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旅途中苏醒的早晨---旅行电影汇总之一

标签:
电影萨尔埃米尔摩托日记赫斯基阿拉斯加文化 |
分类: 下午茶时光 |
旅行电影对我的影响其实蛮大的,我算是一个电影迷了,而且特别迷恋小制作的,反应小众情绪的电影。所以,收集到的这些海报未必是大家都看过的,但如果你热爱旅行,我相信,它们对你,对你以后的旅行生活,会有很多的启发。。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a
制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更多]
编剧: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更多]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更多]
类型:剧情,喜剧
级别:USA:R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日本
片长:102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
出品年份:2003
剧情介绍:
海滩
导演:丹尼·博伊尔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类型: 惊悚/剧情/冒险
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片长:119 min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剧情介绍
美国青年理查德独自去泰国旅游,偶然认识了一个光头青年达菲,他告诉了理查德一些关于“神秘海滩”的秘密。第二天达菲神秘死去,留下了一张去“海滩”的地图。理查德于是准备和戈壁的法国情侣艾迪安和弗朗索伊一起前去寻找。但临行前理查德又偷偷的复制了一份地图留给刚刚认识的两个年轻人。
萨尔将枪口对准了理查德,惊醒了所有的住在那里的人,人们纷纷选择回到现实世界,离开了美丽的“海滩”。不久之后,重回正常世界的理查德收到了弗朗索伊的一份邮件,邮件里有一张大家在“海滩”的全家福,写着“永远爱你的弗朗索伊
”。
◎年代:2008
◎类型:冒险/剧情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片长:101分钟
◎编剧:Brian LaBelle/托马斯·韦蓝Thomas Whelan
◎导演:托马斯·韦蓝Thomas Whelan
◎主演:克里斯托弗·马斯特森Christopher Masterson/布鲁克斯·波恩斯Brooke Burns/……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448993/
◎剧情介绍:
高中毕业后,Conner
Layne就要跟他的初恋女友结婚了,但是婚期将近,他却独自用蜜月假期前往中美洲旅行去了,途中他遇到了一群去达里恩沼泽(Darien
Gap)探险的外国人。(达里恩沼泽处于哥伦比亚与巴拿马的交界处,没有路,没有足迹,布满了沼泽与丛林,是毒蛇鳄鱼和走私犯出没之地。)他们想以新的记录穿越沼泽,于是Conner跟着他们一起踏上了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
◎电影相关:
本片是根据畅销作家兼哲学家艾伦·狄波顿的《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制作的。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这,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
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平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获奖情况:
本片荣获纽波特海滩电影节杰出奖,凤凰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美国奥斯福德最佳摄影奖和萨克拉门托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译 名 荒野生存/荒野伴我心
◎片 名 Into The Wild
◎年 代 200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冒险/传记/剧情
◎语 言 英语
◎片 长 148 Min
◎导 演 西恩·潘 Sean Penn
◎主 演 埃米尔·赫斯基 Emile Hirsch .....Christopher McCandless
马西娅·盖伊·哈登 Marcia Gay Harden .....Billie McCandless
威廉·赫特 William Hurt .....Walt McCandless
文斯·范恩 Vince Vaughn .....Wayne Westerberg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Tracy
吉娜·马隆 Jena Malone .....Carine McCandless
哈尔·霍尔布鲁克 Hal Holbrook .....Ron Franz
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Jan Burres
剧情:
《荒野生存》改编自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Jon
Krakauer)的散文集,是一个真实事件,说的是一个名叫克里斯多弗的男子(埃米尔·赫斯基饰)1992年大学毕业后,毅然舍弃了所有的财产,投身到阿拉斯加州的茫茫荒野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四个月后,人们在一个偏僻的野营地的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威廉·赫特和玛西娅·盖伊·哈登分别扮演克里斯多弗的父母。
幕后:
【从小说到电影】
影片改编自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取材于发生在1992年的真实事件。24岁的理想主义青年克里斯托佛·麦克坎德莱斯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回归原始,义无反顾的前往荒蛮之地阿拉斯加,将挑战极限的生存方式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原著由克拉考尔为《户外》杂志撰写的一篇文展发展而成,小说以半报告文学的形式,走访了死者的亲属、旅伴,并对沿途各地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考察,更揭示出当事人曾有意在抵达阿拉斯加后重返人类社会并于弥留之际尝试求救的隐情,同时将食物中毒的死因公布于众。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大胆推测了造成麦克坎德莱斯产生反文明倾向的真正原因。小说不但成为了堪称荒野经典的畅销书,还引发了不同背景读者的深切关注和轰动一时的强烈争议。
“我创作这部小说的绝大多数动机是认同克里斯,并尝试从我的视角描绘出真正的克里斯,”克拉考尔说,“他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他固执己见、冲动,但内心纯洁。他最出色的地方是不愿妥协,他相信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沿袭捷径。很多人认为他准备不足、不及后果和愚蠢透顶,对他为何不带斧头和无线电设备充满疑问。克里斯认为自己的蛮荒之旅并非野外探险,在当今信息完善的时代,他毅然决然的将地图抛到了一边。”
当西恩·潘走进书店,《荒野生存》的封面如磁石般吸引了他,当晚,潘一口气将小说看了两遍。第二天一早,按耐不住激动的他决定尝试争取小说的改编拍摄权。虽然潘最终如愿以偿,但却花费了将近10年时间。起初,很多电影人都在跃跃欲试,纷纷与麦克坎德莱斯的家人取得联系。不过麦克坎德莱斯一家当时还没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迟迟无法作出决定。在这期间,麦克坎德莱斯的母亲曾梦见儿子不同意拍摄这部电影,但潘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与麦克坎德莱斯一家保持联系,坚定的等待着他们的同意。
10年后的一天,潘突然接到了电话,他回忆说:“他们说已经完全摆脱了悲伤,准备同意拍摄这部电影。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为何改变了想法。”小说原著作者克拉考尔非常清楚麦克坎德莱斯一家选择潘的原因,那就是潘的直率赢得了信任。
潘终于可以着手改编剧本了,多年前,他在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影片的大概轮廓。在外行看来,由于克拉考尔的小说中充满了引用语、诗词和评述,改编剧本会相当复杂。但对于潘来说,这个故事早已融入了他的灵魂,写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潘回忆说:“当我坐下来着手剧本初稿时已经时隔10年,10年间我再没拿起小说。在重读时,我开始注重其中的细节和线索。为了第二稿,我沿着克里斯的足迹考察了他去过的地方,并走访了他的亲友。随后我开始压缩故事,以适合电影的容量。”
潘曾向麦克坎德莱斯的家人深入了解情况,麦克坎德莱斯的姐姐卡瑞娜甚至给他看了日记和信件,并说出了关于弟弟最隐私的记忆。此外,潘还找到了麦克坎德莱斯在90年代初结交的朋友,后来,他聘请麦克坎德莱斯在南达科他州认识的韦恩·韦斯特伯格(Wayne
Westerberg)作影片顾问和拍摄时的卡车司机。
在谈到潘最终完成的剧本时,制片人阿特·林森(Art
Linson)说:“我认为西恩赋予了故事一些新内容,已经超越了再创作。你会真正体会到克里斯的感受,会开始关心他。”最初,原著作者克拉考尔曾对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持怀疑态度,但他看到潘的作品之后一改成见并大加赞赏,称其为回味良久的影坛佳作。
【艰辛演绎】
在物色扮演麦克坎德莱斯的演员时,西恩·潘认为应该选用影坛新人,要具有毫无戒备和理想主义者的特质,最重要的是,这个演员必须对自己的表演充满百分百的信心,不管是成就影片还是毁掉影片。
22岁的埃米尔·赫斯基满足了西恩·潘的所有要求。2005年,赫斯基主演的《狗镇之主》吸引了潘的关注,翌年在《领头狗》中的精彩演出更让赫斯基成为当今最具前途的影坛新人。潘从《狗镇之主》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手中得到了赫斯基的电话号码,在随后的4个月中开始了解和考验赫斯基。潘回忆说:“我知道他可以扮演这个角色,但不知道他能否在艰苦环境中表演8个月,是否愿意在银幕上和影片拍摄期间从男孩变成男人。随着对他了解的加深,我的信心越加高涨起来,让人兴奋的是,他了解克里斯,对克里斯有自己的看法。”
制片人比尔·波拉德(Bill
Pohlad)说:“埃米尔的表现令人惊讶,他必须学会攀岩和漂流,有很多经历是他前所未有的。他热情的面对,没有丝毫抱怨。”
赫斯基第一次得知麦克坎德莱斯是在童年的电视中。“我想我当时大约有9岁,电视台在播放有关他的节目,而且长达20集,”赫斯基说,“我被他的故事迷住了,虽然当时还是孩子,但仍深受影响。所以当我看到小说,那些童年记忆全都重新鲜活了起来。”
除了和导演西恩·潘探讨角色之外,赫斯基还频繁接触麦克坎德莱斯的家人,从他们口中了解到麦克坎德莱斯鲜为人知的一面。在影片开拍时,赫斯基随剧组来到阿拉斯加的荒野,真正体会到内心的震撼,特别是剧组最先拍摄的是麦克坎德莱斯生命将尽最悲惨的日子。
对于赫斯基来说,在阿拉斯加的拍摄可谓饱受折磨,苛刻的条件将他推向了极限。在他来到阿拉斯加的第一天,西恩·潘就让他爬上陡峭的悬崖和积雪覆盖的山顶,以体验麦克坎德莱斯喜欢面对的相似环境。看到处境困难的赫斯基,剧组人员当然希望助其一臂之力,而西恩·潘不允许任何人去帮助赫斯基。
为了理解麦克坎德莱斯当时的行为和想法,赫斯基还曾电话连线小说原著作者克拉考尔,特地请教他的感受,克拉考尔回忆说:“我记得当我独自一人进入阿拉斯加时,恐惧、兴奋和得意都交融到一起了。”
赫斯基不仅要体验角色的行为和心理,还要尽可能的达到形似,于是在前期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在拍摄影片的最后一段场景时,赫斯基已经不足
115磅。(之所于决定先拍摄阿拉斯加部分是因为增重比减重更快捷。)“我按照极其严格的食谱进食,从来没吃过饱饭,”赫斯基说
发行日期: 2004年01月15日
导演: 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
演员: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Gael García Bernal 罗德里格·德拉·塞纳Rodrigo De la Serna
米亚·梅塞德斯Mia Maestro
地区: 美国,英国,德国,阿根廷
语言: 西班牙语
这是一场充满了平淡无奇但也充满了奇遇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两个年青人见证了南美洲大陆的雄伟壮观,见到了美洲人民的热情与苦难,他们曾被当作无良青年追打,也曾经将自己的热诚倾注给麻风病人……
这些就是《摩托日记》为我们讲述的故事。影片避开了主人公切·格瓦拉为人熟悉的革命生涯,而是以日记体的独特形式,真实的再现了两个洞察世界的青年人寻找自我,探讨友谊与希望的感人故事。与其说这部影片是一部描写革命领袖切·格瓦拉的个人传奇,还不如说它是一则充满了冒险精神和征服热望的成长寓言。
《摩托日记》综合了导演让沃尔特·赛勒斯以往的影象风格,把深刻的人性主题和优美的异域风情结合在一起。影片还延续了他一惯所主张的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让我们在一次恣意的青春旅行中,领略了年青的切·格瓦拉与命运的较量,并在充满诗意与美感的画面中,感受到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它仿佛在暗中告诫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转折,有的我们能认知,有的不能,在那个危机感重重的社会,青春和友谊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如同生命一样,它们也能转瞬即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