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被誉为土楼的王国一点也不虚假,据统计有800多座,我们所到之地,除了有名有姓的几座比较出名的土楼之外,几乎一路上都能看到类似的建筑,可谓是非常壮观的。日本建筑学家称它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赞叹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对于南靖土楼的描述,在网上已经可以搜索到许多,我在这里主要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土楼里原居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东倒西歪楼里壮观的集市,非常地生活化,让人感觉就如回到了儿时的年代,想起很多童年美好的事物。

在这里,先补习一下土楼的建筑特色吧,参与建设土楼的师傅介绍说,他所建的土楼用的是混合发酵的熟土。在建土楼之前先打石脚,也就是地基。一般来说,一米厚的墙,石脚的厚度是96厘米,这样给内部装修留了点余地。建土楼都是就地取材,水稻田里表面那层施过肥的土不能用;土也会有不同的比例,不能全是黄土,这种土太黏,容易开裂,也不能全是沙土,这种土夯不实。几种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先进行发酵,一般来说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建土楼的前一年就开始准备土了。建一座土楼需要几万斤土。而只有在起灶的时候,有的会搀杂一些红糖、鸡蛋、糯米,这样能增强土的黏合度,垒灶更结实。新建的土楼在建设期间中,每年都会变矮,一座大型的土楼要建好几年,每年秋后开始建楼,每年只能盖一层。一年之后房子干透,才再建一层。土楼是会缩水的,一年会矮一点,所以这对木匠就很有考验,每个木工都知道要留出一个“缩水间”,等房子干透了,门窗都刚好合适。
在土楼里,一般一楼是厨房,厨具都安装在屋子碗面,洗菜盆和谁露头都在外面,屋子里则是饭厅,看来土楼的居民过得很小有滋味的,经过每一个房间,都是饭菜飘香。

屋梁上挂的小篮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最喜欢的歌谣《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楼则是仓库,多用来储存粮食,墙壁上的这个小洞作用可是很大的,发生火灾的时候,它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非常地科学。
土楼的先人受尽战乱之苦,因此对土楼的对外防御设计功能算得上是用心良苦。大多数土楼的一二层对外均不开窗,以防来犯之敌爬窗入室;三层以上开窗也考虑防卫因素决定窗台大小、高低。走进土楼的内部,就可以看到土墙四周设有了望台和枪眼,枪眼外小、内大,形似喇叭,这样不但利于观察射击,能缩小目标保护自己,而且居高临下使敌人很难逼近楼墙攻击。一座土楼除了大门,极少开设侧门。为守住这个全楼生死攸关的“咽喉要道”,土楼人家用几寸厚的实心硬木板拼作门板,外钉铁皮防火烧斧砍;内有原木作横闩顶住门,以防门外撞击,门闩两端插孔埋在厚实墙体内,十分牢固。每个土楼的大门上都可以看到门顶的水槽,有竹筒与二楼的水箱相通,是用来防止这个咽喉要道被火攻破的。大门的顶上还有一个宽阔的封栏间,遇敌进犯想从正面大门强行突破时,便从封栏间向下投掷砖石、倾倒冲泡石灰的开水,拒敌靠近楼门。

一般三楼以上都是居室,傍晚的霞光照进三楼的过道,炊烟袅袅,这就是陶渊明描述的桃源生活啊,晾晒在阳台上稀稀落落的衣服,就可以想象得到一家人的天伦之乐。

当地的居民跟我们介绍土楼的排水系统,很科学,据说再大的降雨都可以自由排泄,这让我想起羊城新八景,偌大一个现代大都市,排水设计竟然不如一个小山村。

夕阳西下,村民们都开始收拾晒在外面的农作物,阳光的金黄色与土楼的金黄色相映,再没有比着更美的色彩了。土楼人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婚嫁习俗,就是同一姓氏族人繁衍下来的不能成婚,这一规矩致使许多同楼同寨青梅竹马的男女劳燕分飞,说明“五服”之内不能成亲并不是现在人发明的,古时土楼人就已经这样做了,他们一般找对象要找临村别族的。子女长到了一定的岁数,父母便亲自张罗或请亲戚、媒人说媒,从中斡旋,以免被左邻右舍误认为儿女与人私通。可见土楼人的聪明都来源于代代科学的繁衍。

与坐在大门口小憩的大婶合个影。

土楼与周围的建筑间隔非常近,其实都可以叫做土楼,只是大家的形状不一样而已,都是一样用土作为基础的材料建造的,这样逼近,是否有点一线天的感觉呢?

传说中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

群山中的土楼群,颇为壮观又带有诗意。

土楼里就是一个大集市,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特色,也让我回忆起小时候街镇里的圩。

那里的人们,总会热情地邀请你去他家参观水井,其实,他的目的在于想销售自家的茶叶,虽然我不习惯在旅途中买东西,但是也难免不赞叹附件的茶叶的质量,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打理刚采摘回来的茶叶,可见茶叶的新鲜了。

卖小玩意的也很多,当地的特产什么的,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是这些土药材,广东人嘛,一看到山里货,就想着它是炖排骨好还是炖鸡好,想到了炖出来的汤有多清甜和滋补了。



竹笋干和柿子饼,都是我的最爱,这个时候正好是柿子成熟的时候,这里的柿子,才卖一块钱一斤,一路上道路两边都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十分壮观的。柿子可以清肺热,秋冬季食用再好不过了。

这个是要隆重介绍的——玫瑰茄,因为这次在土楼转悠的日子,几乎每天都能在小路旁边看到它的身影,也经常看到土楼居民把它晾晒出来,它又护肝的作用,也是一道不错的美容食品,爱美的美女们来这里旅行,可要多买点回去储存着哦。玫瑰茄晒干之后可以打包储存很久,平时拿出几朵加上一点菊花,便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瘦身美白茶,只是未到有点酸,饮用的时候加点冰糖。


作为客家人,我非常自豪自己的祖先能有这样的聪明智慧,也为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感到不可思议,在土楼集市里行走,慢慢得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那种想回归田园的愿望又开始十分强烈起来.

【分享一下土楼攻略吧】南靖土楼可以分外3条线路。
东环线:书洋——山下村(福兴楼、隆新楼)——新罗村(翠林楼)——南靖县,全程约63公里
南线:下板村(裕昌楼)——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芦丰村(厥宁楼)——蕉路村(绳武楼)—芦溪全程约40公里
西线:高头(高北土楼群)——洪坑(民俗文化村,承启楼、光裕楼、福裕楼等)——湖坑(从湖坑向南有一条路连接南线的芦溪,中途经过南溪土楼群,有振福楼、衍香楼、环极楼、东成楼等)—歧岭—
下洋(远康楼)—初溪(吉庆楼、余庆楼等)(约不含支线约50公里)
北环线:曲江——河坑(河坑土楼群)——石桥(顺裕楼、长源楼)——梅林——长教(还远楼)——璞山(和贵楼)约25公里
【土楼日程】
D1:从南靖县城出发,按前面的线路逆行南线到书洋后向北继续逆行北线前往塔下村入住塔下摄影基地叫“福建土楼摄影创作基地”,客厅适合喝茶交流,可以上网,每人每天40元。联系人冯木波是当地摄协副主席,电话13605062816。
D2:上午早起前往田螺坑观赏“四菜一汤”土楼的晨韵,之后从继续前行从南线直接转道北线,看南溪土楼群,中午在洪坑午餐,下午继续观赏西线的名族文化村和高北土楼群。晚餐回县城。
建议:南靖土楼的旅游行摄不要贪图“全”,应该把观赏的重点放在“品”,如果时间宽余可以争取在田螺坑住一宿,田螺坑地势比骄高,空气好视野宽广,是泡茶喝酒的好去处,但田螺坑村庄很小,需备些干粮下酒的小吃,当地吃喝稍有不便。
【住宿】南靖县的住宿条件都不错,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住进土楼也是个不错选择,条件不算坚苦却可领略地道客家风情。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为特点,盐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不可不尝。独特秘制的福建农家“八大干”(萝卜干、豆腐干、地瓜干、霉菜干、咸菜干、竹笋干、老鼠干和猪胆干)。还有台湾游客最喜欢的中草药和最具客家风味的土楼特色菜等。
这里的客家人经商很文明,既热情耐心又不会宰客,商品价格也不高,治安秩序相当好。
更多精彩欢迎朋友们关注娃娃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