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毒来袭

(2009-08-04 16:41:15)
标签:

甲型h1n1

禽流感

健康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5/20090503/5CA3F7E1E3FEA9EB612B68E77D3BC831_500.jpg近期,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墨西哥报告的疑似病例已经高达2000余人,并可能已有176人因此死亡。美国也已确认有91人感染,疑似病例蔓延至23个国家。

    流感和一般的感冒不同,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爱四处招惹,存在于鸟类及哺乳动物体内,如鸡、猪、马等。而甲型H1N1流感是高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为H1N1亚型,也存在其他亚型(如H1N2、H3N1、H3N2)。

    这里的H代表的是血凝素蛋白,共有16种,而N代表神经氨酸酶,有9种,H与N的不同排列,会产生上百种不同的组合。甲型H1N1流感全年均可发生,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很多动物都会发生流感,除了禽流感之外,还有马流感、狗流感、牛流感等。两年前,澳大利亚因马匹患高传染性流感,而取消全国4个州的所有赛马赛事。年初,美国7个州的赛狗场连续发生致命事件,祸因正是狗流感病毒。而这种病毒是曾流行于马身上的流感病毒变异而来。

    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更是大有来头。美国疾控中心已证实,墨西哥发生的流感病毒是H1N1型,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不同于季节性流感病毒,它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混合体。

    当病毒从一个物种跨越式传染到另一个物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发生基因交换,这是病毒“适者生存”的表现,其后果是出现新的毒株。感染者完全缺乏抵抗能力。

    那么为何会出现病毒混合并变异的现象?这除了和流感病毒特点有关外,与人类习惯混养家禽、牲畜的方式也分不开。很多地方的饲养者采取一种名为“叠加式饲养”的管理方式,将鸡的粪便加工成饲料喂给牲畜。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原本生活在家禽体内的病毒传导到牲畜身上,并在新的寄主身上混合发展起来。

    以肆虐中国和东南亚的禽流感为例。各种家禽混合饲养,而且与猪、牛、鱼混养,使之增加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机会。混养还为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种群的传播、变异创造了条件。

    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就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先在1910年感染了牲畜,逐渐变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随后牲畜再把病毒传染给人类而引发的。这造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流感大暴发。流感病毒在禽-牲畜-人间循环,2000万到4000万人因此丧命。

    家禽、牲畜与人类传染病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美国生物学家戴蒙德在其《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就曾提及,人类传染病源于农业社会的发展。随着农业发展,原本接触有限的人类与动物,现在开始了群居和大规模畜禽饲养、混居。微生物的迅速繁衍,变异出新型病毒病菌,导致交叉传播,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事实也正是如此。

    《泰晤士报》曾报道,墨西哥一家养猪场有可能是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源头。该养猪场存栏量达100多万头,是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加工商之一。但猪生活的环境相当恶劣,养猪场上空经常被苍蝇“云团”遮盖,臭气熏天。4月初,养猪场周围曾暴发过严重呼吸道疾病。不过,科学家并未从该养猪场的猪身上提取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待家养禽畜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动物福利”的问题。

刊发于5月3日《新京报·新知周刊》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