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妙妈
一个人的格局观,决定他的眼光能看到多远的地方,只有目光高远,看到更广阔的景象,才能对当下所处的环境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比如绘本中的远景图,是用来铺陈当时的情景氛围,表现角色与环境的关系。相当于一个有大局观的人,他的脑子里总是有这样一幅远景图,能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的走势,那么他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放在一个大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于环境的意义,而不是陷于局部中,计较于现时的细枝末节,白白的消耗。
一个人的格局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格局是与右脑思维相对应的,右脑思维,决定格局的养成。
从小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强调成绩和分数的意义,自然就会慢慢变得格局狭小,我觉得自己就有这方面的影响。
对于钱财过分在意的家长,也会对孩子的格局养成不利,因为他的行为是以钱财这样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为标准。
凡是着眼于某一个局部的目标的长期的功利行为,都会形成不好的格局。
狭小的格局一旦养成,如何打开?
在人们走过很多地方以后,常常会看淡很多东西。大自然的最接近生命的一面,冲击着人的心灵。不同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融入人的心灵,胸怀会容纳更多,更宽广。经常带孩子进行旅行,是打开格局的一种方式。联系到自身,而在有孩子之前,我并不喜欢到处游走,宁愿宅在家里。
多看不同领域的书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偏好和专业,最近在一起读看过一些比较优秀的读物,常常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年少的时候,能与这样的书结缘,也许会给自己的一生带来不一样格局吧。特别是古今中外,不同的作者所著历史方面的书籍,让人在另一个时空看到各路人物的命运沉浮,浩瀚的时空充盈着人的视野,将一个小我置于广大的时空坐标中。
可以尝试着学习一门艺术,用一种创造和直觉的方式打开和延伸思维。
在生活中,勤于思考,有意识的用右脑思维来锻炼自己。时时事事地审视自己,不为非原则性的事情计较。