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规划(MP) |
1. 文档介绍
这部分说明本文档的用途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1. 文档目的1.2. 内容概要
2. 市场的问题和机会。
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要求产品管理者从市场层面、产品层面、技术层面来阐述问题和机会来说明自己负责的产品,包括:2.1. 本章摘要;2.2. 现在所处的市场都有什么问题;2.3. 现在所处的市场都有什么机会;2.4. 面对这个现实的市场,产品有什么问题和机会,以及2.5. 产品所需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机会。
3. 市场概述。
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要求产品管理者说明目标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应该包括的信息有:3.1. 本章摘要3.2. 目标市场描述3.2.1. 目标市场特征;3.2.2. 目标市场趋势;3.2.3. 基于关键特征对目标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 关键特征 3.2.4. 目标市场时间约束。
4. 客户(customer)和购买者(buyer)。
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要说明客户和购买者的特征、动机和目标:4.1. 本章摘要4.2. 目标客户的特征描述4.2.1. 基于关键特征的产品的目标客户的细分;
客户细分 关键特征 4.2.2. 客户动机;4.2.3. 影响因素;4.2.4. 客户期望和目标。4.3. 目标购买者描述4.3.1. 业务决策购买者(BDM)4.3.2. 技术决策购买者(TDM)
5. 使用者(user)和用户原型。
无论什么产品,最终是要由具体的人来介入的,这类人才是产品的最终享受者,具体到产品上,其实我们日常分析的产品需求和功能都是基于他们考虑的。在这个主题中,要说明这类用户的特征、现实需要和相关联系。5.1 本章摘要5.2 原型特征 :
特征项 描述 原型名字 背景 技能 环境 态度 行为 目标 备注 5.3 现实需要5.4 原型联系可以采用了原型塑造法(Prototyping)来完成这个主题。 备注:五种具有潜力的客户(customer)包括Initiator 发起者; Influencer 影响者; Decider 决策者; Buyer 购买者; User 使用者。使用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而购买者是付钱的人。大部分时候两者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是分离的,比如礼品和高档烟酒等。熟语曰: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
6. 市场的需求。
就是把市场需求按类别描述出来即可,具体的标准就是“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用户的期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实际的情况中,根据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有所删减。 6.1. 本章摘要6.2. 开发环境说明;6.3. 兼容性说明;6.4. 性能说明;6.5. 国际性说明;6.6. 文档说明;6.7. 外观说明;6.8. 发布说明;6.9. 支持和培训说明;6.10. 其它说明;6.11. 方案概述;6.12. 技术概述。6.13. 需求概要表。这个表格的作用就是用列举的形式来把所有市场需求记录下来,毕竟上面的内容都是描述性的,这个表格有助于快速浏览。
ID 实现目标 约束条件 需求联系 原型 类型 优先级
7. 支持信息:
这一部分包括此文档的一些假设条件,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以及本产品在产品体系的位置。7.1 本章摘要7.2 文档假设7.3 参考资料7.4 产品体系
Reference:http://blog.chinapm.com.cn/u/tangyuan
前一篇:流程建设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