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设计与众不同的心动产品

标签:
杂谈 |
分类: 研发管理 |
传统的产品研发过程一般是这样:先做市场调查,了解客户需求,拆解竞争对手产品,循序渐进地改善功能和样式,按部就班地优化和推出新产品。这种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伴随着供过于求的商品时代到来,我们不得不感受到客户越来越挑剔的目光,感受他们对品牌越来越缺乏忠诚度,对同质化产品越来越没有耐心。通过分析,原有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未深入了解客户心理真正要什么,因为顾客自己也不知道;传统市场调查无法奏效,通过受访者只能获得渐进式的创新,传统市场调查工具无法产生打破规则、改变赛局,进而翻转模式的突破性想法。
2、以设计或工程的角的思考顾客要什么,甚至仅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设计。
3、浅显的调查无法了解顾客,缺乏深入了解顾客的文化脉络或生活脉络的思路和方法。
4、常常是粗浅的创意或繁杂的功能,企业分工太细,以职能分组,每个人只掌握一点,未能全盘掌握顾客的需要也没有整合需求。
二、什么是设计思考:
「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源自于全球顶尖的设计公司IDEO,其创办人凯利(David Kelley)在担任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时,把他过去数十年来从设计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萃取成一门硕士级学程,建立了「设计思考」的学术地位。现在已经被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等顶尖名校争相采用,《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甚至称它是「未来即将取代商学院教育的创新思维。
所谓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就是以设计师的敏感度和方法,运用可行的科技,以及能转化成顾客价值和市场机会的有效商业策略,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积极寻找新数据点,挑战人们所接受的解释,并推想可能存在的新世界。设计思考的目标(挑战),是帮助人们说出潜藏在心理、甚至自己也没察觉到的需求。这套方法现已被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等顶尖名校争相采用,《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甚至称它是「未来即将取代商学院教育的创新思维。
设计思考通过关注文化和习性、生活场景和应用过程等三个领域的问题,来创新提升新产品及新服务的客户体验;最终目的是将「人」放回故事的中心,发掘人内心未说出、未察觉的渴望,探究人的生活脉络,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服务、甚至制度。
设计的要旨在于“思考”。思考什么? 思考人们的生活脉络、社会脉络、文化脉络、…以发掘使用者的真正需要;从技术、商业和个人价值等方面经由观察、同理心、洞见获得创新方向和思路。
一般来说,设计思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理解(Understand)阶段、观察(Observe)阶段、定义(Define)阶段、设想化(Ideate)阶段、设计原型(Prototype)阶段、测试(Test)阶段、实施阶段。但要注意几点,这些阶段并非是永远固定的次序,相反的,这些次序可视使用者需要跳跃、移动、重组,还需反复多次迭代。
1、UNDERSTAND理解阶段
·
·
2、OBSERVE观察阶段:
·
·
·
3、DEFINE定义阶段:
·
·
·
·
·
4、IDEATE设想阶段:
在这阶段,将解决与待厘清的项目有:
·
·
·
·
·
·
在这阶段,将解决与待厘清的项目有:
·
·
·
·
·
·
·
·
6、TEST测试阶段:
·
·
·
·
·
的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