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吧

(2019-04-06 18:06:42)
分类: 光影日记、读书笔记

 

 等待的时间,偶尔翻翻《所罗门的指环》,书作者康拉德.洛伦茨是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并因此获得1973诺贝尔奖。这本书里面的一些动物行为方面的科普,让人眼界大开,文笔也非常的棒。

说人养宠物,是为了获得与大自然的联系,因为人为了获得文明和文化,得到自由的意志,远离了自然,但是人在骨子里又切不断这种联系。而动物代表了自然。

有两种宠物不能养,一种是人和它在一起,人就不能好好生活下去,一种是它和人在一起,它就不能很好的活下去。第一种,有些宠物会破坏人的生活环境,人的生活完全被它打破,我想起看过的一本绘本,孩子养了一条越长越大的龙。

主要说后一种,其实我们往往不知道,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动植物,是不是很好的活着,我们以为它容易养,可能根本就是能够挺很长时间再死,

比如说某种乌龟,其实就不适合养,虽然也能活几年,其实在养它的开始,它的身体机能就开始下降了。

养植物也是这样。有些植物在家里,长得生机勃勃,说明植物与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些植物却始终恹恹的,即使它也能挺一段时间,但是它其实逐渐衰亡,说明它们不适合跟养植者在一起。

最近,我就在整理家里的植物。那些苟延残喘的,要么换土换盆,重新焕发生机。要么剪枝动手术,背水一战,绝处逢生。对于没有兴趣调养的,干脆移植到楼下的花圃里,自生自灭,放它们一条生路。不死不活的状态,对植物和人都不公平,植物的枯萎,给人一种死亡的腐烂气息,人对植物的不闻不问,等于在慢慢杀死植物。

书中有一句话“易养”这种特点必须与“坚强”或“有耐力”等特点明确地区分开”,让人揣摩良久,我们不是经常说,某某植物、动物容易养,其实就是说它有耐力,生命力顽强吗?如果按照作者的思维来来分析,“易养”其实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而“坚强”,“有耐力”,是后天生成的一种品质。

后天为什么会生成这种品质?按照《反脆弱》的思考模型,这就是有机体的一种反脆弱,是对不利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过度补偿。

既然是过度补偿,那么这种反应就是消耗性的,必须要经过恢复期。如果消耗过度,有机体就会趋向死亡。就好像一个人在重压之下,不停的劳作,不得休息,肯定会累死。

简而言之,易养,就是这种动植物,天生就不需要这么照顾,各种环境都能适应。

“坚强”或“有耐力”的动植物,其实我们是在消耗它的生命力,如果得到良好的照顾,它本可以更有生机,活得更久。

当然我们不是动植物学家,不可能了解它们的习性。但是在人的世界,我们又何尝了解呢?

对于身边的人,常常有相似的情况,两个人在一起,强势的一方,会改变弱势的一方,他的强势让后者的表现超过从前,前者会认为后者好说话,就是“易养”。其实他不一定了解后者,他可能是在消耗后者。如果一味的强势,后者要么趋于精神的死亡,要么某一天反抗,让前者始料未及。

比如说养育孩子,有一种易养型的孩子,听话,循规蹈矩,各方面都优秀,往往遭到羡慕。但是,如果是压制了孩子本性的一种假象,家长也不具备养育孩子的各种知识,很有可能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消耗,消耗了什么呢?好奇心,独立思考,童真,想象力?也许,孩子叛逆的时候,或者成人以后,流露出内心的各种缺失,就表示滋养他内心的美好,已经被消耗殆尽。

按照康拉德.洛伦茨选择宠物的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学着做一名好的“养育者”,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而富有生机,提供自己的养料,不去消耗别人。比如写的文章,消耗了读者的时间,就要提供相对的价值,让人受益。比如自身的负面情绪,是否迁怒于人。比如是否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如此,人与世界,才能好好相处,相得益彰,和而不同。

同时,每个人可以反向选择自己的“养育者”,给你心灵滋养的,不做白白消耗的,就是合适的“养育者”,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本好书,靠近和融入他们。

反之,如果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