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图:七月娃娃
(时隔两年,摩洛哥免签已经变成了很多中国游客心目中的第一目的地,想当年,为了办证费了好大的周折,想当年,怕拿着大相机影响当地人的情绪,一部小卡片机走遍摩洛哥,想当年……)
很久以前,撒哈拉沙漠商路的终点,是一座叫马拉喀什的城市,人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过了茫茫的沙漠,来到了这座丰裕的城市,想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于是这座城市的繁华一直延续至今。
马拉喀什的建筑跟我们想象的北非的蓝白调子不一样,这是一座红色的碉堡之城,粗狂的色彩,周围植种的枣椰树,让这座靠近沙漠的繁华都市,在雪山融化的雪水里滋润着,看起来生机勃勃,在柏柏尔语中,马拉喀什就是“上帝的故乡”。
麦地那:让人心动的缤纷市场
马拉喀什的麦地那,跟菲斯古城比起来,显得更现代许多,琳琅满目又密集的商品是会让人头晕目眩的,走进那些墙上镶满蓝白瓷砖的店铺,必须要心静下来才能淘到满意的商品,精美的首饰盒,瓷器,玻璃制品,皮具,地毯,拖鞋,各种阿拉伯传统装饰品,应有尽有,俨然国内大型批发市场的阵像。






大街小巷:浓郁的北非风情
我们住在马拉喀什老城,跟欧派风格的新城区不同,漫步在老城区,红色城墙总是把人带回遥远的中世纪。夜晚的时候我们会走路去德吉玛广场,总是经过库图比亚清真寺,这座建筑被誉为北非最美丽的建筑,它的宣礼塔据说还是香塔,当年建造的时候建筑工人把上万袋名贵香料参入其中,听闻当年登上塔引领人做祈祷的还必须是盲人,目的是避免偷窥公众的嫔妃。如今每每经过清真寺广场,深沉的祈祷声音会从远处飘过来,配上大街上奔跑的马蹄声,这就是马拉喀什给我最深刻的声音记忆。







德吉玛广场:喧闹的城市心脏
著名的广场德吉玛,是马拉喀什的心脏,人们喜欢在这里尽情歌舞,尽情玩乐,这里流动着舞蛇人、算命人,表演魔术的,演奏民乐的各色艺人,到了晚上,这里便是一个最大的不眠广场,人们围聚在一起,吃喝放松,听歌跳舞,好不热闹,广场也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大排档,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手抓羊肉,豆子汤,阿拉伯蜜枣,混合水果汁,烤牛排,柠檬鸡,一路下来在摩洛哥各个城市吃到的美味,这里都有。这里有数不清的摊位,等着来往的客人,一不小心就会在这里迷失了路,一眨眼间就跟同行的朋友失去了联络,这是一个需要手拉着手逛的街市。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手工艺商贩聚集的传统市场,也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食:一个从陶土里走出来的美食天堂
摩洛哥人跟阿拉伯骨架的美食文化还不尽相同,传统古老的摩洛哥美食是从陶土里走出来的,所以从踏入卡萨布兰卡开始,直至我们环游了一圈摩洛哥回来,每一餐都没有离开过塔吉锅,餐餐不是牛肉就是鸡肉,还好,我们约定成俗都不吃羊肉。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的塔吉锅便是用陶土制成,我们在马拉喀什麦地那的深处,看到了更传统的陶罐美食,他们把牛肉腌制好放在陶罐里,把陶罐放置一个窑洞处进行烤炙,最后牛肉从陶罐里取出来,香艳无比,夹着馕吃,这是我在摩洛哥吃到的最好吃的牛肉,没有一般塔吉锅制成的那种糜烂,多了好几分嚼劲,哦对了,不管吃什么都不要忘了来一杯香甜可口的薄荷茶。






马拉喀什是我们在撒哈拉沙漠行走几日之后,抵达的最大的城市,从沙漠到绿洲,一路走来风云万变,从没有想过在沙漠的周围,竟然是雪山,是热闹的都市,是玫瑰花园,是潺潺溪水流淌。住在马拉喀什老城小巷的一家旅馆里,这是我们在网站上预定的一家价格比较适中的酒店,然而从有点逼仄的小巷进来之后,却是另外一番天地,仿佛来到了阿拉伯城堡之中,穹顶的雕刻,庭院的花,房间的装饰,传统的浴室,还有兜兜转转的廊,廊间传来的亲切的口琴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