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南大理双廊旅游七月娃娃 |
分类: 云南美 |
博文多为吃喝玩乐记录个人见闻,难免有偏见和不妥的地方,望大家见谅。对博文内容有异议的朋友或者要咨询相关事情的朋友请给我微博留言吧,我会及时回复大家。
双廊,曾经是一个那么诗意的名字。
几年前,我开始在杂志上看到她的倩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她就象一个靠海的仙子。
于是,去年我开始了第一次探寻她的踪迹,当时朋友在那儿一家叫双水廊桥的客栈定了两晚的住宿。
第一次到梦中的栖息地,感觉并没有那么惊艳,但是那靠海而居的生活气息却是扑面而来的。
很可惜,我至今还没有在双廊住过,不知道那临近海边栖息到时候,夜空究竟有多美。
没办法,我的行踪不确定,所以很难订到房间,要知道,现在在双廊订房,须得提前半个月。
博文第一张图片,是我这次八月去双廊的时候,透过一家客栈的猫眼,拍到的。
为什么选这张图片,是有原因的。
去年我去双廊的时候,客栈都还是开放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双廊了解自己的客栈,老板们都很乐意让游人进来参观。
而今,门上挂的是“谢绝参观”的牌子,担心惊扰了住客,老板也只好出此招数。
不然,让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寻找诗意梦幻海边生活的人们,情何以堪呢?
这次去双廊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下雨,还是大雨,跟我同行的明明和多多,宁愿呆在车子里避雨。
她们是享乐派的人,跟我这种发现派的自然不一样。我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在处处都是工地的状况下,就是要找寻出双廊另一面的美来。
今年五月的时候,看过外滩画报一个记者的报道,当时我还转发了微博,报道指出双廊由一个只有10家客栈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拥有120家客栈的旅游景点,商业化的浪潮在冲击这个苍山洱海边的诗意村落。
如今我再次踏上双廊的土地,对这个感觉仍然很深刻,双廊正在维修,处处都是工地,那些小巷和靠水的客栈,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浪漫色彩。
也许修好之后,会是另外一番模样,至少我在那禁闭的门中看到了一些希望和改变。我相信勤劳又热爱自己家乡的云南人民,不会让这个村落没落的。
我撑着伞走在村子泥泞的道路上,看着因为建设而少了游客的街道,感觉,这个时候,也许就是当初渔村的本来面貌吧,质朴、原始,还带着一股鱼腥味。
迎面走来的马车,拉车的马是没有马鞍的,可见它绝对不是用来供游人使用的马匹,而是用来运货的。
这个景象让我恍惚看到昔日茶马古道的影子。
街上卖菜的贩子也很多,虽然下着大雨,但不影响她们工作。
路边的小吃档也很红火,简单的设备,简单的桌椅,完全是一个小渔村当初的模样,也许在这样的小店铺里可以吃到地道的洱海美食吧。
虽然在玉肌岛上还是有人在售票,穿着白族服饰的讲解员会尾随你走完岛上的景点,如太阳宫、月亮宫、青庐等等,让我欣喜的是,白族姑娘很尽责,没有我想象中的应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双廊在休整中放慢了自己的步伐,它不会以丽江作为自己的榜样,而是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发展中保持自己原有的质朴的渔村的味道,让越来越多人,觉得这里仍然是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后记】这次之后,我文自己,还会再留恋双廊吗?我心中自然有个肯定的答案,因为越爱的东西越是给予太多希望,这些希望我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在紧张的建设中,建设者们脑海里也有一个完整的构思,而对于那些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开客栈开店铺把未来寄托在这个小渔村的人,当然是更加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原本质朴的小渔村,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
联系我可以在微博给我留言,或者给我mail:bbewawa@163.com,QQ:149002396(约稿和工作用)
娃娃只在新浪及新浪相关网站发表博文和游记,使用图片和文字的网站请事先跟我联系,谢谢大家的理解。
美丽心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