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州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石头城旅行文化 |
现在镇山村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挪威文化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项目的一部分,反映这座山寨的传统与环境,以及布依、汉民族的文化融合过程。虽然镇山村出名,但是未必有人听闻过它的名字,我相信那些参团游的叔叔阿姨们一定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甚至包括土生土长的老贵阳人,也未必知道。从花溪公园左侧坐小面包车到达镇山村口,一路颠簸不断,车上挤满了人,但都很有礼貌地让座,让我对贵州人们平添了一份热情。
镇山村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93年8月23日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8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文博专家通过考察,正式将镇山村列为中挪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和挪威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屏隆里、花溪镇山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群。六枝梭嘎(长角苗)在贵州西部,其他三个分别在东部和南部,由于时间限制,我有幸知道了这个地方,也算了结了自己对贵州的四分之一的心愿。
花溪镇山村生态博物馆,在贵阳西南的石板镇花溪河畔。坐车到村口,徒步走入村子。火车从村子里换换开过,汽笛声让安静的村子增添了一分生活的气息,田野上到处是新播种的禾苗,草垛堆成一堆堆,一片乡村的美妙景色。
从村口走到村里,路途有点漫长,对于病入膏肓的我确实是一种考验,但是人活着总会生病,正巧病在旅途中也只能说是倒霉,如果因为生病而停止脚步的,我相信我的旅行之路只能到此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没有一次旅途是不生病的,不能适应环境又硬要强迫自己适应环境,然后慢慢地很快适应环境,就算生病也很快恢复,这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
在别处,冷冰冰的石头、石板不可能引起你的注意。但在镇山村,石头和石板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古老的镇山村原来是明王朝戍边军队的一个屯军要塞,清代中叶后成为以布依族为主的民间聚居点。整个村子是一座石头城堡,内有石头城楼、城墙、屋舍、器具、道路等。
走进镇山村,一色的灰白,一式的楼房。石街,石巷,石房,石瓦,石墙……这一切俨然就是一片露天的石生态博物馆了。你会看到古屯堡的城墙由规整的石礅构筑而成,城门用巨型条石拱制成型。房屋顶用畸形石板取代青瓦,房屋墙壁则是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镶嵌。村民家里的院坝都以石板铺设,现在还有不少村民家里装水的水缸、装谷的干缸、猪槽、马槽等用具还全是石头凿成,就连寨门口山神庙,庙中的土地爷都用石头雕成,村寨中的小街小巷也都是石板铺就的原貌。民居均建在屯墙范围内,有石板路通至各户,房屋依山而建,栉比鳞次,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据介绍,镇山村的石头房除横檩用木材外,其余的则都是石块。墙体全用方块石料或不规则的石块垒而成,房顶则盖以裁割整齐的石板。这样筑就的房屋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冬暖夏凉。但这种用石头砌成的房子除了黔中,黔西南地区和安顺镇宁的布依族有以外,其他的地方和民族还是比较少见的。
走进镇山村,石头和石板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东西,一色的灰白,一式的楼房。村子不大,全是石板石块修砌的房屋、道路。石街、石巷、石房、石瓦、石墙……俨然一座石头城堡。古屯堡的城墙由规整的石礅构筑而成,城门用巨型条石拱制成型。房屋顶用畸形石板取代青瓦,房屋墙壁则是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镶嵌。村民家里的院坝都以石板铺设,现在还有不少村民家里装水的水缸、装谷的干缸、猪槽、马槽等用具还全是石头凿成,就连寨门口山神庙,庙中的土地爷都用石头雕成,村寨中的小街小巷也都是石板铺就的原貌。石板厚重而质朴,那片片石板铺盖成的屋顶,错落在山间,在绿树掩映下,就像是自然生长而成。
村里保存着木构架的石板房,鳞次栉比,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体现了汉族和布依族民居不同又融合的建筑风格。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风格的石头建筑,惊叹这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合作的产物。一块块整齐的石块,那么均匀地覆盖在屋顶,感觉就是石头长在屋顶上!最古老的石头屋,将近二百年了,那怕是村里最长寿的老人(一百多岁了)也无法与石头那么长久去承受岁月的风霜啊。
400多年前,明王朝指派李仁宇将军屯兵于此,与当地布依族和睦相处,汉族与布依族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按《李仁宇将军墓志》中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平定播州”,时任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协镇李仁宇奉命来到贵州,屯兵安顺。后来,他携家眷移至石板镇山建堡屯兵,其妻因水土不服病逝。这位将军与村里的姑娘班氏结缘,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姓李,次子姓班。李是汉姓,但在镇山村,李姓却是布依族。由姓氏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在这里汉族与布依族两个民族的很好融合。
避开镇山村是国际上有名的活着的民族风情载体,其自然生态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一是水,太清了!村民们喜欢来这里钓鱼,因为这里钓鱼是种享受!看着浮标在水上,那点红和黄,在碧绿的江水中,完全融合在一起。二是鱼,岸边能看到成群的野生鱼!我第一眼看到时,所反应的是人们在河边放养鱼。后来询问才知道,这是天然生长的鱼啊!三是鸟的声音,三面环水的镇山,是鸟儿生活的好地方,食物充足,在周围尽是岩石的环境中,这里算是树木茂密了。鸟儿的叫声回响在两岸,那么的清脆,实在是天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股建房热也在镇山村兴起。由于盖砖房比盖石头房子造价低,既省钱又省力,所以近年来镇山村新修的房子多是砖房。新建的砖房在镇山村的石头房屋中显得有些不协调,有人说,镇山村的石板房倘若换成了是钢筋水泥铸就的楼房的话,那么镇山村也就必然会显得有些愧对这山,这水,这地势,以及这里曾经的先人们了。不为别的,只因为镇山村只能由祖辈传承下来的石板房来构筑其灵魂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