和外阴HPV检出率仅为17%21%;而在有5个以上男性伴侣的妇女中,HPV感染率竟高达69%83%

    快意总有风险。国际癌症研究协会研究表明,男性行包皮环切术后,不但自身HPV感染率会下降14%,还能降低其女性性伴侣宫颈癌的危险性。但目前,在使用避孕工具是否能降低HPV感染上,还没有一致认同的意见。

       HPV引起宫颈癌的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病毒DNA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HPV E6E7蛋白的异常表达,以及癌基因、端粒酶等都参与其中。

    防范已知的病毒,一般人会先想到疫苗。没错,对HPV感染及其病毒学、遗传学和病理学认识的深入,催生出了防治宫颈癌的最新武器——HPV疫苗。被评为2006年度“十大医学新闻”的HPV疫苗是如何被研发的呢?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3/20081008/1D1DA267A8154B5FCDE8F68FB2D37143_800.jpg

    目前,HPV疫苗主要分三类:一是阻止感染的预防性疫苗;二是使原有感染及相关疾病消退的治疗性疫苗;三是预防多种疾病的HPV嵌合疫苗。

    预防性疫苗是将HPV的晚期结构蛋白L1L2作为基础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HPV抗体,从而使机体免受HPV感染。这类疫苗主要用于接种尚未发生感染的人群;而治疗性疫苗,目的则是清除HPV感染的细胞。这种疫苗以E6E7蛋白为基础,诱导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来阻止HPV感染损害的延续,清除病灶;嵌合疫苗则是新的研究热点,不同型别、不同时期蛋白的嵌合,将大幅提高预防效能。

        2006年,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在经历长达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后,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宫颈癌也将由此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预防,并被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无疑,HPV疫苗的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豪森便是功臣之一。1984年,他便游说制药公司研发HPV疫苗,但当时“公司不相信我的所言,认为这不会带来可观利润,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他的坚持及后续研究的明晰,让制药公司重新审视HPV,才有今天HPV的问世。

 

全文发于http://health.bowenwang.com.cn/hpv.htm,谢绝商业性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