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回顾(二)

分类: 奇妙天地 |
读写回顾(二)
说到写,开始写的铺垫应该是比较早了,学前就做过一些口述记录。低年级的时候,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写作练习,正式有章法的写,应该是三四年级开始。因为语文老师对写作比较重视,经常布置作文,而且一直跟着阅读写作群里泡,寒暑假几乎每天都有练习。
但是,这条路走得很艰难。
首先,妙妙的书写,一直存在着问题,潦草,毫无章法,别字多,速度慢,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落后的。其次他的表达不是很流畅,逻辑性比较弱,他的想法多,但大多是零碎的,语言的组织能力很欠缺。最令人抓狂的是,做事磨蹭,一篇作文能从早写到晚,中间开无数的各种的小差。他在三、四年级的时候,考试作文还常常写不完。
我有时候想,即使是资质一般的孩子,有这样持续不断的阅读输入,以及练习,也应该早就上道了吧。而我之所以还坚持着,一是因为在我们的阅读交流中,他经常会有一些思想的火花闪现,如果不能记录下来,做为可以燎原的星火,让他走得更远,我也许是不能原谅自己的吧。二是他经常回来说,老师表扬自己的作文写得好,或许他在心里,认为作文是他的优势,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惨不忍睹。
其间也想过无数的办法。
最先模仿绘本,绘本短小,结构完整,我们就模仿绘本的结构,写自己的内容,曾经模仿过《武士和龙》、《澡缸里的国王》等。现在也会进行这样的模仿,只是模仿的文章,变成了他喜欢的一些作家的文章,模仿的内容有结构,也有语言特色、行文风格等等。
最常用的办法是,先让他自己说,我给他列提纲,做材料的取舍,然后再写。
后来,发现他的叙述没有逻辑性,为了培养逻辑性,找了他最喜欢的《森林报》,每篇篇幅短小,先让总结一下作者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样的顺序,然后,合上书,可以用原文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用笔写下来,写着写着就会卡壳,或者漏掉一些内容,然后再对照,比较差距,进行学习。
为了锻炼细节描写能力,还进行过动作的主题练习,对话的主题练习,表情的主题练习。为了培养语感,让他练习出声的阅读。
为了体验他的感受,我参加一起写,体验写作之难,发现具体的阻碍,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用自己的经验,趟出一条可行之路。
这些练习目前很难看出有多显著的效果,也许他的接受能力不强,而成长也需要时间,也许本身对他的要求就在一步步提高,即使有一点进步,也看不出来吧。但是,在阅读中,可以看到,他有时候会注意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学习,可能最终是一场自我觉醒,我们教给孩子的,永远是外部的东西,而他必须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自觉自愿自主地去获取知识。
而且阅读写作本身也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事情,从眼前的利益来看,远远没有刷题,对提高学习成绩产生的作用大。但阅读写作对深度思维的作用,却是关乎孩子一生的事情,强大的思维,和思维的习惯,才能帮助孩子自我觉醒,产生真正的内驱力。
几天前,清理他的寒假作文,发现语言上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开始运用之前的练习。据他自己说,感觉现在写起来顺畅一些了,而且要写的内容好像也多了。
但我知道,路还长着呢。几天前,送给他一个豪华笔记本,让他学着做笔记,记录自己的灵感,阅读中的问题,写作的素材,希望他借由这样的过程,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路再长再难,最终都要由自己一步步地走过,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默默守候,远远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